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创建香港崇正总会的增城客家人赖际熙:国学教育和客家文化的传承弘扬者

14-9-6 08:55|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5667| 评论: 0|原作者: 张淀池

摘要: 赖际熙(1865—1937),杰出客家文化社会活动家、新兴客家学奠基人,字焕文,号荔垞,增城增江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钦点翰林,授国史编修,再 ...
赖际熙(1865—1937),杰出客家文化社会活动家、新兴客家学奠基人,字焕文,号荔垞,增城增江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钦点翰林,授国史编修,再晋国史馆总修、总纂。

民国二年(1913)任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创办中文系、学海书楼。一生专心从事中文教学与国学研究,赖际熙是香港崇正总会创建人之一,在旅港客籍社会享有崇高的威望。著有《清史大臣传》,编有《崇正同人系谱》、《赤溪县志》、《增城县志》(民国十年)。后人集其平生所作编有《荔垞文存》。



杰出的增城客家人赖际熙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垞,今增城市增江街光辉湖塘埔村人。际熙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籍。在县中秀才后,即往广州广雅书院攻读,深得两广总督张之洞的赏识。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随后派往进士馆学习三年法政,结业授予翰林院编修,任国史馆纂修,后晋升为总纂。赖际熙早期思想,主要表现在《应殿试策》中,认为“不法前王,则无以为守经;不法后王,则无以为变通。”他曾对清朝皇帝恳切陈词:“无日不以振兴庶务变法自强为事。”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当时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革新思想。

际熙尊崇孔孟之道,每逢孔子诞辰,都亲自主持纪念大会,宣讲孔孟理论。又常眷念清室,曾写诗道:“我亦当年谢皋羽,西台恸哭只编诗。”对清朝的灭亡寄以哀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赖际熙与东莞陈伯陶、番禺吴道镕等清朝遗臣移居香港定居,谢绝国事,专心从事教育和国学研究。

民国二年(1913),任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并参与创办港大中文系,随后晋升为文学院院长。民国初,际熙参与纂修《广东通志》,又与邑人陈念典、湛溎总纂断限于宣统三年(1911)的《增城县志》(又称民国十年版)。该志为增城保存清末珍贵的历史资料,可供后人阅读和研究。随后著有《清史大臣传》、《崇正同人系谱》、《赤溪县志》等。尤其是《崇正同人系谱》是一部客家文化宝库。

数年间,际熙在旅港客籍社会中已享有崇高的威望。1921年,香港崇正总会创办期间,被公推为临时会长,负责筹备工作。并连续担任第一至第五届理事会会长,是香港崇正总会草创立足期主持会务十多年的杰出领袖,是一位建树丰伟的学者和杰出的客家文化活动家,以及新兴客家学的典基人。

参与创办港大中文系

1911年港英当局创建香港大学,由香港总督亲任校长。初仅设医、工两科,第二年增设文科,校方聘请赖际熙为汉语讲师,中文总教习兼教授。际熙胜任中文教学,“其讲学声如洪钟,讲堂虽设二楼,路上行人亦得清楚听闻。”随后,际熙参与策划创建香港大学中文系(中文学院)。其主要贡献:

其一。筹办课程。际熙策划编写了《香港大学文科华文课程表》,指出华文部成立的目的是“保存国学,融通新知,举凡经学、史学、哲学、法学、文学、美学,参会中西,出博反约”,后确定为经学、史学、哲学、文词、翻译五部分,为后来的课程设置奠定了基础(1936年,全系课程改革,设中国文学、中国史学、中国哲学三组)。

其二,筹办经费。1926年,际熙与副校长韩惠和带着计划书,前往南洋各地,向华商募捐四万多港元。际熙又向大学当局建议设立中文系,经当局同意,1927年港大正式成立中文系。当时系里没有教学和办公大楼,际熙动员富商邓志昂捐建中文学院大楼作教学与办公之用。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