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尽职、善良、美丽、勤劳……”这些都是身边人给张玲身上贴的标签。张玲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经过她手上的票据已数不胜数,但从没出过什么差错;在家庭中,她孝顺长辈,从陌生到熟悉,二十年如一日照顾家婆,演绎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平凡的生活中收获着幸福的人生。 成为“最美的荔乡女儿” 张玲来自山东,她和老公于1994年2月组成家庭,当时他们俩分居两个城市工作。她的家公半年前因病去世后,家婆在家经常悲伤痛苦,为了让老人能早点走出悲伤,她的老公把家婆接到单位宿舍,当时家婆已是70岁的老人,儿子照顾毕竟有些不方便,婚后三个月,为了更方便照顾老人,张玲和老公调入同一座城市工作。从那时起,张玲与家婆朝夕相处近20年,他们从陌生到熟悉,从当初的爱屋及乌到现在的血浓于水。 2000年8月,张玲的家婆不小心摔倒卧床,张玲一听到消息眼泪就夺眶而出,此后每天都抽时间帮家婆按摩一到两个小时,但持续一个月都不见好转,后到医院检查,被告知是臀骨骨折,右腿已经比左腿短了几厘米,肌肉已开始萎缩,需要手术治疗大腿右侧臀骨。术后,张玲每天坚持照顾老人,喂药送吃,倒尿擦身。三个月后,她的家婆终于可以下床,她坚持搀扶老人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直到可以自由活动。 2011年4月,她的家婆因大便出现异常,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直肠癌。当时老人已是88岁高龄,但老人还是乐观地坚持了手术。术后需要陪护,大家都问老人:“今晚你要谁来陪你呀?”她说:“当然是晓芳(张玲的小名)了。”最近,她家婆的直肠癌到了复发期,因为不能再动手术,只好放疗,放疗一个多月后反应明显增加; 白天夜里都不能睡觉,每十分钟就排小便一次,而且小便温度很高,烫得厉害,伤及到了皮肤,只能躺,不能坐。张玲买了大量的内服药和外敷药,而且坚持照顾老人的起居,每天六点钟准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给老人吃药,帮她打扫洗手间,清洗假牙,然后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做早餐。 “我们无法承担她的痛楚,只能尽心尽力地照顾她,让她心灵上得到一点安慰,愿老人家早日康复。”张玲说。2014年下半年,增城市开展“最美荔乡孝女”评选活动,在增城居住的城乡女性均可参加评选,可以是女儿、媳妇及孙辈等直系晚辈,或是不具有血缘关系但长期赡养老人的女性。在单位的推荐下,张玲参加了这个评选,并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成为了“最美的荔乡女儿”。 “在20年的平淡生活中,我与家婆的感情与日俱增,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更加细心的照顾她,只要老人家身体健康,每天开心快乐,只要每天下班回家第一眼能看到老人家坐在沙发上慈祥的笑容,我就感到很幸福,上慈下孝,尊老爱幼,这就是我们和谐幸福的家庭。”张玲说,愿天下老人都能健康长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 张玲于2005年进入增城市广播电视台新塘站从事财务工作,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她主要负责各类票据和合同的核对与管理,并跟进广告的播出情况。工作中,她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严格遵守各项财会法律法规以及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用满腔热情积极,认真细致地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增城市进行数字电视整转工作期间,张玲还肩负起新塘镇、永宁街和仙村镇整转的统计工作。每天,她都跑小区,进村(居),认真地进行核对,完成了10多万用户数字电视整转的统计任务。“我会巧妙地兼顾工作和家庭,每次都做到提早安排,当然会以工作为重,比如,报单工作一般是15和25号进行,我的家婆需要看病的话,我一般会错开这些时间,而且尽量安排妥当点,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张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