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探秘增城区中新镇的茅田巡检司遗址 寻觅540年间在茅田村留下的故事

17-3-12 02:4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214| 评论: 0|原作者: 湛汝松

摘要: 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有个被人称之为神秘的村庄。这个村庄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不仅是历代农人为耕种而栖息聚居的地方;而且是明清两朝增城管辖云母、绥福、崇贤、杨梅四都的小衙门——茅田巡检司的遗址所在。明初,朝 ...
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有个被人称之为神秘的村庄。这个村庄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不仅是历代农人为耕种而栖息聚居的地方;而且是明清两朝增城管辖云母、绥福、崇贤、杨梅四都的小衙门——茅田巡检司的遗址所在。明初,朝廷为了稳定地方秩序,在一些远离县衙的关隘之地设置巡检司,主管辖地缉盗诘奸之类的政务。洪武三年(1370)和四年(1371)先后在增城县域西南的甘泉都和西北的绥福都设置了乌石巡检司与茅田巡检司。

增城第一个巡检司“乌石巡检司”设置在增城区新塘镇乌石村;乌石巡检司设置不久就迁往东洲;清初新塘设主薄署时还被撤裁。因此,民间对巡检司了解甚少,只有那个从京师被贬到增城当了14年乌石巡检与驿丞之戴冠的反腐勤政形象深深藏于我的脑海中。然而,茅田巡检司却完完整整地经历过明清两个朝代,从明代洪武四年至清代宣统,长达540年,当年的茅田巡检司一定为今日的茅田村留下不少遗迹和故事了。


过了福和墟,茅田村的路标出现了。一幅朦朦胧胧的古代巡检司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那是一个建筑坚固占地十五亩的城堡。司署外面建有围墙,围墙外面有护城河,既有照壁又有仪门的司署座落中心,“茅田巡检司”五个大字高挂门上。官衙五进,每进天井都有一棵浓荫的龙眼树。第二进是正厅,正厅上挂有“天理国法”牌匾。正厅旁边是积谷屯粮的仓库。仓库隔着太平巷、青云巷,两边是囚室监狱。

这是《走进福和》书中《茅田冷月》字里行间给读者们留下茅田巡检司的意象。但是,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特别是近年家乡增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普遍都已“旧貌换新颜”。果然,我们一进村,首先见到的就是塘边一幢幢别墅式的民居,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我们是为寻古而来的,茅田巡检司自然是这次寻觅的中心。

绕过鱼塘,我们就往巡检司的遗址走去。可惜它早已在历史的苍茫中变成了废墟。引人触目的反而是一座座经过多次重修的祠堂。西河堂、京兆堂、颖川堂、追远堂……祠堂规模不大,但数量特别多。从堂号名里,就能想象到村人的先祖来自四面八方。陈刘黎冯罗,钟梁何李郑,黄江郭张顾,吴邓赵曾林……现村中资料记载的姓氏就有20多个。

一个边远的山村,为何有如此多姓氏、祠堂呢?村民说,这是托了巡检司的福。史书上记载清代乾隆年间一个茅田巡检的故事,给了读者们很大的启迪。这个巡检是杨茂谕(1727~1798),湖南湘阴县人,举人出身。他三次任职茅田巡检。本来,知县体谅他多年在乡间生活之清苦,已将其被调到县城任增城教谕。但因其能文能武,勤政爱民而受当地百姓爱戴。

知县应百姓之请并征得其本人同意后,他又于乾隆五十二年第三次任茅田巡检。任职期间,他同时兼任书院院长,深受学生与群众的敬佩。“符公百粤出龙樨,制锦渊源早见知。六计以廉良有种,一心如镜洵无私。屏开云母崇贤日,果献杨梅绥福时。愧自疏慵惭作颂,跻堂惟赋九如诗。”学生赖元才给杨巡检的贺寿诗,道出了大家对其敬重的心声。

杨茂谕任职期间,夫人宓氏秀娥亦在茅田生活。嘉庆元年(1796),宓氏在巡检司去世。他嘱咐学生,自己死后要与夫人同合一穴,葬在茅田。杨巡检逝世后,人们依照他的遗愿,将其与夫人合葬于茅田村龙田山腰。好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生前为民鞠躬尽瘁,死后归葬客地黄土,让灵魂留在百姓身边。茅田巡检司自明初设立至清末,巡检不知有多少任,有姓名可在县志查考的也有50多人。

相信,像杨茂谕那样留在茅田的人也有不少。当然,留下来的除了朝廷委派的吏使以外,还会有像戴冠一样被贬的官员,也会有身经百战的将士、勤勤恳恳的杂役,还会有从囚牢出来后在山坡垦荒耕种,在墟场摆卖营商的外乡人……虽然,这些因巡检司而留在当地栖息繁衍的人可能只是村里的小姓人家,但他们却是茅田这个大家庭的一部分。

几百年来,他们遵守先辈制定出来姓氏公约,和谐相处,使海纳百川的包容成了一直温暖着茅田村的优良村风。难怪村中的祠堂残了再修,塌了重筑。这种因地制宜的简朴建筑,透露出茅田人追宗思远,敬畏先祖的朴素感情。临街有座低矮的房屋,它剝落的泥砖残墙与新修的“龙聚里”门楼形成的强烈反差引我驻足。一个老人主动对我说,你看看这副“武城世泽,源远流长”对联就应该知道这里军人世家了。

从贴着对联的小门楼进去,只见里面有间挂着“德泽公祠”和“追远堂”门额的祠堂。不知这个祠堂的武源来自何方,也不晓其出了多少武士,但这就是著名抗战老兵曾晖的祖居。曾晖,增城茅田村人,清代宣统二年(1910)出生,1930年广州中学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当上蔡廷锴军长的贴身卫士,1932年参加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受伤;接着又于1933年随十九路军参加“福建事变”。十九路军解散后,他转在155师925团服役。

抗日战争期间,他先后参加过陇海战役、罗王车站战役、徐州战役、长沙会战等多场战斗,出生入死,身负九处枪伤。1943年在广东敌后工作,多次炸毁桥梁和敌军堡垒、军营。1946年,37岁的曾晖转业。他不忘故乡茅田,申请回到增城任电话所所长。2012年,102岁的曾晖在家乡茅田逝世。临终前,他向家人透露了一个秘密。他原名曾飞雄。日冦侵华时,自己改名为“曾晖”,本意就是“憎日军”。好一个令人敬仰的茅田人。我相信他爱国爱乡,憎恨侵略者的精神一定会在茅田人中血脉相承。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