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区中新镇李化林的"治木":因材施艺制精器 开创将荔枝木运用于明清家具上

17-12-24 04:2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236| 评论: 0|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硬木家具中,以明清家具为中国家具的典型代表,它是中国细木工家具的巅峰,集奢侈性、人文性与艺术性为一体。荔枝木为岭南常见的硬木木材,盛产于粤桂闽地区,木材坚硬耐腐,纹理丰富多姿,传统荔枝木制作工艺,以荔 ...
硬木家具中,以明清家具为中国家具的典型代表,它是中国细木工家具的巅峰,集奢侈性、人文性与艺术性为一体。荔枝木为岭南常见的硬木木材,盛产于粤桂闽地区,木材坚硬耐腐,纹理丰富多姿,传统荔枝木制作工艺,以荔枝木为原料,以明清家具制作工艺为基础,针对荔枝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纹理特点,巧妙地进行纹理搭配,采用生漆髹饰或烫蜡工艺,制作出流光溢彩、晶莹剔透、相得益彰的硬木家具。目前,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在区域为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传承人为李化林。


(增城区中新镇的非遗传承人李化林与其作品《治木》)

 
受父影响始作木,学院深造打基础

在增城区中新镇辖内的广汕公路旁,经过一家临街的店铺进入小巷,看到的是间闹中取静的房子。房屋内外的地上有些许木屑,刻刀、锯子、锤头等各种木匠工具随处可见。这间工作室因较为凌乱的布局显得局促而简陋,然而,当环顾屋内,看到摆放着的多件精美木制家具时,不觉让人眼前一亮!这便是李化林的个人工作室。李化林幼时家境较为贫困,其父常到做木匠的亲戚家打下手,由于勤奋好学,逐渐掌握木工技艺。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多多少少地受到父辈的影响,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最熟悉的就是父亲叮叮当当做家具的声音。”李化林介绍,父亲穷则思变,没钱拜师学艺,就把平时看到木匠的生产操作细节记下来,自己回到家中制作工具。晚上等到邻居关门睡觉后,再在家中自学做家具。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其父跟着木匠亲戚一起到生产队的木工合作社从事家具生产。

后来更是把自己做的办公桌椅翻山越岭卖到县里的供销社。凭着这门手艺,他的父亲养活了一家人,还把家里的孩子们供读至毕业。在父亲一丝不苟对待木工工作的耳濡目染之下,李化林也对木材、雕刻和木工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父亲认为木匠没什么前途,叮嘱他努力读书,将来另谋出路。他却常趁父亲不在家时,偷偷拿木工工具和木材做各式各样的小玩具,甚至把木工刨的刀刃都“玩”坏了。

李化林身上天生就蕴藏着追寻艺术的基因。除了喜欢动手制作小木工,他还喜欢美术,小学三、四年级时就对着风湿止痛膏的药盒包装临摹,摸索创作水粉画。李化林大学在广西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学,木质版画科目和山水花鸟国画选修课的学习基础,使他对中国文人参与的明清家具设计制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对我后来从事明清家具的研究、设计、制作帮助非常大。”李化林说。

客居荔乡勇探索,因材施艺制精器

大学毕业后,李化林来到广州谋生。2007年,他到增城区中新镇中心小学任美术教师。除了工作,他把大部分业余时间投入到木雕、硬木家具创作,特别是荔枝木明清家具创作当中,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和技艺。增城是荔枝之乡,荔枝种植面积大,拥有丰富的荔枝古树木材资源,随着经济活动的影响,大量的荔枝古树面临砍伐,被砍伐的荔枝木被用来烧炭或者用来做薪材;

还有一些被用来制作附加值较低的板凳、茶台、木墩或案板,使得这种优良的木材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李化林凭借着从父亲处学来的硬木木工技艺,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荔枝木工艺家具的文化研究和制作,把传统粗放型的荔枝木家具进行文化方面的重新诠释,制作出了一批深受明清家具爱好者青睐的荔枝木文人家具,使得荔枝木家具从民间的实用器物得到了艺术化的升华,进入了大雅之堂。

“荔枝木是岭南地区常见的硬木,它的材质优良,纹理优美,在岭南地区的民间,老百姓们常用它来做各类家具和茶具,但在历史上的文人明清家具这一块,应用不多,较为可惜。”在十多年前看到王世襄老先生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后,李化林决定系统地研究明清文人家具。

他买回《木材学》等学术书籍,将各种木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等基础理论掌握。并在制作的同时强调“因材施艺”,“工艺是家具形制、韵味的基础,没有严谨、细致的制器工艺,家具的形制、韵味也就无从谈起。”李化林说道。他针对荔枝木属高硬度木类和纹理交错、绚丽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配料、打磨、上漆和烫蜡等制作步骤。

根植传统人文表达,力求技艺薪火相传

2008年开始,李化林一直致力于荔枝木明清家具技艺及文化的推广,并逐渐于互联网崭露头角,他在中国业内知名的“木工爱好者论坛”探讨治木的传统工艺与文化渊源,其作品亦受到江浙沪地区爱好者的青睐。2015年,接受传统文化出版宣传任务的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鉴于李化林系统的学术研究和熟练的制作技艺,特向其约稿,通过选题论证和项目立项,专著详细地在文化、审美、技艺和荔枝木材料开发利用上进行论述,最终于2016年出版了由其执笔撰写的明清家具研究著作《治木》。

并于当年开通同名微信公众号“治木”。2016年12月26日,李化林作为增城区唯一代表,携其制作的明式铁黎木四出头官帽椅参加了《2016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九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的展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在《治木》一书的序言中,李化林引用了先秦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编撰的《考工记》中的这句对器具制作工艺的总结。并按照自己对此设计作品优劣的几个原则因素的理解,李化林从“天有时,地有气”的自然客观系统条件出发,强调“材有美,工有巧”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并在时空、材质和设计思想上,遵从古今同源的设计原则,兼顾现代商业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

李化林表示,“以明清文人家具为例,它是加工制造业与工艺美术的结合体,若只有加工制造而没有工艺美术设计参与,明清文人家具是不可能成为经典作品的。”在家具制作行业有“匠作”一词,李化林既是根据荔枝木的材质和特性,不断完善加工工艺以求达到完美的匠人。同时又是利用优美的线条和纹饰等艺术处理,把传统明清家具的工艺魅力与文人自身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价值取向完美表达的艺术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