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士民曾立有"去思碑"纪念王良心:出身贫寒 为官清廉 赈贫救灾 平盗保民

18-6-15 06:50|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029| 评论: 0|来自: 《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

摘要: 王良心(1537—1579年),字性德,号近海,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举人,隆庆四年(1570年)进士,授官广东增城知县,在任六年,有廉名。万历五年(1577年)升任南京兵科给事中,后官至七 ...
王良心(1537—1579年),字性德,号近海,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举人,隆庆四年(1570年)进士,授官广东增城知县,在任六年,有廉名。万历五年(1577年)升任南京兵科给事中,后官至七省漕运。王良心勤于公务,万历七年(1579年)秋因心力交瘁,卒于任上,年仅43岁。增城士民曾立有“去思碑”纪念王良心,其事迹见于清朝官修之《增城县志》。

生平:出身贫寒,为官清廉

嘉靖十六年(1537年),王良心生于浙江永嘉县。在他年仅七岁的时候,父亲病故,王良心的母亲姜氏为了好好地将儿子培养成才,剪下长发立志绝不改嫁。这个时候的王家家境贫寒,非常拮据,“外无蚍蜉之亲,内无锱铢之籍”。尽管如此,姜氏却十分注重对王良心的教育,在他稍微长大的时候,就被母亲送去上学。为了培养王良心,姜氏夜以继日纺纱织布,苦撑家庭。姜氏二十多年的贞节情操,坎坷磨难的经历,含辛茹苦培育儿子的懿行,闻名乡里,感人至深,也深深影响着王良心。王良心天资聪敏,刻苦好学,在很小的时候就立下大志向。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王良心乡试中举人。隆庆四年(1570年),王良心上京赶考,中进士,被授广东增城县知县。当时增城县隶属于广州府,处于五岭以南,是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地僻民贫,吏治腐败。为求片刻安宁,增城百姓往往不得不凑钱集体贿赂知县。王良心上任增城知县后,首先便着手整顿吏治。他为人庄重,不苟言笑,管制下属非常严厉,对欺压百姓的不法小吏更是毫不手软,之后又对当时横行乡里的豪民和奸诈之徒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处罚。

经过整顿,一些习惯于以权谋私的小吏因为畏惧他的法度而纷纷请求解职归农,增城衙门的风气逐渐好转。王良心自小生活贫寒,深知民间疾苦,做官后非常清廉,力求和一般百姓的生活保持一致,平日吃饭只是青菜白饭而已。当时有些百姓非常敬佩他的为人,纷纷凑钱购买细粮肉食来送给王良心,但都被王良心一一拒绝了。

赈贫救灾,平盗保民

在王良心来增城之前,增城的官员们没有按照朝廷的规定设立社仓。为了赈济贫困农民,王良心亲自主持修建义仓,他在增城一共建立了义仓482所,储谷万余石以备赈贫救灾之用。王良心还上奏省府拨出专款建立专门抚恤老弱病残的养济院,广施仁义,深得人心。在增城百姓的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后,王良心又拨出专款,设置增城学宫,发展地方文教事业。

万历四年(1576年),王良心主动约请当时辞职在家的前贵州参政胡庭兰,共同编修《增城县志》。同时为了凝聚人心,王良心和胡庭兰一起,集资修建雁塔以倡导文化。王良心在增城任职期间,“凡有可以为久远计,罔不次第具举,实心实政,不为赫赫之誉,一时盛治”。为了整治增城县的治安,保障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王良心夙兴夜寐,加强县城的防守。

他带领百姓在增城县的东南西三城门外加建月城,并挖深西南城壕。城墙修好后,盗贼再也不敢尝试攻打县城了。王良心在增城县担任知县长达六年,到他离任之时,“(增城县)一时盛治,四境盖荡荡如也”,尤其是他所建立的义仓,在后来灾荒之际,为赈济贫民发挥极大作用。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广州等地发生大饥荒,增城县大开义仓,救济百姓,一时救人无数,成为美谈。

操持克慎,廉洁无私

由于政绩昭著,万历四年(1576年),明神宗敕命“广东广州府增城县知县王良心并妻孺人黄氏”时,评价王良心“性情端亮,才识敏明,操持克慎,绥辑有方”。次年,王良心被提拔为南京兵科给事中,主管七省漕运。他离任后,增城百姓感念其功德,建“去思碑”来纪念这位清官、好官。万历七年(1579年)秋,王良心因为公务操劳过度,英年早逝,年仅43岁。

因王良心生前廉洁,死后无半点家私,其子王如瑛直至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才将其归葬于永嘉。明朝永嘉县为王良心修建过“兵垣司谏”的石牌坊,此石牌坊曾立于温州大街。今增城“去思碑”已毁,王良心所建造的“学宫”“雁塔”至今仍在,成为增城区的重点保护文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