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从唐代至清末的开村数量变化基础上 探寻增城区古村落的形成发展与空间分布

18-7-8 08:20|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138| 评论: 0|原作者: 卢道典 曾娟

摘要: 以增城古村落为研究对象, 在梳理自唐代至清末的开村数量变化基础上, 发现增城古村落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初始形成、大力开发、稳定发展、加速发展以及停滞发展等5个阶段。增城古村落空间分布特征显著, 总体上呈现"南密 ...



2.4 加速发展阶段-古村落开居数量有所回升

这一阶段所指历史时期为公元1600~1800年, 对应朝代为清代中前期。满族入主中原后, 引起了中原汉人的又一次南迁, 并且康熙时期又实行"迁海禁界"政策, 带来了强制性人口大量迁徙, 此时客家人大量进入增城立村开居。这一阶段, 增城新开居古村落数量为92个, 占总数25.34%, 累计数量达到358个, 占总数的98.62%, 是增城古村落开居的又一个小高潮, 也是增城加速发展阶段。

2.5 停滞发展阶段-古村落开居数量再次减少

这一阶段所指历史时期为公元1800~1900年, 对应朝代为清代中后期。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 清朝社会经济发展开始由盛转衰。此后100年中, 增城古村落新开居数量仅5个, 占总数的1.38%, 是增城古村落开居数量再次减少的时期, 几乎为停滞发展阶段。

3 增城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增城古村落开居立村时多为一姓一村, 但由于社会发展及氏族迁徙, 在有族谱依据的363个村落中, 少数古村落已经难以确定具体位置, 其中可以确定位置的有339个, 占总数93.39%, 总体上能反映其空间分布格局。

3.1 总体空间格局特征:南密北疏、西密东疏

从地理空间分布来看, 增城北部地区 (包括派潭小楼福和正果等4镇) 总面积占47.77%, 古村落数量只占40.40%, 南部地区 (包括荔城中新朱村、镇龙、宁西永和、沙埔、新塘仙村石滩三江等11个镇) , 总面积占52.23%, 古村落数量占59.60%;从分布密度来看, 北部地区各镇 (街) 古村落分布密度均低于密度平均值, 而南部地区则有6个镇密度超过密度平均值, 反映出增城古村落"南部密、北部疏"的分布特征。

增城东部地区 (包括派潭、正果、小楼、荔城、石滩、三江等6个镇) 总面积占59.89%, 古村落数量占51.32%, 西部地区 (包括中新、仙村、镇龙、福和、朱村、宁西、永和、新塘、沙埔等9个镇) 总面积占40.11%, 古村落数量占48.68%;从分布密度来看, 东部地区只有2个镇古村落分布密度超过平均值, 而西部地区则有4个镇古村落分布密度超过平均值, 反映出增城古村落"西部密、东部疏"的分布特征。因此, 增城古村落的总体分布空间格局为"南密北疏、西密东疏" (表3, 图3和4) 。

3.2 民系文化类型特征:广府型密、客家型疏

从民系文化类型来看, 广府型及广府主导型地区 (包括新塘、沙埔、仙村、石滩、三江、朱村等6个镇) 总面积占24.93%, 古村落数量占28.02%;客家主导型地区 (包括永和、宁西、福和、派潭等4镇) 总面积占33.21%, 古村落数量占25.65%;广府、客家均衡型地区 (包括中新、镇龙、小楼、荔城、正果等5个镇) 总面积占41.86%, 古村落数量占46.33%。从分布密度看, 超过平均值的6个镇中有3个位于广府型及广府主导型地区, 其余3个位于广府、客家均衡型地区。因此, 增城古村落不同民系文化空间的分布特征为"广府型密、客家型疏"。

3.3 地形地貌类型特征:平原密、山区疏、丘陵地区均衡

从地形地貌特征来看, 增城山区 (包括派潭、正果、小楼、福和等4个镇) 总面积占47.77%, 古村落数量占40.40%, 土地面积所占比重高于古村落数量比重;丘陵地区 (包括荔城、朱村、镇龙、永和等4个镇) 总面积占27.09%, 古村落数量占27.43%, 二者基本均衡;平原地区 (包括中新、仙村、石滩、新塘、沙埔、三江、宁西等7个镇) 总面积占25.14%, 古村落数量占32.17%, 土地面积所占比重低于古村落数量比重。从分布密度看, 超过平均值的6个镇中只有1个属于丘陵地区, 其余5个属于平原地区。因此, 增城古村落在不同地形地貌区中分布特征为"平原密、山区疏、丘陵地区均衡"。

4 结论

(1) 从增城古村落形成发展来看, 按照不同朝代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分别为:唐代至南宋的持续增加阶段、元代的减少阶段和明清时期的增加阶段;按照历史时期, 增城古村落开村数量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分别为持续增加阶段、减少阶段、再增加阶段和再减少阶段。这反应出古村落形成发展与乡土社会经济协调一致性, 稳定的社会经济促使古村落快速发展, 而影响增城古村落开村数量及形成发展的因素有自然灾害、战争与朝代更替、清代"海禁"政策等多个方面。

(2) 从增城古村落空间分布来看, 总体上呈现出"南密北疏、西密东疏"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广府型密、客家型疏"的民系文化空间分布特征和"平原地区密、山区疏、丘陵地区均衡"的地形地貌空间分布特征。这与居民迁徙到达增城先后有密切关系, 广府民系居民先到达增城, 首先占据有利发展的平原三角洲地区, 而客家人迁徙到增城晚于广府民系居民, 只能进入北部山区, 也反应出增城古村落在"空间区位-民系文化-地形地貌特征"上的内在耦合关系。

(3) 从宏观文化空间角度看, 增城地处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的交界区域, 亦可谓处于两种民系文化锋面处, 这使增城古村落的整体形成与发展受到两种文化的影响, 同时在个别古村落内部及民居建筑内部呈现出两种文化综合影响的特征, 既有受广府文化影响的客家古村落, 形成了"广府化客家型古村落", 又有受客家文化影响的广府古村落, 而发展成了"客家化广府型古村落", 甚至还有在同一座古村落内部广府与客家两民系居民混居, 也同时并存两民系不同类型的传统民居建筑。

参考文献

[1]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1) :102-107.
[2]陆林, 凌善金, 焦华富, 等.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地理研究, 2004, 23 (5) :686-694.
[3]施瑛, 潘莹.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传统聚落形态比较[j].南方建筑, 2011, (3) :70-78.
[4]邵秀英.关于山西古村落及其旅游开发保护问题的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6 (3) :46-49.
[5]王治平.世界文化遗产-黟县宏村、西递[j].上海城市规划, 2002, (1) :39-40.
[6]王兰.苏州东山陆巷古村落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2.
[7]王晓薇, 周俭.传统村落形态演变浅析-以山西梁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 2011, (4) :30-36.
[8]陆琦, 卓柳盈.广州市小洲村的整体格局与空间形态[j].南方建筑, 2011, (1) :36-39.
[9]杨宏烈, 肖佑兴.论广州黄埔古村商埠文化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j].中国名城, 2010, (9) :21-27.
[10]增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增城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5.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