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区仙村镇的隐世雕龙船头高人陈志君 传承雕刻技艺 让旧龙头再获新生

18-8-22 08:3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903| 评论: 0|原作者: 区伟贤

摘要: 陈志君,男,出生于1962年12月,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人,祖籍顺德乐从。由于热爱家族传统木工手艺,高中毕业后便以此作为职业。现经营红木家具厂制作各式红木家具及工艺品,其主要特长是手工雕刻东江流域一带的龙舟龙 ...
陈志君,男,出生于1962年12月,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人,祖籍顺德乐从。由于热爱家族传统木工手艺,高中毕业后便以此作为职业。现经营红木家具厂制作各式红木家具及工艺品,其主要特长是手工雕刻东江流域一带的龙舟龙头,是代代相传的家族手艺。据介绍,陈志君祖先自顺德乐从来到仙村落地生根后,一直以木工及手工艺谋生,祖上一直从事大型木结构房子、祠庙、神像雕刻、各式农具、家具、工艺品等制作,手工作坊名号《长兴号》。

家族手艺一直靠祖辈口传手教传承至今,现陈志君为陈氏家族第十二代传承人,儿子陈健聪为第十三代。时隔30多年,陈志君也许没有想到,学艺时目睹父亲一手雕刻的龙头,竟然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车辆过了广园快速仙村收费站后,进入了仙宁路,在往荔新路方向,行驶了大概100多米以后,在路的右手边有一大片的杂草,长得高的杂草几乎可以遮住一个成年人。杂草丛的后面,就是陈志君在仙村镇的红木家俬厂。家俬厂门前有一大片的积水,最深的地方目测可以淹过脚跟。要想过去厂房,人只能沿着旁边比较干涸的泥地走。这滩积水,感觉成了一个天然的护城池。


(陈志君指导陈健聪对龙舟模型浆进行上漆)


重遇

7月初的一天,增城区仙村镇下境村巷美火爆龙舟队的一个年轻人,手捧着一个破旧的老龙头,来到厂房找陈志君。“当时那年轻人说,龙舟队准备划传统的大龙舟,刚好村祠堂里放着这个老龙头,大家觉得这个大龙头够气势和威猛,有纪念价值,所以请我把它翻新,然后再装到龙舟上。”陈志君一边烧水泡茶,一边点燃了一支烟。当看到这个老龙头以后,陈志君瞬间呆住了,“我看到后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开始回忆起与这个老龙头有关的故事。

80年代初,划龙舟活动重新流行起来。那时的陈志君大概20岁出头。有一天,父亲陈海清在家里搬出了一块木头,并通知陈志君四兄弟留意看。“当时,我看到我爸拿起斧头,对着那木头,不断在劈、劈、劈……”陈志君形容父亲就像在劈柴,完全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自己每天就呆在旁边看。一个星期过后,陈志君看到,当初的那块木头,开始变得有轮廓了。原来,父亲在雕刻龙头,陈志君自那次开始,被父亲精湛的手艺深深打动。

龙头经过细雕、打磨、上漆等多道后续工序后,十天时间,正式完工。一个新龙头展现在陈志君的眼前。后来,这个新龙头就被用在仙村下境村巷美坊的龙舟上。自那时开始,陈志君就开始一边观看,一边学习,继承这门祖传的雕刻手艺。进入80年代后,划龙舟迎来了复兴期,陈志君就跟着父亲,在当地及去到不同的村,承接雕刻各式各样的龙头。随着年月的远去,龙舟的更新换代,巷美坊的龙头“退役”之后一直被放在村中的祠堂。陈志君这次要翻新的老龙头,正是他学艺时期目睹父亲雕刻的那个。

动手

“真的没想过,能够再次见到自己学艺时父亲所雕刻的龙头。”陈志君接过老龙头后,把它一直放在工厂里,每天都抽空看着它,看了好几天。他说,心里面就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年轻时跟着父亲学艺的情景常常在脑海里浮现。“这个龙头的尺寸大约是长90厘米,高42厘米,厚38厘米,与现在所使用的龙头相比,它属于‘大码’,称得上是东江流域一带规格较大的龙头。”但由于年久失修,老龙头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烂,尤其是牙齿,大部分都腐烂脱落。

经过“体检”,陈志君制定了一套“手术方案”对它进行修复。“修复旧龙头第一个环节首先就是‘清’。”陈志君说,旧龙头上有些地方用手碰一下旧整块掉下来了,所以要把腐烂的部分清理掉。旧龙头的角已断掉一部分,尤其是牙齿,基本上都掉光了。清理工作结束后,接下来就是“补”。

“首先要把牙齿一颗一颗做好,然后在粘回去。”陈志君笑着说:“就像现在牙医种牙那样。”还有断掉一部分的龙角,也要重新补上。陈志君还透露了一个隐藏在老龙头的“秘密”。“由于这个龙头规格大,有一定的重量。为了减重,父亲当年在龙头的头顶揭开一块后,把头部挖空,再把头盖合上。”陈志君担心龙头“大脑”内部木头也会出现腐烂情况,所以他决定把当年那块的“头盖骨”打开看看。

结果发现,他的判断没有错。他把老龙头“脑内”腐木清理后,补上保护层,再合上头盖骨。上述几项修复工作,让人听起来就像一个医生在做手术。在完成清、补这两项工作后,接下来要通过细雕把局部细节完善,最后就是打磨、上漆。整个修复过程,陈志君花了将近一个星期。眼看父亲当年雕刻的老龙头经自己亲手翻修成功,陈志君感叹:“有传承的感觉,龙头也像再获新生。”

走红

2016年端午,一篇《增城工匠|被忘20年!仙村再现隐世雕龙船头高人》的网文经过传播和发酵,陈志君雕刻龙头的事件再次引起广泛关注。陈志君“一夜之间成了网红”,多家媒体纷纷前往采访。作为仙村陈氏木匠的传承人,陈志君回忆,从14岁开始,他就跟随父亲学做木工,18岁开始就常常在父亲身旁通过观看,学习雕刻龙头的手艺。直到22岁,陈志君才开始动手雕刻第一个龙头。

据了解,80年初期,民间龙舟活动复兴后,龙舟制作还没有进入船厂化生产。村集体要订造龙舟,就要聘请造船师傅前来在本村造船,还要找师傅雕刻龙头。正由于陈氏家族木工手艺有着一定的知名度,所以很多当地和周边的人们都会聘请陈志君父亲雕刻龙头。陈志君也在这样的背景下,练就了出色的雕刻手艺。随着龙舟活动发展,龙船厂开始出现,从造船到雕刻龙头,船厂包揽了所有环节。民间雕刻龙头的匠人开始渐渐淡出人们视野,陈志君就是其中的一位。

直到去年,仙村当地的青年龙舟队订造了新龙舟,成员希望能够按照传统的老龙头模样,雕刻新龙头,他们经过向村中老人多番打听,得知镇上傢俬厂的老板陈志君就是陈氏龙头雕刻传承人,于是就上门请陈志君再次“出山”。“雕一个有生命力的龙头,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打造!”对于雕刻龙头,陈志君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对于老龙头,陈志君时常告诉年轻人,一条龙船的龙头是代表一条村的形象,特别是以前留下来的老龙头,当中记载着每村不同的故事,是龙舟文化的载体。所以,东江龙舟精髓就在于龙头,在东江流域中,龙头是龙舟的一大特色。

传承

8月6日下午,翻新后的老龙头被再次装到下境村巷美坊的龙舟上,一班年轻人划着龙舟在江上挥桨如飞,气势如虹,眼见老龙头旧貌换新颜,色彩夺目,气宇轩昂。近年,增城新塘、仙村、石滩等地的民间龙舟青年队不断涌现,在长辈们的感染下,一些热爱划龙舟的年轻人开始接过传承的棒子,自发组织成立青年龙舟队,并吸引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参与到龙舟运动当中。

年轻人对龙舟所展现出来的热情,陈志君大加赞赏。他表示群众自发组织、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中,让传统文化的传承见到了希望,找到了出路。通过参与,人们才能够体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激发兴趣。谈及自身的情况,陈志君坦言:“现在,靠‘手作仔’好难揾食。很多年轻人都不喜欢木工这一行。”但是作为家族流传下来的手艺,陈志君并不想到他这一代就断了。

在陈志君心目中,家族手艺承载的是一种家族的精神。“这门手艺由父亲传给我,我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一代一代传下去……”陈志君有着这样的希望,至于下一代是否继续从事这个行业,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手艺能够流传下去。采访期间,有个年轻人一直坐在厂房的一角,专注地工作着。听说,他刚做好了几条精致的龙舟、雕刻好龙头模型。这位年轻人就是陈志君的大儿子陈健聪,或将是陈氏木匠的新一代接班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