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城区放映员董友盛:对电影有别样情怀 与它为伴35载 见证放映媒介更迭

18-12-6 05:50|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776| 评论: 0|来自: 羊城晚报

摘要: 公益电影放映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契机,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启动了惠民公益电影展映活动,为全市各地区免费放映超千场次的优秀国产电影。基层电影放映员 ...
公益电影放映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契机,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启动了惠民公益电影展映活动,为全市各地区免费放映超千场次的优秀国产电影。基层电影放映员作为“文化惠民”的一线传播者,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点亮了乡村的夜色。记者为此采访了增城区基层电影放映员董友盛,听他讲述与电影结缘的故事,走进他的“光影人生”。

(增城区董友盛闲暇之余爱“摆弄”这台陪伴他近30年的胶片放映机)

增城区放映员董友盛:对电影有别样情怀 与它为伴35载

在增城区石滩镇数字电影放映办,摆放着一台上个世纪生产的长江牌16毫米胶片放映机,近看有些地方虽略微斑驳生锈,但整体依旧如新。这是董友盛心底最为珍视的宝贝,已陪伴他近30年。因为他细心的保养,这台机器依然能够正常工作。当他接通电源,再次开启机器,胶片转动发出“咯咯咯”的声音,氙气大灯投射到银幕上,呈现出黑白色调的画面,这一刻时间仿佛流转回上个世纪,唤起一代人“担凳子,霸头位,看电影”的记忆。

见证放映媒介更迭,感知“光影”的力量

对董友盛来说,放映电影就是他的人生。从8.75毫米胶片到16毫米胶片,再到如今的数字电影,他见证了电影放映媒介的更迭,放映技术的进步,也深刻感受到“光影”丰富老百姓文娱生活的强大的力量。出于对电影的喜爱,1983年,年满18周岁的董友盛经过学习与培训,正式考取了电影放映人员资格证,开启了自己的“光影人生”。当时的签证机关还是广东省增城县文化局。

“那时影片是从电影公司租赁,一部影片的租金8元到15元不等,但放映机得自己掏腰包购买。”董友盛说。上个世纪80年代,一套中等品质的电影放映设备(包括放映机、银幕和音响)售价大概在五千元,对于董友盛来说是一笔巨款。他当时咬咬牙,借遍了亲戚朋友的钱,终于购买了一台二手放映机,如愿以偿下乡放起电影。

这么一干,至今已35年。董友盛特别怀念当时骑着单车下乡放露天电影的场景。“影片放映前两天,村干部会用毛笔在大红纸上写好放映通知,张贴在村口等人流密集处,”董友盛回忆说,“放映当晚,大家都特别开心,家家户户提早吃晚饭,争先恐后地搬来板凳,只为抢占一个好位置。一般一晚放两场电影,放完已是夜里11点多,大家才意犹未尽地离去。”

“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2011年,董友盛告别16毫米胶片机,换上了新装备——数字电影放映机。据了解,当时市文广新局在全市各行政村开展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免费给放映员送上新设备。此外,设备的更新维护、片源的引入都无需放映员操心,统一由政府出资购买相应服务。董友盛所在的石滩镇数字电影放映办,目前一共有六名放映员,通常两人分为一组,每月都会为每个自然村放映至少一场电影。

董友盛笑着说:“数字电影放映机放映出的画面更清晰,放映前有些人会提议先点首歌放放,因为音效好。”由于长期在“田间地头”从事放映工作,他早已摸清村民的喜好,“大部分人喜欢看战争片、武侠片,像《战狼》和《红海行动》等类型的电影几乎场场爆棚。”他深知农村地区的消费水平不高,村民不舍得花钱去影院看电影;

如今开展的惠民公益电影活动则把电影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极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据市文广新局的统计,目前广州市各区符合认定条件的老放映员超过300名,董友盛也位列其中,可以拿到相应的补助。董友盛说:“我对电影有一份特别的情怀,放映电影可以给乡亲们带来快乐,我愿意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