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区正果镇黄屋村老戏院 屹立60年不倒 白天做棚景 晚上看大戏

19-1-15 10:1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631| 评论: 0|来自: 广州日报

摘要: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黄屋村坐落在增江边,被群山环抱,是一条仅有800多人口的小村庄,虽然袖珍,却有400多年历史,村附近有增城最早的县城旧址,为被誉“增江第一湾”的南北交通咽喉之地,商贸一度繁荣。随着时代变迁 ...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黄屋村坐落在增江边,被群山环抱,是一条仅有800多人口的小村庄,虽然袖珍,却有400多年历史,村附近有增城最早的县城旧址,为被誉“增江第一湾”的南北交通咽喉之地,商贸一度繁荣。随着时代变迁,繁华褪去,如今黄屋村留下一片古村民居和一座大戏院。黄屋大戏院建于1956年左右,当时在这样一个偏远山村建设这样规格的戏院实属罕见。

在这里,不仅做过戏,还当过会堂、办过学校、摆过宴席,还曾遭遇两米多高洪水淹浸,却依然屹立60多年不倒,成为村民心中的传奇。几代黄屋人有关乡村集体生活的记忆都与它有关,“这里有过热闹,还有我们一村人的乡情以及共患难的凝聚心。”这座大戏院有怎样的故事?它在乡村生活中扮演怎样角色?过去广州乡村如何“做大戏”?近日,记者深入采访。

增城区正果镇黄屋村老戏院 屹立60年不倒 白天做棚景 晚上看大戏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黄屋村的大戏院坐落在增江边)


黄屋村的大戏院,曾在洪水中救过村民命

从广州市区出发,在广河高速正果出口下高速,由城入乡,眼前一派田园风光,乡间公路在田野中蜿蜒,约20分钟,就抵达黄屋村。黄屋村位于正果镇东部,地处增江河上游,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85人。眼前的这座小村给人第一印象是干净整洁,新建房屋多数为三层,排列有序,内巷宽阔。因紧邻增江、群山,村内树木茂盛,空气清新。黄屋村不仅高颜值,还是一座有文化内涵的村落。

“往前走两三百米,就是我们村的大戏院!”在村委会门口,该村副村长黄伟章指引记者前去参观大戏院,大戏院早已成为黄屋村的名片。黄屋大戏院站在村子西北角,它的身旁一侧是黄屋旧居区,另一侧是新居区。大戏院约有三层高,米黄色外墙斑驳,颇具历史感。戏院整体为民国建筑风格,大门为罗马柱,门额高高,整体为砖木结构,戏院内站着两排柱子,共计十六根,以柱为支撑,然后通过密密麻麻的横梁支撑起瓦面屋顶。

记者注意到,不少瓦片已破损,透着点点光亮。不像传统礼堂建筑,大戏院并非一个“大闷罐”,采用人字型双坡瓦屋面,高低两层瓦面层叠分布,形成了两条透亮的长窗,由于层叠布局雨天也不会雨水落入戏院内。走到戏院舞台处,约有30平方米大小,舞台以砖垒砌,砖缝里长满了青苔。64岁的黄屋村村民黄美金告诉记者,大戏院是解放前设计的,由于当时村内经济窘迫,直到1956年左右才开始建设,1960年完工投入使用。

对于大戏院,黄美金印象最深刻并不是院中看戏,而是一次洪水中的避难。1986年一场特大洪水没过黄屋村,不少低矮旧民居只剩屋顶露在外面,“大水有两米多高,村民有的躲到山坡上,有的躲到了戏院二层看台上。”大水褪去,戏院安然无恙,说明了戏院建筑之坚固,大戏院作为当时村内最高点成了村民的“救命恩人”。

作为村里的高点,大戏院屋顶也成为放置大喇叭的地方。说起播放内容,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很早之前大喇叭播放计划生育政策、规划农村建房用地等信息,时不时有粤语讲古节目。改革开放后,大喇叭“唱”流行歌曲,现在播放垃圾分类,建设美丽乡村,农技知识等等,成为联系村民的一条纽带。

建起大戏院不花一分钱

对于大戏院建造,黄美金常常听家中长辈唠叨,“石头是村民从村旁深山里挖下来的,然后通过人力挑下来,所用杉木也是村民从山上砍伐而来,砖和瓦面是村口的砖窑烧制的。”黄美金说,建设这座大戏院没有花一分钱,都是村民就地取材,靠自己双手建成,“村民自己做木匠、石匠、瓦工和泥水工,只赚工分。”

传统建筑修缮专家欧阳仑表示,黄屋大戏院整体为民国建筑风格,大门立面为简约民国风的小洋楼立面,砖砌批制出线条的罗马柱、拱券,都呈现出民国建筑风格的特点,房梁采用厂房经常用的金字木梁架,承重柱子为砖砌后批荡的圆柱,即使用黄泥沙浆,把砖砍棱角后砌筑批荡而成。此外,屋顶采用人字双坡铺瓦屋面,便于通风采光。这是为何呢?欧阳仑表示,大戏院建设的时候,物资短缺,电力资源不够用,就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方式来解决。

当时此类建筑多用作人民公社食堂、会堂,也作为戏剧演出使用。据了解,黄屋大戏院已入选广州市历史建筑(第六批)推荐名单。曾多次来这里实地走访的增城古村之友负责人武文溥说,这座大戏院特别之处是为乡村就地取材建设,“大戏院规模较大,体量和空间都较具有代表性,地面为三合土压实,石材和木材都来自村内,当时在这样一个偏远山村建设这样规格的戏院实属罕见。”

白天做棚景,晚上看大戏

“这座戏院演戏并不多,一般是一年两三次,主要是村民做棚景时,白天在家中吃饭,晚上聚此看戏。”黄美金说,戏班有本村粤剧团,也有从广州请来的戏班,“最大牌的是红线女的跟班,印象最深刻的剧目是沙家浜。”何为做棚景呢?据了解,每年春节过后至二月十五这段喜庆且农闲时间里,增城各村自选农历吉日,家家户户杀鸡宰鹅,准备丰盛的菜肴,邀请亲戚朋友到家中相聚,席间一互通各自一年来的境况,一边痛饮饱吃,传播经验,交流信息,增进友谊。

各村会自觉地和临近的村庄错开做景的时间,不会相撞期。增城“做棚景”这一风俗和增城古代时父母对外嫁女的牵挂和想念有关。它的具体内容不断地演变,由最初的与远方亲朋戚友相聚、与外嫁女儿与家人等相聚,后来慢慢地增添唱戏、看电影、文艺节目、生产经验交流等内容。它所带有的特色是浓浓的温情,使人心里多了份温情和安详。

虽然没有太多戏剧名角到来,大戏院给村民留下的欢乐却是实实在在。“我们村四个生产队,每个队分一列,大家很有秩序,晚上到了点,从家中自带长凳、方凳、马扎等进入戏院看戏,一座戏院可以容纳下全村人和所有客人。”黄美金说,一层坐不下,不少人还会站到二层阁楼上看,整个戏院充满欢声笑语。在时代发展中,大戏院还承担起更多功能。上世纪六十年代,大戏院旁还建起了一个小型甘蔗糖厂,戏院部分地方作为仓库,存放甘蔗和糖料。这里还作为大会堂,用于给村民作动员。

“后来这里还做过学校,一至五年级都在这里上课,一个年级占戏院一个角,1984年学校也从这里撤离。”黄伟章说,农村娱乐方式中做戏被放电影所取代,就在大戏院门口的广场上放露天电影,大戏院成为陪衬。大戏院一直在发挥"余热",改革开放后,这里成为村民办喜事摆宴席的地方。记者在大戏院门内大堂旁偏房里看到一座新搭建的锅灶,这里热气腾腾,烹饪佳肴,“村里找不到比大戏院更宽敞的室内场地了,我孙子的满月酒就在这大戏院里摆的,摆十桌八桌不成问题。”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