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区增江街四丰村的陈宗南故居 青砖红瓦岁月斑驳 跨越悠悠百年的青红二楼

19-1-21 02:17|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056| 评论: 0|来自: 广州日报

摘要: 广汕公路增城段,山岭绵延,树木葱郁,四丰村就在公路旁依山而建,这里的村民大多以种植为生。作为典型的客家族群聚居村落,四丰村一直有着“非耕即读,耕读传家”的传统。陈宗南就是四丰村近代最有名的一位读书人, ...
广汕公路增城段,山岭绵延,树木葱郁,四丰村就在公路旁依山而建,这里的村民大多以种植为生。作为典型的客家族群聚居村落,四丰村一直有着“非耕即读,耕读传家”的传统。陈宗南就是四丰村近代最有名的一位读书人,中国近代史、广东工业史和中大校史上都有他的名字。陈宗南故居始建于1922年,有青、红两座楼,建成之初就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抽水设备,中西合璧、气势恢宏,为增城区最耀眼的洋楼历史建筑之一。

如今,青砖红瓦岁月斑驳,跨越悠悠百年的青红二楼,背后又有怎样一段往事?陈宗南(1886~1962),又名煌,字伯熙,是广州增城石滩镇四丰村人。据记载,陈宗南从小就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曾在增城高等小学堂读书,每次考试必名列前茅,而后考入广府中学。1904年,陈宗南被录取为秀才。

翌年,陈宗南考入两广留学预备馆,适逢该馆改组,陈宗南转入唐山矿学堂就读,1909年陈宗南被选派留美。1916年陈宗南学成回国,此后先后任国立中山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学校教务主任及理科主任、理工学院院长、工学院院长。1949年以来,中山大学化学系培养出无数报国英才,陈宗南便是其中的开路人。


(青楼的额正中间塑有圆形红色“宗南”二字)


记者探访:被评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陈宗南故居位于增城区增江街四丰村白石岭。走进四丰村,陈宗南故居在一堆新建民宅中分外惹眼,山脚下,一青一红两栋古朴的楼房便是。据同行的广州民间文物保护协会成员刘伟伦介绍,陈宗南故居始建于1922年,它坐东南朝西北,由青楼、红楼和两层平间组成,青楼居左靠前,因用青砖砌筑,故称“青楼”,红楼居右靠后,因用红砖砌筑,故称“红楼”;

青楼、红楼之间由两层平间连接,平间、青楼的西面和红楼北面砌砖围成院落,总占地面积达到856.74平方米。记者在青楼的红色砂岩墙脚立着的一块铭牌上看到,该建筑于2002年9月被评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一位村民告诉记者,陈宗南的侄女仍在四丰村。经指引,记者一行人找到了她,她的丈夫刘启秀保管着陈宗南故居的钥匙。对于外界的探访,刘秀启已经习惯了。在他的配合下,这两座静谧的大宅向记者敞开了怀抱。

青楼:屋内楼梯无半点损坏,建成时就有抽水马桶

青楼是一栋四四方方的三层建筑,楼额正中间塑有圆形红色“宗南”二字,像是主人的印章,字下有一段波浪线和一条直线,代表着海洋和陆地。张佳胜曾策划陈宗南故居修缮项目,据他提供的资料,青楼面阔、进深皆三间,建筑占地204.5平方米,楼高13米。一层中间有一个天井通风采光,其他略似单元房间布局;二层格局同一层相似,只是客厅变小,后面隔出书房和休息室,外面有外挑阳台。三层室内面积减半,其余留作露台。

从青楼正门进去,会客厅内空荡荡,墙面的黑板告诉人们它曾被用作校舍。大厅两侧的石柱,绿色方形柱础、红绿相间鼓形柱座、白色圆形柱体,由绿叶浮雕及四个圆形涡卷组成的柱头,是典型的爱奥尼柱样式。吊顶是欧式方格吊顶,这种工艺难度极大,切割成多少方格,就要做多少遍吊顶,每一格都被精心装饰了石膏线及红、黄两色涂线。

大厅后方横亘在吊顶下的柿蒂纹长条花窗则是中式风格,它的下方原本装着几扇花窗,一起组成顶天立地的屏风,但现在屏风已不见踪影。刘秀启带着记者参观了整栋楼,一楼的天井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至今仍可饮用。天井对面是楼梯,为混凝土结构,历经近百年不仅不见半点损坏,反而被时光打磨得温润光滑。

二楼则铺满褚红色的进口花阶砖,无一块破损。在三楼,记者看到一个约一米见方的蓄水池,刘秀启指着二楼一个旧式抽水机说:“青楼建成之时就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抽水系统,使用的是抽水马桶。”据刘秀启介绍,青、红楼在他小时候是四丰小学,60岁左右的村民基本都在这里读过书,多的时候有400多人上课,直到20多年前,四丰小学建了新校舍,便从楼中搬走。

红楼:小洋楼装趟栊门,满洲窗房顶蓝色装饰极为罕见

从青楼的侧门可以通向院子,穿过院子里的几棵果树就是红楼了。红楼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三间,深两间,楼高三层,建筑占地122.3平方米。从外观上看,红楼带有明显的西式风格,一层大厅同样是欧式方格吊顶,二层凸出的阳台立面有三个连续的拱券,以罗马柱支撑,楼额为老洋楼常见的三角形,上面雕有精美的花纹。三层室内空间后缩,前方留出露天的钢筋混凝土平台,楼顶砌女儿墙,也有一个水池。刘秀启介绍,红楼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做过四丰村生产大队的办公地。

在红楼里,记者发现,大厅的门是趟栊门,两扇高大的满洲窗屏风厅被拆卸在厅内,翻过来仔细一看,上端是红、黄、绿、白四色海棠纹压花玻璃,还有一块别致的梅花图案蚀刻玻璃,最下方的门板上则雕琢了兰花图,涂有金漆。有意思的是,一楼大门正对着的地方立着一个半人高的筒状水槽,在三楼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水槽。“上面可能是放洗手盆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洗手台。”刘伟伦猜测。记者仔细观察后发现,其底部是凹陷的半球,边上有排水口。

值得一提的是,一层左侧房间白色天花上的蓝色图案。这是唯一一处被保留下来的手绘天花装饰,线条合围成长方形,四角是精美的花卉图案。图案虽没有多大新意,但它的颜色令人称奇。作为广州资深文保人士,刘伟伦告诉记者,很多老洋楼的天花图案是五颜六色的,而这种明蓝色是他在其他洋楼里面从未见过的。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