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区派潭镇派潭镇背阴村的范毅强:坚守二十载非遗艺术 传承创新灰雕技艺

20-7-21 11:5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102| 评论: 0|原作者: 陈惠瑜|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灰雕,又被称为灰批、灰塑、雕花,是具有岭南地区特色的一种传统雕刻装饰艺术,材料以石灰为主,主要依附于建筑墙壁上沿和屋脊或其它建筑工艺上,尤以祠堂、寺庙和大型建筑用得最多,以明清两代最为兴盛。根据古籍记 ...
灰雕,又被称为灰批、灰塑、雕花,是具有岭南地区特色的一种传统雕刻装饰艺术,材料以石灰为主,主要依附于建筑墙壁上沿和屋脊或其它建筑工艺上,尤以祠堂、寺庙和大型建筑用得最多,以明清两代最为兴盛。根据古籍记载,增城灰雕在南宋就已出现,始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的正果寺已使用灰雕工艺——灰塑龙船脊,至今有800多年历史。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其它传统技艺一样,增城灰雕在传承上也出现了瓶颈。如今,增城现存的灰雕工艺品仅剩百件,而灰雕艺人仅有5人,分布在派潭镇、正果镇和新塘镇等地。在为数不多的灰雕艺人中,以灰雕技艺谋生的只有范毅强一人。灰雕,若说是一份职业,更像是范毅强对自己技艺心无旁骛的一份守候和坚持。


传承灰雕技艺20年 创作作品400件

初见范毅强,肤色黝黑的他坐在仅有5平方米的画室里,手握细长的排笔认真勾勒着壁画边框的纹路,熟练的笔法显现出多年灰雕创作经验的积淀。1971年出生的范毅强是派潭镇背阴村人,其外祖父是一名灰雕艺人,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对灰雕技艺和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并表现出一定的天赋。16岁那年,范毅强第一次参与制作灰雕,从此他常趁假期跟着外祖父及其他前辈到祠堂、庙宇制作灰雕,学习灰雕技艺。

2000年,范毅强组建起一支灰雕队伍。2014年,灰雕被列为增城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范毅强成为增城灰雕的传承人。在范毅强的带领下,记者在派潭镇政府见到了他的得意之作《梅都古镇风情图》。该作品为素色灰雕,长28米、高2.4米,由4人花半年时间完成,主要表现了派潭名称的由来及派潭当地的植物、民俗风俗、自然景观等。记者观察到,该作品雕刻有大片的杨梅树、派潭河上的竹排、派潭古镇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繁荣街景,接着画面从市井繁华景象过渡到白水寨、大丰门等派潭独特的自然景观。

让人惊艳的是,该作品上表现的牵牛耕地、婚丧嫁娶、舞龙、舞狮、放鞭炮等生活细节和民俗习惯被雕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这件灰雕作品主要讴歌了派潭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范毅强说。除了这件代表作,从事灰雕创作20年的范毅强还创作了大大小小的灰雕作品400件左右,大多分布在增城以外的清远、惠州等地。

创新主题技术 激活传统工艺新生命

传统工艺所表达的审美观念与思想价值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设计和制作也应当与时俱进,将古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艺、概念结合起来,与实际生活和时尚需求结合起来,可重新激活其新的生命力。“灰雕以前主要运用在宗祠、寺庙、公园等地方,题材主要分为故事性题材和非情节纹饰两大类。”

范毅强介绍,传统的灰雕题材包括神话故事、民间风俗、戏曲等,主要是宣扬人伦、孝悌、进学等励志观念内容,以及歌颂清逸淡远、品行高洁的传统人文精神,如“桃园结义”“郭子仪祝寿”等。而非情节纹饰则主要有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几何图案和岭南山水等。如今,随着时代的演变,范毅强的团队在传统的基础上添加了更多的现代元素,使灰雕作品更具时代性,不少私人屋苑也开始用上灰雕进行装饰。

此外,在材质方面,传统灰雕多采用石灰,拌上红糖、棉花和一种较粗糙的玉扣纸,经过反复锤炼,用常温水调和,并以瓦筒、铜钱或铁丝为支撑物,在施工现场塑造,待干后再涂上矿物质颜料而成。而增城灰雕则改进了传统技术,加入白水泥,大大缩短了风干时间,一般24小时后即干。不仅如此,范毅强更自己尝试,根据作品大小、所处地段环境、室内或室外,使用不同的材料。比如在室外,考虑到南方雨水多,范毅强便加入白水泥,而室内则加入腻子粉。“如果不是人为破坏,灰雕能完好保存100—200年。”范毅强说。

培养年轻人才 为灰雕发展注入新活力

“只要有人好好学就愿意教。”这是范毅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目前,现代建筑装饰工艺的蓬勃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灰雕建筑艺术,灰雕工艺行业逐渐萎缩,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经济效益降低,导致灰雕艺人难以继续单一发展这一行业,纷纷选择转行或干起副业,更难以吸引年轻一辈加入其中。此外,由于灰雕艺人要在工作中经受烈日暴晒,且灰雕工艺复杂繁琐,这也使得不少灰雕学徒半途而废。

如何培养更多年轻人传承灰雕技艺,成为范毅强最上心的事。“灰雕基本是老一辈人在做,能掌握灰雕技艺并愿意参与进来的年轻人凤毛麟角,我希望多些年轻血液为传承灰雕注入力量。”如今,范毅强的团队共有4人,其中最年轻的学徒30岁。“现在队里的学徒又勤奋又聪明,我很有信心能够将他们培养起来。”范毅强说。被列为增城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增城灰雕得以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但如何保护和传承仍是一个难题。

对此,范毅强有着自己的见解。首先,在保护灰雕方面,政府应建立有效的传承保护机制,对受损的灰雕进行修复或翻新,同时大力宣传灰雕文化,提高群众对灰雕的保护意识。其次,在传承灰雕方面,灰雕可被开发成为室内装饰壁画、工艺品等,探索灰雕的多种用途,还可在政府的扶持下,与增城的旅游业相结合,用灰雕刻画出派潭乃至全增城的风土人情,打造成为增城独有的旅游景观。再次,由于教育具有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可考虑在高校开设灰雕课程,培养年轻一辈对灰雕的兴趣,为灰雕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