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註冊 登录
增城视窗 返回首页

白水寨山人的个人空间 http://www.520zc.com/?1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汉字的解构与优化:要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 强国就必须优化汉字

已有 1505 次阅读15-5-16 06:22 |系统分类:评论&观点| 中国人, 秦始皇, 中国建设, 热门话题, 医疗队

最近有两个热门话题,其一是要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其二是建设文化强国。对于这样的口号或号召,按照通识逻辑可作如下解读:其一,说明国人中相当大一部分是缺乏文化自信的;其二,说明我们现在还是一个文化弱国。我们为什么缺乏文化自信?笔者有这样的感受:

一旦坐上国际航班,“语言问题”就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我想,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大概是不会有这个困扰的。这算不算是一个文化自信的指标呢?我以为是应该算的,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指标。譬如,当看到电视中中国医疗队扯起的“援助非洲人民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横幅,就有“外国人能看懂我们的文字吗”这样的不自信。

什么样的国家才是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有哪些硬指标?这不是笔者力所能逮的,但笔者相信其中应该有这样一条硬指标:文化强国一定要拥有世界性的语言文字!换言之,要将中国建设成文化强国必须改良和优化现行汉字!一说起汉字改革或优化,必会引发激烈的争论甚至争吵。汉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当然连同传说中的造字者仓颉。

胆敢在汉字这个太岁头上动土的名人莫过于秦始皇和毛泽东了,真正是应了“非王者不修字,非天子不考文”的谶语。其实他俩仅仅是决策者,并非殚精竭虑的设计师,更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设计师和战士是李斯、瞿秋白、鲁迅、周有光这样的人。智慧的设计师和英勇的战士要能遇上英明的决策者是可遇不可求的幸运。

汉字对于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功绩是怎样赞美都不过分的。笔者首次入粤时因听不懂广东方言产生了一个可怕的错觉——“这地方很容易从祖国分裂出去”。但当看到满街的汉字后,一颗悬着的心才渐渐放了下来。可是,笔者后来(即便现在)去到西藏和新疆仍然会有类似的不良感觉……

不必多说,足见汉字(书同文)在数千年里维系祖国大家庭所起的巨大作用。仅此一点,我们就必须感谢汉字,更要珍惜汉字、保留汉字、捍卫汉字。保留汉字的另一个理由是其在世界文字森林中的独特性。世界现行文字大部分是拼音文字,英法德西葡意等甚至是同源文种,写出来大同小异。而中国的方块字如此堂堂正正,卓尔不群,一扫那种曲里拐弯胡子连头发的感觉。

中文是世界上最简短简洁的文字,汉字很好地适应了电脑技术,成了输入最快的文字,当然也是最节省油墨、纸张及存储空间的文字。汉字这么好,还改它干什么?国家的文字政策已经明确,“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搞文字改革,就是一种文化革命,不要再搞那一套了。

汉字的确居功至伟,博大精深,枝繁叶茂,汉字还是一个捅不得的马蜂窝……但是,用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凡事皆有两面性,汉字有优点也有缺陷;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文明是要不断更新进步的。明显的两大不幸是:汉字在两岸三地不统一;汉字得不到他国他族的认同。仅此两点,就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笔者试用以下两大问题来启发读者自己去思考:

1、为什么中国的周边邻国都不用甚至弃用了汉语汉字?越南、朝鲜(含韩国)、日本都曾大量使用汉字,后来都渐渐弃用了汉字或减少了汉字的使用。即便现在还有日本和韩国使用着部分汉字,但发音却几乎与我们的完全不同。(新加坡是华人占多数的国家,另当别论。)

2、为什么中国的工程队、医疗队、维和部队几十年来没有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建立起一个汉语汉字能够较为流行的汉语国、汉语城、哪怕是一个汉语村?为什么美英军队、公司、项目工程队每到一国或一地就能使英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时数万中国人驻扎坦赞两国十几年,据说当地人与中国人长期接触后,也能用汉语进行简短交流,但中国人一走,汉语也就烟消云散了。

由此两例,只要是有基本理性分析能力和基本判断能力的人,应该能隐约感觉到汉语汉字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和深藏其中的难学基因了吧。我们的许多文字权威和专家至今不肯承认汉字难学难记这一铁的事实,实在令人不解,令人为他们的振振有词而感到可笑。

笔者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终于发现,汉语难以推广流行的根源在于汉字难学难记;汉字难学难记的根源在于汉字缺乏发音规律;汉字缺乏发音规律的根源在于发音符号(音符部件)错乱、混乱,以及有太多的多音字。没有易学易记文字为支撑的外来语言就是无本之木,无根之草。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汉字难学难记的问题才能够得到根本解决。下面试举几例以证汉字的难学难记缺陷:

1、角,有jue,jiao两音。角色(jue-se),被很多人误读成jiao-se;这是多音字的重大缺陷,造成汉字难学,难区分;对汉语也有重大不利影响,造成发音异变。类似的例子还有(注:括号中为与现行规则不符的误读音,下同):地壳(ke),龟(gui)裂,着(zhao)陆,游说(shuo),哨卡(qia),堰塞(sai)湖,否(fou)极泰来……等等。

2、飞跃(fei-yue),易被误读成fei-yao;这是音符(发音部件)误用形成的重大缺陷。“夭”占据着声符位子,是形式音根。而实际上是个“伪音根”。类似的例子还有:模(mo)样,给(gei)养,羽扇纶(lun)巾,校(xiao)对,发酵(xiao),破绽(ding)等等。我们的汉字权威和专家们认为,汉字中的形声字占比达到90%!而据笔者研究,名符其实的形声字在汉字中仅占45%左右。譬如:专家是将“破绽”两字都算作形声字的,而笔者将这种字叫做伪形声字,它们是更加难学难记的汉字。

3、有些合成字,完全没有任何发音线索,且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字理不清,让人无所适从,只能死记硬背,譬如:霸、爆、鬓、礴、簿、餐、谶、鼎、魑、橱、蠢、蹙、戴、羹、巅、叠、懂、黩、魔、撮、瀚、礅、繁、臀、暨、藏……等字并非繁体字,亦非冷僻罕见字,全都是通用字,大部分还是常用字。

4、“豆芽长长了”。这个在汉语语境中看似没问题,学生学起来困难并不大的句子,对于非母语学习者就成了大问题,因为他们需要区分外表相同、读音不同、含义不同的两个汉字——长长,尤其是它们的发音顺序。这是非常令人困惑、让人沮丧的学习障碍。……

汉字难学难记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难以在此一一罗列陈述。现在的问题是如此简单,如此明显,那就是:解决汉字没有或缺乏发音规律的难题,这是汉语汉字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语文的关键,也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和创建文化强国的关键。有些人一谈“中国传统文化”,就认为必须大唱赞歌,说不得半句“坏话”。

这是最没有文化自信的一种极端表现。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美军学习,据说美军演习,总是假想敌战胜美军,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发现缺陷,找出差距,不断进步,臻于完美。在这一点上,我们还不应忘记革命先驱瞿秋白和文化巨匠鲁迅,是他们用最激进的言辞唤醒国人对汉字缺陷的认识,在那个85%的国人是文盲的年代,他们的激进没有错。

或许,没有他们激进的嘶吼,我们现在还浑浑噩噩沉睡在文言文和繁体字的困厄中呢。必须指出的另外一点是,我们研究汉字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关系,一定要站在参与国际语文竞争、为全人类谋福利的高度来审视这些问题。

笔者相信人类文明还会有下一个一千年,下一个两千年,甚至下一个五千年,我们当然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和信心去优化我们的汉字,将我们的子孙后代从现行汉字的泥淖中解救出来,将易学易记易写易用的优化汉字贡献给未来,贡献给全人类。做成了这件事,我们才无愧于这个提倡创新、提倡文化自信、提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by张马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马上註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