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註冊 登录
增城视窗 返回首页

福和蒙珠莹的个人空间 http://www.520zc.com/?10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已有 1392 次阅读13-6-4 09:55 |系统分类:转载&文摘| 荔枝, 西京杂记, 汉武帝, 汉高祖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中国历史上,像苏轼这样高度评价荔枝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数。自汉初荔枝首次进贡中原皇室以后,历朝历代,不管是帝王后妃还是达官贵人,都对荔枝情有独钟,也因此衍生了诸多轶事、文章,流传至今。荔枝为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其学名是拉丁文从中文音译过去的“litchi”,其后缀“chinensis”是来自中国的意思。因此,现代学者普遍公认荔枝起源于中国岭南地区,至今在海南和广东一些地方还能发现野生的荔枝群。

在西汉时期,人们曾将荔枝称为“离支”,汉初司马相如在其《上林赋》中便有“答还离支”之句。“离支”的意思是“要离枝即食”,意味着此物不耐保鲜。对此,《本草纲目》中有鲜活记载:“荔枝木坚,子熟时须刀割乃下,今琼州人当荔枝熟,率以刀连枝砍取,使明岁嫩枝复生,其实益美。故汉时皆以为离枝,言离其树之枝,子离其枝,枝复离其枝也。”

曾遗佳木黄河畔

荔枝,这种号称“百果之王”的水果十分美味,自古就成为岭南进贡皇室的重要物品。据东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载:“(南越武帝)尉佗尝献鲛鱼、荔枝,汉高祖报以蒲桃(葡萄)锦四匹。”这是荔枝最早入贡的记载。汉武帝非常喜爱荔枝,他平定南越后,便在长安上林苑建扶荔宫。西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载:“汉元鼎六年,破南越,建扶荔宫。扶荔者,以荔枝得名也。”为此,不懂植物生长需地理气候条件的汉武帝,下令从交趾(今越南)移植百株荔枝到上林苑,但“无一生者。连年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然终无华实。”

但皇家的欲望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要求每年从岭南进贡荔枝。由于鲜荔枝极易腐烂,所以必须通过驿站,飞马奔驰,日夜兼程。以致《广州记》云:“每岁进荔支,邮传者疲毙于道”,死伤人数颇多。直到200多年后的汉和帝元兴元年,时任临武(今湖南郴县)长的唐羌上书切谏,才获得汉和帝采纳,下诏称:“远国珍馐,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太官勿复受献。”至此,“不贡奇葩四百年”,直到唐玄宗时才恢复,从此断续不止,直到清王朝终结。

而且,皇家移植荔枝树到北方的尝试此后还有。北宋时期,荔枝树就曾大量移植于东京的皇宫、园苑。如《御制良岳记》曾载“移枇杷、橙柚、桔柑、荔枝之木”。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载:“宣和中,保和殿下种荔枝成实。徽庙(宋徽宗)手摘以踢燕帅王安中,且赐以诗曰"保和殿下荔枝丹,文武衣冠被百蛮。"。皇家纵然动用全国力量,能够在一时一地将荔枝强行移植到黄河流域,但这毕竟不可长久,真正长久流传的还是关于荔枝的名篇佳作。

诗文佳句代代传

“壳如红缯,膜如紫绢,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这是白居易在名篇《荔枝图序》中用传神语言为荔枝作的写真。由于荔枝模样娇俏、滋味上佳,又在古代备极珍贵,因此历代文人都不吝笔墨,文载之、诗咏之、曲唱之。今存最早描述荔枝的文章是《上林赋》,文中载“离枝”的分布区域“左苍梧(今梧州),右西极”,已达到“煌煌扈扈,照耀钜野”的境地。

而首篇以荔枝为主题的是东汉王逸的《荔枝赋》。文中赞曰:“乃观荔枝之树……大火中而朱实繁……卓绝类而无俦,超众果而独贵。”第一首专题吟咏荔枝的诗作是南朝梁刘霁的《咏荔枝》:“叔师(王逸)贵其珍,武仲(名为傅毅的文学家)称斯美,良由自远致,含滋不留齿。”理性分析了荔枝珍贵的原因:长在远方,味道独特。到唐宋时期,由于皇家示范效应,文学家对荔枝的关注越来越多。

唐代荔枝文学不仅作品数量增多,质量也大为提升。张九龄的《荔枝赋并序》和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都是脍炙人口的佳赋。其中,《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治所在今重庆石柱县)时所作。这是他在大饱当地出产的荔枝口福之余,特令画工绘制了荔枝图,并亲自作的序。唐代还有多首荔枝题材诗作,作者包括杜甫、白居易等。杜甫就有6首诗写荔枝,其中一首《宴戎州杨使君东楼》是其流落四川期间,游历戎州(今宜宾)时,在一次宴会上吃到鲜荔枝时作的,诗载“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两宋荔枝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有诗词200多首,并开始大面积以组诗形式出现。例如,曾巩有《荔枝四首》、范成大有《新荔枝四绝》,还有黄庭坚、陆游等名家纷纷助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苏轼,他被贬谪到惠州和儋州后,写出了一系列吟咏荔枝的诗句,他现存的10首荔枝诗,都是在此阶段所写,其思想性、艺术性在苏诗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苏轼晚岁谪居荒远时的思想、生活情趣和政治态度。

除本文开篇提到的《食荔枝》外,还有一篇咏荔枝的上乘之作是《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诗中的“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皆为佳句。荔枝不仅是诗词文赋青睐的对象,也是词曲关注的重点。唐玄宗时有首很有名的乐曲就叫《荔枝香》,《新唐书·礼乐志》对此有记载:“帝幸骊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曰《荔枝香》。”

伴随着文人的唱咏,荔枝的形象也不断上升。唐以前荔枝还只是被视作异方之物,此后荔枝开始被视为“珍果”。例如,张九龄《荔枝赋》云:“百果之中,无一可比。”而李肇在《唐国史补》中称:“或荐荔枝,曰:"寄举(果品)之首"。”到了宋代,荔枝更是由珍果而升华为“仙果”,成为对荔枝的最高礼赞。例如,曾巩在《荔枝四首》中写道:“玉润冰清不受尘,仙衣裁剪绛纱新。”而苏轼的《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中则说:“海山仙人绛罗襦,红沙中单白玉肤。”

荔枝有谱求根源

由于荔枝在中国水果中的尊崇地位,古代对荔枝的研究很多。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我国人民就认识到荔枝结实时“枝弱而蒂牢”。到西晋,荔枝的品种概念已十分明确。晋代郭义恭撰写的《广志》中,提到了4种荔枝品种。然而,直到唐末人们还没有对荔枝进行系统总结。北宋初,“荔枝谱”形式的荔枝学专著开始出现。

那么,第一本荔枝谱究竟是谁写的呢?对此,明清学者都认为是蔡襄。《四库全书提要》中就曾载文称:“荔枝之有谱,自襄始。”而他所著《荔枝谱》也确是现存最早的荔枝学专著。然而,实际上宋初还有三卷“荔枝谱”,包括郑熊撰《广中荔枝谱》、徐师闵撰《莆田荔枝谱》和张宗闵撰《增城荔枝谱》,但均已失传。其中最早的《广中荔枝谱》保留了22个荔枝品种。

据《浪斋便录》记载:“蔡君漠(蔡襄)守泉(泉州)日,书荔枝谱于安静堂。有郑熊者亦记广中荔枝,凡二十二种以附蔡谱之末”。据考证,郑熊是北宋初年的南海主簿,其所著《广中荔枝谱》成书早于蔡谱80多年,是蔡襄的重要参考书。史载《荔枝谱》是蔡襄有感于世人对荔枝特别是福建荔枝的陌生,在福建莆田、泉州、福州等地为官时,历时十数年完成的。

此书较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当时对荔枝的科学认识。他后来把这本书献给朝廷,由于他是宋代著名书法家,朝中地位较高,因此蔡谱很快广为流传,免遭了《广中荔枝谱》等其他佚失著作的厄运,如今已被译成英、法、日、拉丁等多国文字,在国外流行甚广。此后还有不少人写作荔枝谱,从宋代至清代,共有15部荔枝谱问世。

他们不仅记载了荔枝的品种和种植、加工等技术,还阐述了相关技术的进步,无性繁殖就是其中之一。在南宋开始出现的“掇树法”,其实是一种荔枝高空压条技术,是典型的无性繁殖法,其优点在于能保持和推广优良品种,且把从幼苗种植成活到结果时间缩短到三五年,大大提高了荔枝生产的效率及产量。

对此,明代的徐火勃《荔枝谱》记载了这一新技术要点:“于清明前后十日内将枝梢刮去外皮一节,上加腻土用棕裹之,至秋露枝上生根,以细齿锯从根外截下植之他所。勿令动摇,三岁结子;累然矣。”随后,人们又发现还应增加对新株遮荫庇护,减少阳光直射,以提高成活率。明末的邓庆采在《荔枝通谱》中详细指出了这一技术进步。这些历代积累的荔枝生产、加工和科研的知识,为后世发展荔枝产业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马上註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