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註冊 登录
增城视窗 返回首页

新塘廖惠龙的个人空间 http://www.520zc.com/?369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福和地区古村落群像 见证了村庄的兴衰荣辱

已有 1460 次阅读15-7-27 10:06 |系统分类:散文&文章| 人口发展, 广州市, 古村落, 中新镇, 半月形

福和区域不仅山水风光秀丽,古村落群亦颇具特色。岗埔村的始祖陈文渠大概没有想到,在他立村三百年之后的今天,村子人口发展到160余人,甚至他当时建筑的房子至今仍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陈文渠在中新镇坳头村的一座小山冈西侧立村时,建筑了一座坐东朝西、前方后圆呈半月形的小型围垄屋。时光荏苒,三百年过去,隐居在围垄屋里的陈氏后人辈代更迭,围垄屋仍然屹立在群山之中,保护他们世代安全。

古代人们常以家族为聚居单位,一个家族就是一个村落,就是一个小型的宗法社会。岗埔村的陈氏家族并不例外,为保护族人安全,岗埔围垄屋的建筑结构奇特,与普通的客家围垄屋不同,其以祠堂为中轴,绕祠堂的左右及后面建扇形环屋带,门楼的屋面及门面墙与祠堂和环屋带相连,使整个村落连成一体,且前有半月形池塘,后有后龙山风水林,四面环山,环境幽雅。因此,岗埔围垄屋成为增城独一无二的小围垄屋。

记者在中新福和走访,发现除了岗埔围垄屋、小型客家民居和零星散布在现代建筑中的硬山顶老屋,福和还有大量少则三纵四横多则七纵五横的大型广府民居,且一律是明清风格的锅耳建筑,壮观大气,充满人文气息。与当地老人们交谈,得知福和的广府村落几乎都建于宋元时期,最早的南池上汤村在南宋嘉定年间就开居了,是福和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广府村落。

在福和,每个功能完备的广府民居古村,都有一些不可或缺的建筑,如以主祠堂为中心而建的庞大民居,村中宽敞雅致的书房官厅,村前的半月形风水池塘,村后树木繁茂的后龙山,村侧笔直峭拔的文昌塔以及香火缭绕的庙堂,甚至还有幽雅精致的后花园。这里常见的广府村落祠堂,规模较大,锅耳坐顶,石狮镇门,四进三厅,二十四条红粉梁柱,雕梁镂栋,庄严且充满诗情画意。

走访中,让记者感到惊奇的是,在田美、里汾、濠迳、高车等古村,仍存留着风格相似的炮楼,这些炮楼雄踞在各村后龙山,虽沐风栉雨几百年,依然肃穆庄严,仿佛忠诚的卫士守卫着家乡。当地老人回忆,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游击队员在这些炮楼里抗击日军,曾令日军心生恐惧,后派出大量兵力进攻炮楼,才将村民逼进山中避难。福和古村落群遗存下来的古代建筑,见证了村庄的兴衰荣辱。而从这些别具匠心的古建筑身上,亦可窥见村庄曾经有过的荣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马上註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