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註冊 登录
增城视窗 返回首页

石滩文文猪的个人空间 http://www.520zc.com/?7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荔乡人民不应该忘记的增城市正果镇白面石村战役

已有 783 次阅读13-5-16 11:58 |系统分类:评论&观点| 惠州大亚湾, 中日关系, 国民党

我们几个朋友例行的周末聚会,吃肉喝酒,成年人聚在一起,谈论国家时事必然是话题之一了,这是天性使然,尤其是现在资讯发达,四海之内有什么风吹草动,几分钟几秒钟就传遍全世界了,所以,饭桌上的谈资异常丰富,话题从菲律宾海船射杀台湾渔民,一直谈到中日关系,谈到战争与和平,然后就是观点交锋的喧哗与躁动,交织着情感与理智,一种混沌的家国情怀笼罩着酒桌。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情,几年前,我到增城正果镇白面村拍摄,这是增城和博罗交界处的一个小山村,我去那里是为了寻访一次战役。


史料记载,1938年10月12日,日本部队从惠州大亚湾登陆,仅遇到零星的抵抗,短短七天就抵达了增城正果地域,逼近广州。此时,国民党独立二十旅三团二营中校营长黄植虞率部赶到,在正果镇白面石村周围的黄沙凼老虎石山构筑阵地.20日凌晨,中日两军开始激战,从凌晨到黄昏,惨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黄植虞率余部撤出战斗。资料显示,此役中国军队伤亡两百多人,日军伤亡一百多人,这是日军登陆华南进攻广州途中,遇到的唯一一次有规模的抵抗,几天后,广州沦陷。


当年,我希望能登上老虎石山,拍摄当年的战壕,介绍战场的情况,村民大都面露难色,老虎石山说高不高,也就海拔几百米,但自文革之后,极少人上这山,目前已经丛林密布,杂草丛生,要在密林中找到半个世纪之前的战壕,有点大海捞针的意思。最终,我的诚意打动了白面石村的一位村干部,抱歉老兄,我已经忘记了你的名字,但我并没有忘记你带领我们摄制组上山的情景。


你从自家院落里取了一柄砍刀,把裤腿挽起来,露出结实的小腿,你带着我们沿小路攀登,遇到林木密集的地方,你就奋力砍开一条道路,当时,天色阴暗,云笼山顶,后来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又湿又滑,又闷又热,蚊虫乱咬,瘙痒难耐,汗水湿透了衣服,你仍然坚定地前进着。你还告诉我,你小时候经常上这座山砍柴,依稀记得战壕的方位,还曾经在那里捡到过生锈的子弹壳,倚靠你的帮助,我们终于找到了战壕。


在我的镜头里,老虎石山上的战壕沿着山坡蜿蜒消失在密林中,脉络清晰可见,据村民回忆,原来齐胸深的战壕,因为年代久远,被落叶和土石淤积,现在只有大腿那么深。在阴郁的林木掩映下,乌云翻滚,雷声隐隐,我仿佛听到当年的炮声穿越历史而来,敌军万千重,而英勇的中国军队则为国拼杀,流血牺牲。在今天的广州,很少有人关注和记得这场被遗忘的战斗。


我回忆这件往事,是想告诉我饭桌上的朋友,我们不能徒有泛泛的家国情怀,却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历史丝毫不知,甚至没有兴趣去知道,有那时间就蹲在电脑前炒股或者在微博上斗嘴,不如多了解历史真相,有可能的话,就传播一下,为让更多的人记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价值观紊乱的今天,去做一些正确的事情和判断。


哦,我最后还要告诉大家,当年白面石战斗留存下来的除了那残破的战壕,还有村头山坳里的一座小纪念亭,水泥建筑,极其简陋,与那场被遗忘的战斗一样,孤悬在角落,很少有人问津。这座纪念亭是1938年的战斗结束后,当地一位爱国人士王雁门发动群众集资,并收敛了阵亡将士遗骸安葬后修建的,纪念亭里,有王先生亲自题撰几个字:“黄种图存,群英抗日;沙场战死,烈士流芳。”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马上註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