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充满增城人文底蕴的新塘镇陂头村

10-10-25 08:4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527| 评论: 0|来自: 新塘拾贝

摘要: 真想不到在工业腾飞的年代,在广州城区边沿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园区附近,会保留着一座古木林森的小山岗,而且这个蓊郁幽深的古木林,还拥抱着一个“孝悌雍睦”的美丽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就是增城市新塘镇的陂头村,这个小山 ...

      真想不到在工业腾飞的年代,在广州城区边沿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园区附近,会保留着一座古木林森的小山岗,而且这个蓊郁幽深的古木林,还拥抱着一个“孝悌雍睦”的美丽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就是增城市新塘镇的陂头村,这个小山岗就是陂头村的后龙山.记忆中,陂头村仿如座在一把翡翠的太师椅上,葱绿的后龙山就是坚固的靠背,左高右低的古林木仿如青龙白虎守候在两旁.

 

      最近欣闻陂头村正利用后龙山修建乡村公园,重访陂头村的欲望便油然萌发.一个暖冬艳阳的周末,我在出生于陂头村的书法朋友钟永泉的引领下,终于走进这个30多年前曾经相识的村庄.陂头村在新塘镇永和宁西的公路旁边.一个古色古香,三叠四柱的门楼上,“锺陂頭”三个繁体字向川流不息的路人昭示着村庄的历史底蕴.我们走进门楼,只见宽敞平坦的水坭大道顺着弯月形的村庄环塘而筑,两旁花红树翠,垂柳依依;沿街一幢幢时尚的小楼房伴着古老的祠堂,背山面塘欣然矗立.整个村子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


      增城市新塘镇陂头村年轻的村长和80多岁的老支书一行首先把我们带到“钟氏祠堂”.这座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三间三进硬山顶封火墙建筑,虽然经过2004年的重修而满室生辉.但倘佯其中,一种厚重沧桑的感觉便徐徐而来.门前的石狮、石鼓与五级石阶;墙上的石木砖雕与灰塑、陶像,室内的牌匾、对联与碑文,都用不同的形式向人们展示着陂头村被岁月抚摸了几百年的历史进程.


      明朝初年萝岗人钟秀林从萝岗迁到增城清湖都百姓陂附近定居开村,故名陂头.600多年以来,钟姓人在龙山秀林的绿荫下,不但勤奋耕种,艰苦创业,建设家园,而且一直努力延续先祖崇文重礼的优良传统.在祠堂的“诒谷堂”里,随行的钟老师对着墙上的诗文,无比自豪地告诉我,宋代以延师讲学受人尊崇的宣议郎钟遂和就是他们的始祖,他与官至朝议大夫的儿子钟玉岩相继在萝岗开堂讲学,不但为萝岗文化作出杰出贡献,而且一直传承到陂头;就连明代大儒、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的湛若水也对陂头情有独钟.湛若水逝世后,后人也遵照他的遗愿,让其长眠于陂头村钟灵毓秀的天蚕山下.


      走进后堂,牌阁上“孝悌雍睦”四个金色的大字特别让人注目.站在牌匾下,我聆听到一个湛若水为钟氏宗祠题书“孝悌雍睦”的故事:湛若水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以兴学育贤为己任,所到之处必修书院.辞官还乡后,因到南香山莲洞书院讲学而经常路过陂头.一天,他隔远看见一老翁因绊倒而滑入溪中.正当他快马上前,嘱咐马伕书僮下溪相扶时,两个青年已争相跳入溪中,把满身泥水的老翁扶起背回村中.陂头村纯朴的民风便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上出于对陂头村先祖钟遂和、钟玉岩父子的敬仰,湛若水便与陂头人结下深厚的友情.他为钟氏祠堂题书“孝悌雍睦”一匾,就是对陂头村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与天与人和谐睦处之村风的礼赞.


      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让我领悟到陂头人重修宗祠的缘由.祠堂是村庄的文化,是村庄的历史.通过祠堂传承先辈优良的人文精神,把传统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这就是他们一代接一代的寄托与希望.数百年来,陂头村虽然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尤其是日宼侵华时,惨无人性的的日军曾驻在村内,大肆烧杀抢掠,后龙山的古木遭到肆意砍伐,祠堂内珍贵的牌匾、器皿、图籍等文物被烧掠一空.侵略者企图把陂头村的自然生态和传统人文精神一并扼杀.但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陂头人坚不可摧,志不可灭;保护生态,崇文重学、和谐团结的优良村风一直延续并顺应时代的进步而发展.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