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爽、善于言辞、喜欢冲在第一线,干起活来似乎不知累,叶牛平市长“害”得身边工作人员半夜都得起来跟他冲到第一线。翻开他的简历,或许能找到答案。他在部队里干过,又在企业里历练过,最后从政。部队的经历,让他铸就一身军魂。“不冲到第一线,只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容易犯错,会令下面的人不好办。”他说。
接受采访时,叶牛平侃侃而谈,思路清晰,对增城的大小事物都能说个明白。一位经常陪他到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到了现场,叶牛平总能说出处理方案。最重要的是,这方案可行,能操作。谈起家庭,他心存惭愧。坊间传言,叶太曾经给他发过这么一条短信:“老公,你每天都忙到这么晚。作为你的太太,我当然开心看到你上进;但别人的太太会不会抱怨?你把他们的老公都留在办公现场了。”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世界和谐城市提名奖”、“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近年来,增城接连获得一连串的国内外大奖。增城市到底凭借哪些优势获得如此多的殊荣?日前,连任增城市市长的叶牛平接受羊城晚报专访,畅谈增城的发展思路,细说民生社会管理。他表示,2013年左右,增城将会迈进gdp“千亿元俱乐部”,但是增城需要“从容建设稳中求进,不能盲目追求gdp”。

2013年进“千亿俱乐部”
◆羊城晚报:在您上一届任期内,增城gdp年均增长16.53%。但未来五年增城gdp年均保持13%的增幅,这个数字比过去五年低。
叶牛平:这个目标并没有调低。在“十一五”期间,目标也是13%,但实际上年均增长达到了16.53%。“十二五”期间,如果保持13%的增长,大概在2013年左右,增城将会迈进gdp“千亿元俱乐部”。设定这么一个目标,首先根据计划安排和测算是有把握的。其次是具体发展的需要,增城需要从容建设,不能盲目追求gdp。
按照进一步深化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南部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区,我们着重抓先进制造业和以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部优化开发的文化生活区,作为广州的副中心,继续大力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广州大都市人口散聚作贡献;北部的生态产业区,严格限制工业发展,更加不能盲目追求gdp。第三是为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留有余地。
增城开发区肩负新使命
◆羊城晚报:增城工业园已升级为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它将如何带动区域发展?
叶牛平:珠三角正在全面一体化发展,增城处于广州、东莞、深圳及香港的“黄金走廊”,是珠江东岸发展轴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广佛肇”和“深莞惠”两大经济圈的交汇点。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产业一体化布局需要一个新的载体和平台,增城凭借得天独厚的优越区位,正好可以承担这一角色。同时广州在实施“东进”战略过程中,也希望增城进一步发挥开发区的品牌优势,以及过去几年来增城围绕功能区规划已逐步形成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南哺北的长效机制体制优势,为广州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载体。
33915140113643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