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吃喝玩乐 查看内容

增城市新塘镇石下村的优美

12-1-13 01:0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069| 评论: 0|原作者: 湛汝松

摘要: 一座墨黑而浑圆的大石,一株葱绿的榕树沿着它峻峭的崖壁从下而上攀登到它的顶巅。大石下,街前古老的祠堂和巷内简朴的民舍,仿如一把张开的纸扇从南往北绕石而成村。村边的石庙,村前的石溪,巷口的石匾,巷内的石室 ...
一座墨黑而浑圆的大石,一株葱绿的榕树沿着它峻峭的崖壁从下而上攀登到它的顶巅。大石下,街前古老的祠堂和巷内简朴的民舍,仿如一把张开的纸扇从南往北绕石而成村。村边的石庙,村前的石溪,巷口的石匾,巷内的石室,河边的石街,河上的石桥……村里所有的景物几乎都罩上一层石的灵气。这,就是增城市新塘镇石下村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最近,读了一篇关于复昌桥的新闻,复昌桥在我心中的记忆立刻变得更加清晰;“复昌桥所在的新塘镇石下村,是作者年青时工作过的地方”。这是我在散文集《品味新塘》封底那张以复昌桥为背景的照片中的注诠,因为这个美丽的村庄给我留下了太多美丽的记忆。元旦前,我怀着思古仰今的欲望,又一次回到我记忆中的村庄。还未进村,那座作为石下村标志的大石便展现在眼前。此刻,我想起一个久远而神奇的故事:

很古很古的时候,秦皇岛北戴河海滨有一块形似武士并会发光的石头。一天,被到海滨游览的秦始皇发现,便想把石搬到山海关上镇守长城。谁料,不管派来的人怎样使劲,石头就是搬不动。秦始皇大怒,抽剑便向石头砍去,石头虽留一道深深的剑迹,但依然屹立;秦始皇见状,再重重踢去一脚。这一下,大石滚动了,而且越滚越快,越滚越远,越滚越圆,越滚越大,从东海岸边一直滚到南海之滨,变成了一座浑圆墨黑的大石山。

石停下来以后,那长长的滚石痕迹也被石山收起来,幻变成一株攀崖而上的飞榕。后来,聚居在石下的人们认为,大石是大石灵仙显灵所至,于是就在石山上筑了个庙宇,专门供奉这个灵现的大石灵仙。记得我在石下小学教书时,曾怀着好奇之心攀上100多米高的石山顶,见到的只是大石灵仙庙留下的残砖碎瓦;而在山腰处,却看到一个深深的穴洞和洞前的小坑,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秦始皇留下的剑迹和脚印了。

眼前的大石依旧浑圆墨黑,可惜那葱绿的攀石飞榕已不见踪影。我为大石失去这条带着美丽传说的千年玉带感到遗憾。走进村庄,触目的是一排古老的祠堂。我熟悉石下村的祠堂;不仅因为祠堂就是当年的学校,而且因为祠堂是石下村人引以为荣的一道风景。石下村不大,但祠堂一间接一间,而且几乎都是红石基青砖墙式的明代建筑。村民不仅为古老的祠堂自豪,更为那个与祠堂有关的进士刘维嵩自豪。

刘维嵩早年丧父失母,自幼由祖母抚养供读。他从小勤奋孝顺,博学能文;明代隆庆戊辰年中进士,授大理寺评事。不久,他却以祖母年高,以尽孝道为由上疏皇帝请辞。于是,维嵩便戴着“孝道典范”的桂冠荣归故里。回乡后,他为了酬祖谢宗,便对刘氏始祖等多间宗祠进行重修。在他的影响下,石下村便陆陆续续修建了很多祠堂。于是,大石下的村庄才有了这道厚重的历史风景。

石下的祠堂还在,墙依旧青砖红石,瓦依旧陈陶黛色;特别是那些成了老人活动中心、成了业余曲艺社或用作生产社办公室的,更是满屋神釆;当然也有些因年久失修,而天面破损,陈墙剥落;尤其是当年作为学校的“刘氏大宗祠” ,更是人去堂空,一派寥寂,只有墙头瓦面上的篱草随风摇曳,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然而,当我走出祠堂,却见到旁边有座宽敞而明亮的校舍;整座学校就映掩在绿树红花之中。刚刚有点失落的心情顿时又有了欣慰。

记忆中石下村有条百年麻石小街。它一头是明代典型的祠堂,一头是清代罕见的石桥。如今,当年的石板已被水泥所代替。走出学校,我沿着水泥路从明代万历年间的祠堂一直走到清代光绪年间的复昌桥边。此刻,连自己也有一种从年深岁久的历史走过来的感觉。复昌桥是横跨村前小河的一座麻石桥。它把大石下的村庄接往外边的世界。在石下教书的六年间,我每个星期回家都要从桥上往返一次。

桥两边28根石柱,我不知数过多少次;拱顶上“复昌桥”三个大字,我不知摸过多少回;那架起石桥的两个棱形石墩和一个拱状石孔的独特设计,表现出清代建筑工艺的精湛,镶嵌在桥旁的石拦板中腾龙飞凤,麒麟鸟兽的图案,折射着历史艺术的光彩。每当我走在复昌桥上,就会忆起一个与桥有关的人。这个人就是主持修建复昌桥的刘镇西。

刘镇西是石下村人,早年在南洋经商。100多年前,汇丰银行在香港开设,他就当上香港汇丰银行的首任买办。据村中的老人说,时至今日,汇丰银行仍摆着他的铜像。他热爱家乡,乐办善事。为了使村前的小河舟艇畅通,他不但带头捐出白银500两,发动村民筹资把原来的平板桥改建成拱高丈二的复昌桥;而且又慷慨解囊,把村前溪河两边砌上石岸,使普通的泥涌变成名符其实的石溪。

他还带头捐资赞助,让村道变成整齐的麻石大街,为破旧的“石溪古庙”重修改建,祈求华光菩萨保佑村庄风调雨顺,村民富足安康。他为村民办了很多公益事,难怪村里的人都说,石下村旧时每一处带石字的建筑,都有他的一份功绩。经历了121年沧桑的复昌桥依旧散发着令人寻味的魅力。只是桥下通往东江的小河因修水利已经改道,往日缓缓而行的溪流变成了一弯静水;人们再也感受不到那种小桥流水的意境罢了。

石下村的清代建筑,还有一间座落在小巷深处的“石室” 。我敢说,石室的文物价值绝不比已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复昌桥”逊色。石室是刘镇西的私人住宅。它有两房三厅双天井,墙身近两尺厚,全都青砖为体,麻石作基;天面的洋木桁角上,更有七层陶瓦,首进还加上一层掺铅的灰沙。整座房屋可谓枪炮不入。石室里边,墙上一块雕花琢鸟的灰塑,门口一副带“趟栊”的漆黑大门,天井内一口吸水的老井,都是岁月的象征,都可以说是一件有历史价值的文物。

神话般的秦始皇与大石,明代的刘维嵩与古祠堂群,清代的刘镇西与石桥、石室等花岗岩建筑物,使石下村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充满了独特的人文韵味。今天,受过刘镇西启迪的石下人,不仅会耕田种果,还会经商办厂,不少人已成为企业的精英。在那些积满岁月尘烟的土地上,石下人已雨后春笋般建起了不少与古祠堂有着明显反差的现代建筑。他们为石下村厚重的历史注入了崭新的篇章。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如果我们对前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多一份保护的心意;对日新月异的家乡建设,多一份整体规划的意识;我想,大石下那美丽的村庄,一定会折射出更多耐人寻味的异彩。 3401361209526348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宁西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仙村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