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增城市新塘镇陈家林里忆陈政

12-1-15 16:1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785| 评论: 0|原作者: 湛汝松

摘要: 清明时节,微雨纷飞,我走进107国道增城市新塘镇南新收费站旁的陈家林大道,穿过凤凰城和锦绣香江的时尚建筑群,钻入一条简朴的便道,来到陈家林北边一块旷野上。这块旷地的土名叫黑山,传说以一个小小的黑山村得名。 ...
清明时节,微雨纷飞,我走进107国道增城市新塘镇南新收费站旁的陈家林大道,穿过凤凰城和锦绣香江的时尚建筑群,钻入一条简朴的便道,来到陈家林北边一块旷野上。这块旷地的土名叫黑山,传说以一个小小的黑山村得名。黑山村早已销声匿迹,但一块黑色的大理石墓表依旧残存。墓表附近,长眠着一个令我缅怀的古人。他,就是陈政。没有墓庭,没有墓碑,只有残缺的墓表孤零零地立在野草丛生的旷野上。

我抚摸着字迹模糊的墓表,情不自禁地吟诵墓表主人的《牧牛词》:晓光晴透林霏灭,乌犍踏破春郊雪。升沉荣辱耳不闻,横笛一声山石裂。陈政安息于家乡这块土地里500多年了。他的升沉荣辱早已成了历史。然而,当我虔诚地细读镌刻在大理石上的碑文时,一个淳直忠厚的清官形象就立在我的面前:陈政是明代广东著名的才子。明正统六年(1441),十五岁之陈政撰写的自讼文传到督学彭琉手里。彭琉阅后不但赞称“此殆潜心孔孟者”,而且推荐他参加广东乡试。陈政果然高中第一,成了解元。他入读太学,祭酒李时勉惊叹他的异才,让他在尊经阁读书。

景泰五年(1454)陈政高中进士,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参与修编《寰字通志》。后来,他奉命提督北直隶学校。在任期间,他制定严厉的校规范纪,经常稽查学生的勤情学识;他提倡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所成。学生一个个成才,无不感怀其恩德。他任职历九年,将要调任,学生便联合禀奏朝廷,要求他继续留任,振兴国家之教育事业。朝廷考虑学生的意见,一方面升任其为山东按察副使,一方面仍继续提督北直隶学校。陈政德才兼备,不但是学子拥护的贤臣,更是百姓爱戴的清官。

陈政曾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山东按察副使、云南按察副使。在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期间,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并直言向代宗皇帝朱祁钰上疏《敬天勤民十事》,当官为民之心昭然可见。他任山东按察副使期间,朝廷缺太常卿一职,吏部侍郎尹旻宴请陈政。席间,尹旻指着自己配饰犀角的腰带向陈政示意,可以帮助他升迁。陈政却说:“腰金恒抱愧,敢逾涯分乎(我对本职已感到渐愧了,怎能再超逾本分呢)!”陈政不附权贵,拒绝升迁。不久,就被朝廷调到边远的云南续任按察副使。

到任后,他发觉当地官民关系紧张,贪官为所欲为,百姓怨声载道。他便不顾个人安危,果断处置了民怨极大的不法武弁,接着修订地方法规,使政事张弛恰当,民众安居乐业。因此深受云南百姓爱戴。不谋私利,勤政为民,不攀权贵,严惩邪恶。陈政真是个难得的清官。难怪乎《广东通志》将其史迹载入传册。一个人,能载入史册不易;而能铭记于百姓心中更难。陈政,就是一个被载入《广东通志》的清官;一个被家乡人誉为“震世名宗”的名贤。

陈政是沙村人。他在世时,沙村隶属番禺,后来才划归增城。今天新塘镇的南安村和新墩村,合起来就是沙村。在南安村,有一间低矮窄小的旧祠堂,蚀变的红沙岩石基石柱,剥落的青砖蚝壳老墙,长满篱草的残缺瓦面;可门口石匾上却有“震世名宗”四个天蓝色的大字。如果不是当地的老先生介绍,我真难相信这就是陈政的祠堂,更无法想象到如此简朴的建筑竟然会配上“震世名宗”的美誉!

陈政,读书进士,少小离家老大回。人在官场,心惦故乡。特别见到家乡人时,更欣然忘寐。其著作《东井集》,就有这样一首古风杂诗:有客踵门来,云自天南至。喜是同乡人,殷勤问家事。父母安高堂,兄弟乐田里。令我闻此言,欣然欲忘寐。
官舍春昼长,冲澹自成趣。良朋日往来,哀言以相语。琴书既足乐,得丧亦何预。卓被先民言,庶几永终誉。

成化十年(1474) ,陈政在云南奉命上京朝见,正当在湖广途中无法预料那等待着他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时,他病倒了。此刻,他十分想念故土,便转回家乡沙村养病。当时,沙村已屋舍稠密,人口繁多。他怕自已的疾病传染给乡亲,便执意要搬到离村庄三里以外的陈家林黑山一间简朴的民居养病。一个朝廷的四品命官,能有如此难宁可贵的平民心态,怎教乡亲不敬仰呢?两年后,一个令百姓爱戴,乡亲尊崇,享年59岁的名贤,便在家乡的黑山安详地熟睡,再也没有醒来。他的床头,还放着一篇他尚未完成的诗歌。从此,他就长眠于这块浸润着家乡人汗水的土地下。

陈政逝世后,后人在沙村建了一座纪念他的“悦光宗祠”。这座祠堂所以简朴无华,是为了彰显主人生前的品格。后来,乡亲怕后人日久淡忘,便把“震世名宗”四个大字刻成牌匾,镶嵌于祠堂门上,以寄乡亲之赞誉。其实,在沙村,纪念陈政的何止是那座“震世名宗”。南安有一条牌楼街。街道的命名就是家乡人怀念陈政的见证。陈政是宋代名臣陈大震第五代孙。不知是书香官宦世家的遗传基因,还是陈家林清山秀水的养育,陈政自幼就异常聪颖。

据村人传说,他六个月就会讲话,五岁就入学读书。他喜文爱诗,从少就熟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诗,擅长见事吟诗。一日,雨过路滑,陈政在放学路上摔了一跤,衣湿狼狈。有村人见了拍手嘻笑。陈政摔倒,本已满心不悦,加上村人讥笑,更是满腹牢骚。于是,他随口吟诗:“雨洒洒,雨悠悠,跌倒大学士,笑死一群牛。他日高中起,此处建牌楼。”乡亲们都说他有奇才,逐渐对其疼爱有加。数年后,陈政果然高中,乡亲们就在他跌倒的地方建了一座牌楼。岁月沧桑,牌楼早已不见踪影。但乡亲们却没有忘记这个故事,把昔日牌楼所在的街道命名为“牌楼街”,以永远启迪后人。

昔日林木森森的陈家林,今日已华屋林立,高楼迭起,一个新时代的民居群体正在形成。但是,曾经村前一泓清泉的黑山村,却满野乱草,一派寂寥。没有鲜花,没有香烛,我只是凝神凭吊。朦胧中,眼前的墓表蓦然幻变成一个铮铮汉子,耳边好像听到一个深沉的声音:草细泉香野色新,玉花骄气散春云。昂头似忆当年事,立仗凌寒夜正分。这是陈政的《牧马图》诗,声音由远及近,由弱至强,一直在四周回响,直至钻入我的躯体,留在我的心中。 3402133787377944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