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增城概述 查看内容
新闻热点 增城概述 政务文宣 人物事迹 文学作品 吃喝玩乐 风土人情 千奇百怪 历史文化 观点社论 便民服务 商务情报

流经增城市境内的东江北干流水道

2012-2-25 10:3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391| 评论: 0

摘要: 东江原称为循江,南汉改为浈江,宋代更名东江。河神传说为东河潘大仙.东江长度523公里,流域面积25325平方公里,流量700立方米/秒。是中国南方大河珠江的支流。在中国广东省东部。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定南县、安远县 ...

东江原称为循江,南汉改为浈江,宋代更名东江。河神传说为东河潘大仙.东江长度523公里,流域面积25325平方公里,流量700立方米/秒。是中国南方大河珠江的支流。在中国广东省东部。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定南县、安远县。上源称寻邬水(渡田河),西南流入广东省,经龙川县,至惠州市折向西,过东莞市流入珠江,在狮子洋出虎门入海。干流全长约523公里湖南东江,总落差约440公尺。主要支流有安远水、篛江、新丰江、秋香江、西枝江和增江等,流域面积32,200平方公里。龙川县以下可通航。



水道流量

东江北干流水道,由石龙经新塘、麻冲入狮子洋,长42公里,水深1.5米,石龙到新塘可发展为500吨航道,新塘以下可发展为1000吨航道。东江北干流汇入珠江口后,再经虎门流入南海东江北干流[1]北岸增城境内,与东莞市相望,地形为平原,流域内地势北高南低,是增城市主要航道。东江北干流水深河宽坡降缓,便于通航,沿岸各镇水运交通发达,新塘镇以下可通航千吨轮船,300吨轮船可达增江口。

东江北干流在增城市境内流程30公里。1997年监测结果表明,其水环境质量优于国家地面水Ⅲ类标准。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63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4~9月份。降水量产生径流量大,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流域年径流深1134毫米,东江北干流过境客水150.8亿立方米,过境客水是稳定的重要水源。东江北干流从东向西流经石滩镇、新塘镇,平原区内河涌纵横交错,是增城主要粮产区及经济作物区,流域内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果蕉、荔枝、木薯等。

北岸增城境内有耕地面积15.6万亩,其中水田12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8亩。共有人口3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6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435人/平方公里,粮食总产5.2万吨。这里展现出“小天府”的物阜民康的景象。同时,流域内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行业有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工艺纺织、制衣工业、家私、皮革制鞋、电子电器、建材、化工、五金机械等。

洪旱灾害十余次

据了解,统属珠江流域的东江水系,一方面具有流量大、含沙量少、汛期长、水资源丰富的特点,一方面又具有雨量充沛,且年际变化大,月份分配不均,地表径流变化大等特点,因而也易洪、易涝、易旱,尤其是东江北干流更易发生洪涝和旱灾。
民国时期增城地区曾发生大旱灾2次,一些地区旱情严重,稻禾普遍无水枯黄、颗粒无收。新中国成立后有旱灾10次,1977年的春旱是增城建国后的第三个严重旱灾年,具有时间长、旱情重、范围广的特点。从1976年11月至1977年5月的181天中,未下过透雨,溪水枯竭,地面径流减缩,江河水严重下降,除东江、增江外其余河水断流。

此外,民国时期增城地区还发生水灾5次。1915年7月,东江、增江洪水暴涨,堤围崩溃,沿江各地淹没殆尽,灾情深重。1931年4月至7月,东江、增江洪水暴涨,沿江堤围冲决。建国后又发生几起水灾。1959年6月10日至15日,东江、增江连降暴雨,江河水位猛涨,流域内的增博、石滩、仙村等大围漫顶溃决,农田受淹,房屋倒塌,冲毁广深铁路及广汕公路,铁路运输中断。2005年6月18~25日增江上游的增城部分地区普降大暴雨;6月23日东江水位上涨并发生18年一遇天文大潮。同年8月20~24日增城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严重灾害。

水利建设

为有效地防御洪涝灾害和旱灾,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增城段东江流域逐年兴建起一系列水利工程设施,包括各种蓄、引、提水工程和堤坝。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洪标准,增城政府决定进行防洪复堤,联围筑闸,先后建成增博大围、石滩大围、鹅桂洲围、仙村大围等。上世纪60年代,转为治涝为主结合防洪灌溉;治涝方面实行分区排水,逐步提高排涝标准。

在河道整治方面,东江北干流北岸增城段通过多年对河道的固堤、绿化、治污和综合开发,包括加固、险工处理、控导护岸、河道清障等措施,经过历次整治,河道防洪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增城政府更注重对东江北干流增城段流域的开发。流域内已建有中小型水库42宗,中型水库有增塘水库1宗;小(1)型水库2宗;小(2)型水库39宗,总库容为0.406亿立方米,控制集雨面积93.9平方公里。

此外,增城流域内现有中型灌区2处,即增塘水库灌区,西福河活动陂灌区,小型灌区41处,总计有效灌溉面积为6.2万亩。还有机电泵站197处,总装机容量4064千瓦,灌溉面积0.6万公顷(8.85万亩)。在水资源利用方面,1990年东江北干流北岸增城段流域总供水量1.06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0.99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0.07亿立方米;在总用水量中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9.8%。另外,广州市在新塘建了两座大型自来水厂。

 已同步至 lujunfei的微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荔城街汇翠湾小区的邹成辉 多年来坚
  • 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民经历代风雨沧桑 世代
  • 增城区瓜岭村有三宝:明清的古村落 广州唯一
  • 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 欣赏山野美景中
  •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古祠堂和碉楼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