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政务文宣 查看内容

增城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摘要

2011-9-22 07:18|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669|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增城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城乡环境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人民自豪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五年宝贵经验: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必须始终坚持抢抓机遇,推 ...
2005-2011年 增城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全面发展
增城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城乡环境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人民自豪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五年宝贵经验: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必须始终坚持抢抓机遇,推动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忧患意识,在学习先进中找差距、添动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必须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地区综合竞争力跃上新台阶

以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联系点为契机,在规划建设三大主体功能区、实施公园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率先进行探索创新,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增城模式”,较好地推动了“联系点”成为“示范点”;成为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示范点;成为全省第一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市。

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269.6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81.5亿元,年均增长16.5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3.07亿元增加到39.88亿元,年均增长25%,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翻番。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继续领跑全省,从2005年的全国第19位跃升到第9位,荣获“200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市”等称号。

2.成功升级国家级开发区,产业转型取得新突破

2010年3月增城工业园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借助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高端平台,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模式,规划建设LED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研发创意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平台,产业承载力明显增强。引进了阿里巴巴、日立汽车系统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地位的产业龙头项目,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出台实施《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

宁基公司成功上市,豪进集团等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一批民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做强做大。五年来共引进优质项目182个,形成了以广本、北汽两大整车项目为核心、拥有近30家零部件配套企业的汽车产业集群;8家整车和39家零部件企业的摩托车产业集群;以博创机械、科利亚农业联合收割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2010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60.9亿元,是2005年的2.81倍。

3.借力广州举办亚运会,人居环境展现新面貌

大手笔推进水环境治理,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完成二龙河、水南涌、西福河等河涌综合治理,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上升到87%和43%;整合撤并二级公路收费站,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升级改造了主干道路,完成中心城区市政道路综合改造,率先在全省修建绿道和绿道驿站,绿道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国家级健身步道示范工程。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建设,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绿色小康市”和首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成功举办龙舟、飞碟、体育舞蹈三大亚运赛事,以及2010世界旅游日全球主会场庆典,城市文明程度和知名度得到了较大提升。

4.举增城市之力推进扶贫开发,统筹城乡一体化迈出新步伐

借助番禺区、越秀区、天河区三个经济总量过千亿元区以及敏捷、富力、恒大三大名企一对一帮扶北部三镇的机遇,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启动了总投资9.77亿元的73个扶贫开发名镇名村建设项目,目前已有一批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率先达到脱贫标准。增城市行政村实现规划全覆盖,推进了西南村、上邵村、西境村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农村面貌有了显著改观。培育一批广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小楼人家、朱村万亩现代农业观光休闲产业园建设初具规模,农村土地流转经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举办增城荔枝旅游文化节、增城菜心节等活动,培育了“增城十宝”等特色农产品。丝苗米、增城菜心、派潭凉粉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白水寨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小楼人家、湖心岛等景区不断做强做大,发展农家乐360家。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通过省级验收,增城成为珠三角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5.创新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民生福利实现新发展

认真落实广州市“惠民66条”和17条补充意见,财政民生投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实施12年免费教育,教师待遇实现“两相当”。建立和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低保、医保、养老、住房、就业、教育六大保障体系,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90.7%,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达到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88%。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了增城图书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以及市镇文化广场和农村文化室。

加快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组建了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启动增城市中心医院建设,完成4家镇级医院建设以及127间卫生站标准化改造,建立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建立市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站),健全领导定期接访、包案解决重大信访维稳案件等各项信访维稳机制。竞技体育连创佳绩,连续19年获“广东省体育突出贡献奖”。

6.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着力健全加强基层党建的长效机制,成立非公经济党组织,出台了《关于建立稳定规范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把村干部纳入镇街干部队伍管理,选聘200名硕士研究生和300名大学生“村官”充实基层,激发基层活力。坚持“内学昆山、外学新加坡”,选派干部到新加坡、昆山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领导干部创新意识和执行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开展“大部制”改革、“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新塘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开发区和增城市资源优化整合,建立健全干部绩效分类考评机制,干事创业的合力不断增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积极支持增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履行职能,创造性地开展监督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市,支持政府和司法机关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法治建设先进市;充分发挥政协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统一战线呈现新局面。
 已同步至 lujunfei的微博
12345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瓜岭村有三宝:明清的古村落 广州唯一
  • 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 欣赏山野美景中
  •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古祠堂和碉楼
  • 广州市增城区推动“区政合一”试点工作出实
  • 走进乡镇企业亿元村增城区新塘镇大敦村 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