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廖金凤古墓藏深山 青砖石碑显气节

12-7-8 10:2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959| 评论: 0

摘要: 廖金凤,字叔祥,增城长沙(今广东龙门县)人。因其母何氏梦见凤凰入舍故取名金凤。南宋开庆元年(1259)进士。官任增城尹,长沙守,太尉,银青光禄大夫。廖金凤生平敦尚俭朴孝友,轻财好施,总理军旅时,号令严明又 ...
廖金凤,字叔祥,增城长沙(今广东龙门县)人。因其母何氏梦见凤凰入舍故取名金凤。南宋开庆元年(1259)进士。官任增城尹,长沙守,太尉,银青光禄大夫。廖金凤生平敦尚俭朴孝友,轻财好施,总理军旅时,号令严明又能爱护将卒,故战绩显著,屡立战功,声望很高。后元兵迫境,宰相张世杰保幼主宋帝驻崖山时,廖金凤驻守梅关,支援崖山,百姓得以安宁。

宋亡后,廖金凤隐居增城乡下,怡情山水,不愿为官,元朝几次派使者来聘他参与朝政,廖金凤心如铁石,故以诗辞谢。诗曰:“忠君报国男儿志,谁肯为臣事两朝?天命已归覆舟日,臣求尺土卧西林”等句。死后,祀于增城龙门乡贤祠。若论惠州境内保存最好的宋代名人墓,首推位于龙门县龙田镇凌角塘村丫髻山的廖金凤墓。在2008年跻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前,廖金凤墓仍鲜为人知,数百年来静静地坚守在丫髻山上,远眺着不远处的龙门县城。

龙门县有着“廖半县”之称,历代历史名人中以廖姓居多;龙门廖氏名人中,又以廖金凤名气最大,官阶最高。南宋末年,廖金凤以军功被封为太尉、银青光禄大夫,官居正二品。不过,让人们最为触动的并不是廖金凤的官阶,而是他“宋亡不食元粟”的遗民气节。

古墓藏在山腰一派古朴之风

采访组前往丫髻山时,天空下起了小雨。廖金凤墓藏在山腰里,在山脚下丝毫看不到堂堂太尉墓的痕迹,直至站在墓堂里,才感叹于这座距今已经700年的古墓仍然保存完整。廖金凤墓始建于元皇庆二年(1313年),明弘治九年(1496年)重修。尽管在明代重修过,廖金凤墓仍保留了宋墓的典型特征,分墓堂、祭堂、拜堂三级,墓堂中间是花岗岩砌筑的石墓屋,屋顶两端置兽吻,背墙正中又置宝珠。

墓屋中镶嵌墓碑,正中阴刻“宋太尉银青光禄大夫廖公墓”,左刻廖金凤的生卒年月,右刻明代后裔重修立石之日。遗憾的是,祭堂左右的砖墙里原嵌有可能是墓志铭的碑刻,可惜已不知所踪。廖金凤毕竟不是在明代为官,否则官居正二品的身份,其墓葬必定华表、神道碑、石像生一应俱全。

因此廖金凤墓称不上豪华,却给人以洗尽铅华的感觉。稍微留心的话,就能发现祭堂台基上有狮、马、羊、鼠等浮雕图案,墓堂山手更有卷云浮雕,一派古朴之风。据龙田镇文化站站长朱丽娟介绍,廖金凤墓自1496年重修后,至今还未曾有过大规模的重修。在岁月的冲刷和山体的挤压下,今天的廖金凤墓已呈现破败之景象,整个墓墙的青砖均已有所破损,墓堂山手处尤为明显。

小小县尹平定山贼应诏勤王获赐太尉

据明嘉靖《增城县志》记载,廖金凤,字叔祥,生于南宋嘉二年(1238年),卒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母何氏怀孕时因夜梦彩凤入怀,以为吉祥之兆,遂以“金凤”为其名。据龙门廖氏谱牒资料显示,廖金凤之父廖大九也是朝廷命官,在朝为御前进义校尉、谏议大夫,因此廖金凤出生于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童年时,廖金凤已异于常人,有神童之称。待年纪稍长,即投身科举,于开庆元年(1259年)高中进士。

无独有偶,廖金凤进入仕途后的第一份官差竟是回到家乡增城(龙门旧属增城)任县尹。在职七年中,他颇有惠政,“民德之不忘”。有一年,蒙古人入侵,岭南骚动,邻境乱民首领郑大獠趁机聚众在乡邑抢掠,“邑人莫敢撄其锋”。这时的廖金凤虽仅是小小的县尹,却展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散家资以招募乡勇,又争取到“骁勇绝伦”的好汉刘才望加盟,使得军威大振,“群盗引去不敢犯”。

有鉴于此,广州府索性让廖金凤守卫与山贼作战的前沿———增城县长沙乡(今龙华镇功武村)。有了军事指挥权的廖金凤更是如鱼得水,不数年即平定了各路山寨,收复了昔日山贼所盘踞的土地,威望日隆。咸淳二年(1266年),元军大举出兵进犯南宋,京城危在旦夕。宋度宗下诏各地忠义之士勤王,廖金凤当即响应,沿途招兵买马,军队扩充到数万人。 3465464368023663 -->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