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广东最后一位武状元姚大宁 原籍增城市石滩镇沙头村

2012-8-15 09:2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7859| 评论: 0|原作者: 姚锦波

摘要: 据《广东历代状元》记载,自隋、唐科举取士以来,广东共出过9名文状元和4名武状元。姚大宁是广东最后一位武状元。姚大宁(1772—1807)字允盛。清代武状元。嘉庆六年(1801)辛酉科,该科本为乾隆太上皇九旬庆典特开恩科 ...
据《广东历代状元》记载,自隋、唐科举取士以来,广东共出过9名文状元和4名武状元。姚大宁是广东最后一位武状元。姚大宁(1772—1807)字允盛。清代武状元。嘉庆六年(1801)辛酉科,该科本为乾隆太上皇九旬庆典特开恩科,恰遇正月太上皇猝亡而停,但考虑到遗泽士子,于是本年仍开科,姚大宁是该科中举武进士第一人,世称武状元。姚大宁年七岁时就非常喜好读书,至弱冠成年受困于童试,屡试通不过。

姚大宁于是弃文从武,从致力于儒学改为学骑射,练马枪、翘关、负重等技勇功夫。乾隆六十年(1795),姚大宁经过充分的准备,参加了广东省乡试,其无论长垛、马步箭,还是翘关、负重等技艺,都样样曲尽其妙。通过外场考诫及内场式策论之后,姚大宁考中举人,名登武科皇榜。凡新科武举皆荣赴“鹰扬宴”,以此表示取中举即威武如鹰之飞扬的意思。第二年,各省武举会试京城。姚大宁应武科兵部会试,内、外考场成绩俱佳。会试揭榜后,姚大宁榜上有名。合格者还要先参加武殿试内场考试。

嘉庆年冬,姚大宁参加内场考试。自本年开始推行武会试复试,复试不合格者罚傍殿试一科,三次复式不合格者除名。11月,皇帝亲御紫光阁阅试中式武举王鸿仪等54名马步射。御式前,先由王子骑马射箭作示范。轮到姚大宁,御试更殿,打破常规,特予其九枝箭,但见其发发中的,场上连连叫好。之后,嘉庆帝亲临西苑门外中南海紫光阁御试武举的勇技。外场试包括马术、步箭、开弓、舞刀、掇石等。

在太和殿,传胪丈典上,嘉庆皇帝钦点姚大宁一甲第一名。高中武状元的姚大宁身着高等侍卫服,头带御赐黄金铠甲,回乡里省觐,荣耀至极。姚大宁殿试策对简单明了,共239字,不少于策文最少200字之基数,符合制义定制。其殿试策对试卷留存于世,书法规范,对策文从字顺,言简意赅。因清朝武科举一贯忽视文才,而更重技勇,故姚大宁此策对文章当为上乘之作。嘉庆十二年(1807),姚大宁扈从圣驾秋狩猎,外出古北口,因中风寒病,回京后不久,不治身亡。嘉庆帝甚惜其英年早逝。

武状元姚大宁何许人也?在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广东历代状元》中对姚大宁只有一小段文字记载:“姚大宁,南海人,在清代嘉庆已未年应武科中殿试一甲第一名,是广东第四位武状元。遗憾的是有关姚大宁生平政迹的史料甚少。”姚大宁在嘉庆十二年(1807)病逝,享年35岁,是广东最后一位武状元,距今才205年,为何“遗憾的是有关姚大宁的生平政迹史料甚少”呢?这是一个疑问。

中山大学出版社于2010年4月出版了《南海名胜·南海名人·南海风俗》一书,在《姚大宁——广东省最后一位武状元》一文中记述,古老的佛山有个三月三“北帝诞”烧炮活动,烧炮之后就是抢炮。有一年,有个补鞋匠抢到头炮。还炮必须要一大笔钱,他家徒四壁,穷到将自己的儿子卖给了姚员外才能还炮……“补鞋匠”何许人也?这就否定了姚大宁是南海大文教村人。

至今,在石滩镇沙头村的老人中都会讲述武状元姚大宁的故事——姚大宁的父亲,因为妻子瘦骨如柴身怀六甲,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他无奈之下偷卖了上角族人祠堂里的一面铜锣换回些粮食。祠堂里的铜锣在族人眼里是“神圣”的,它是招集族人抢险救灾的号角,又是节日婚娶喜庆活动的悦声……事情败露。姚大宁父亲深知触犯众怒,无颜面对乡亲,半夜里偷偷带着妻子离家出外谋生。

他来到佛山街头补鞋营生,当年妻子就生下了儿子姚大宁。这故事回答了“补鞋匠”是沙头村人,又解答了为何“姚大宁的生平政迹史料甚少”的疑问,因为他是个流浪家庭。至于姚大宁为何卖给姚员外当儿子,除了父亲被迫无奈筹钱“还炮”的原因外,还有同宗同姓过继的因素。因为从村民姚湛堂手里的《族谱》中查证,姚氏宗卿祖“九世八四郎”生二子,长子友三郎仍居上沙头,次子泰迁居南海大文教,沙头村与大文教村是同宗的“细叔”关系。

如果说上述只是一种推断的历史偶合的话,那么现存在沙头村委会的“状元及弟”匾就是最有力的史证。据说,嘉庆六年(1801),姚大宁夺得嘉庆皇帝钦点的武状元后,他身穿高等侍卫服,头带御赐黄金铠甲衣锦还乡,认祖归宗。是日,他领着船队披红挂绿在沙头村村西远江河边新埠头泊岸。上岸后,他骑着高头大马领着大队人马,锣鼓喧天,号角齐鸣,踏着麻石道浩浩荡荡直奔沙头村“国重姚公祠”(该祠为宗卿六世祖)祭祀祖先。

沙头村79岁村民姚汝亨回忆说,在姚大宁荣归故里前曾在国重姚公祠门前竖立麻石柱雕凿而成的“状元旗官”,在其天井里加建了状元亭。祠堂门联:妫汭遗芳文强武伟,沙溪衍庆本固枝繁。该祠在解放初期仍保持完好的,后因大跃进期间兴修水利遭到人为拆除,只留下状元匾。1975年后,村里在祠堂旧址建了一座戏院,戏院的前楼现用作村委会办公楼。在它的周边可寻找到残墩石柱的踪迹,但几根“状元旗官”石柱已不知去向。状元匾被挂到“仕通姚公祠”[宗卿十世友三郎长子]。

现在,“仕通姚公祠”虽破旧仍保持原貌,前堂檐下挂“状元及弟”匾的位置十分清晰,该匾已被摘下放在沙头村委会保管。“状元及弟”匾,虽然遭到人为破坏,但文字十分清晰,竖行右侧刻着“嘉庆年辛酉恩科”小字,中正刻着“状元及弟”大字,左侧刻着“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姚大宁立”小字。现存的状元匾为45CM×98CM。据姚湛堂回忆,状元匾为金匾,左右两边刻有两条龙身,顶部刻有两龙头戏珠。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状元匾被村里的红卫兵摘下,把它改作猪盆喂猪,才遭到如此损坏。姚大宁认祖归宗之日,全村老少都聚集到祠堂前欢天喜地。一老妇喜不择言冲姚大宁说:“大宁,若不是你爸偷了村里的铜锣,你就没有今天啦!”姚大宁觉得被村妇羞辱了,此后再没有回过沙头村了。也许因为老妇的话,他没勇气承认自己是沙头村人,才使其籍贯误载……经过实地考证,笔者认为清朝嘉庆武状元姚大宁是南海和顺镇大文教村人是历史的错误记载,他是增城市石滩镇沙头村人。当然,关于他的生平史料有待历史专家进一步考证。

附殿试卷如下:

嘉庆六年(1801)辛酉恩科武状元姚大宁的武殿试卷策文:“臣对:臣闻,慎固封守者先事之防,敕宁武功者保邦之大。古帝王丕基寅绍,儆戒无虞。既文德之诞敷,亦武卫之克奋。故六师平国,九伐正邦,武臣状元老之猷师中蕃丈人之言易日容民畜聚。书曰:乞诘戎兵、诚守邦之要也欤。惟皇帝陛下大宝缵膺、崇纲振饬、仁符帝范、义式王斧、武烈绥清乎,四方濯征克奏乎,三捷王猷允塞宇内为昭,夫固遐迩清宁,中外只福,乃复选臣等于廷,而策之以内修外怀训练整饬之至计。臣之祷昧何足以稗高深。惟愿治益求治,安益求安,舞干羽于两阶,垂休嘉于奕祀,永怀七德,时叙九功,我国家亿万年有道之长在此矣。臣草茅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腔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
 已同步至 lujunfei的微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瓜岭村有三宝:明清的古村落 广州唯一
  • 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 欣赏山野美景中
  •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古祠堂和碉楼
  • 广州市增城区推动“区政合一”试点工作出实
  • 走进乡镇企业亿元村增城区新塘镇大敦村 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