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市新塘镇侨乡瓜岭村的龙舟文化

12-8-30 10:2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498| 评论: 0|来自: 黄金棠

摘要: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民间节日。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湖北丹阳人,官至佐徒,三闾大夫。曾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主张联齐抗秦。由于受内部权贵势力的反对、嫉妒和陷害,被楚怀王疏远后放逐在 ...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民间节日。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湖北丹阳人,官至佐徒,三闾大夫。曾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主张联齐抗秦。由于受内部权贵势力的反对、嫉妒和陷害,被楚怀王疏远后放逐在汨罗江一带。楚国被秦兵攻破郢都后,他仰天长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悲愤之下,在五月初五日抱石投江殉国,以示爱国爱民和抗秦的决心。后来民间风俗定五月初五日为端午龙舟节,来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正是:《端午节有感》端午民间吊屈原,千年故事续新篇。春秋战国争天下,大地名贤浩气存。

瓜岭(又名瓜洲)始建于明朝成化初年,是广东省增城市著名的侨乡,素有扒龙舟的风俗和习惯。经查考,盛行于清朝乾隆年间,当时已建有门楼附设的龙舟阁(现仍存在),为专门放置龙舟竹帽,龙舟桡捎的楼阁,并在河边处搞了一个船坞,用来停泊和埋藏龙舟。我村人口虽小,但停泊在河边的龙舟就有3条以上。农历五月初一开始,街头巷尾就听到小孩唱童谣;“氹氹转,菊花园……阿妈叫我睇龙船……”这意味着民间的端午节已来临。

农历五月初一,首先是本村和靠东江支流上游如沙埔(雅瑶)、白石、沙头、新街、乌石、石下、久裕、田心、泥紫等乡村龙舟景日。随后是东洲(初三)、大敦(初五)、仙村一带(初六至初十)。后至新塘、沙村一带,白江是十八日包尾。新塘地处东江边、历史上称为沙贝十三坊。又是市集贸易重镇。是本地区及东莞、黄埔的龙舟汇合点。亦叫大景,平常年境,都有百余艘以上报到参赛和观光的龙舟。

按故乡的风俗,初一景前早已将龙舟起水,洗净,用竹笏捆扎好,抹过桐油然后等下水。如果是新装龙舟,必须选择吉日要扒去黄埔菠萝南海神庙拜祭,祈求神庙海神菩萨保佑助威,出海平安大吉。并沿途放纸钱,抛白饭祭海。从初一到十二差不多每天开船参赛。凡初一进入我乡涌河段的龙舟,都按风俗礼节犒礼物给对方龙船。并以船柬互赠。宗亲兄弟世叔新装龙船者另贺金猪礼品一份。上午十时已水涨船高,龙舟约20条上下巡扒。多者30余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响声直向云霄。凡过往碰头相遇的龙船都要相互还礼,打躬作揖。犒完礼品的龙舟也要按风俗赤尾(倒扒)一至两次,表示感谢。

五月初一家家户户炊烟四起,高朋满座,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两岸林荫树下,少男少女谈笑风生。为龙舟喝采。十分热闹。家有家客,村有村客。村客由集体在祠堂摆筵席招呼。有宗亲世叔从远方而来合聚一堂,不亦乐乎。龙舟节那天,历来都在祠堂里煮龙舟味饭,让全村老少都出来装食、传闻孩童吃后聪明、快高长大。按照历来的风俗,传闻人群小孩洗龙舟水特别健康,能祛百毒,所以初一那天很多父母带小孩去河中洗水。

扒龙舟历来是男性才能下船参加,而且经常出现争端和械斗的现象。在家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1908年和1934年因赛龙舟先后与邻乡村发生摩擦争端的现象,造成损失惨重的历史教训。我乡是侨乡。清末民初,公元1902-1903年间,村人青壮年出洋谋生者有过半之多。每年回乡观龙舟的华侨都康慨解囊、热情赞助。往往由于人力不足,请外乡人(元洲等世叔)来助兴参赛。请他们参加训练数天,包食包住包人工,以图扒出名次,争个名誉而巳。

传闻本村在30年代初的某年龙舟节前,海外华侨约定提前回乡,回乡后晚上在村的凉棚上集中乘凉、议论集资筹款装龙舟之事,当一人发起之际,“金山佬”与村民大家附和。一夜之间就可以解决捐赠两条龙舟和餐费了。扒龙舟,可激发人的意志,例如村人黄耀棠于30年代某初一景。因新龙舟下水未购买龙船鬚。那时要到广州才能买到的,但时值四月卅晚,搭火车已过时,怎么办?黄以坚强的意志,沿火车广九铁路连夜专程步行出广州购买,买完后连夜步行到天光,赶应初一早上挂用,这种精神至今在乡中作故事流传,传为佳话。

龙船活跃兴衰是时代的象征。凡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民丰物埠之际,必然兴盛。传闻清朝乾隆年间,由于广东珠三角一带因平定三藩,台湾回归之后,社会稳定,清皇朝曾出台一系列爱民措施。加上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民间赛龙舟之风气特别浓。公社化期间,粮食缺乏,人饿肚空、无人感兴趣扒龙船。六十年代初期,民间生活略有改善,马上恢复兴趣。东江河畔又响起锣鼓声。文革时期,扒龙舟作破四旧禁固船也要破掉。

八十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扒龙舟活跃盛行。2009年政府公布端午为民间传统节日放假让民间观看龙舟。更加激发民间的赛龙舟兴趣。全国各地举办比赛项目,显示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景象。故乡于2004年曾代表增城市龙舟出席广州国际龙舟彩龙邀请赛,取得二等彩龙竞艳奖。据老人传闻,我瓜岭装龙船时的方法特别与邻乡不同,在30年代一次装了两条两种不同形式和规格的龙舟。

其中一条要求师父装“飞龙”,出海后如龙飞速前进,以快捷轻装为理念;另一条的规格叫“平安龙”,是专门用作“金山佬”回乡游船之用,规格要宽一些、稍深些,以安全第一,比赛第二为理念,当时邻乡的乡民称为叫“大肚乸缸瓮”龙舟,就连装龙舟的师父都感到好笑。

故乡的传统龙舟规格长23米,分27格,宽1.5米。两边为坤甸合,中间为龙船肠,底部为龙骨,船头装有白板,为收犒品和指挥者立足之处。放船鼓的地方叫鼓龙边。鼓身上写上村名和姓氏。鼓和尾旗代表村的标志。以鼓为界,前段为头锣装,后段为尾锣装。故乡扒船的桡是黑色的,桡板中有红白色百卦图,尾旗是黑色的,是供奉北帝的原故。

龙船起步或龙舟河边採青时先停鼓锣、随后打单槌鼓,到船身扒顺前进时,双槌并用,与锣合拍,跳头指挥者吹哨喝龙。扒先头左右两者为带桡,是全船桡手的速度、力度、揸桡起落的榜样。只有全船员工齐心合力,动作步调一致,龙舟就会飞速前进。当然龙舟装得好坏也有一定的因素。传统龙舟一般扒仔54人、打锣2人、打鼓1人、跳头指挥1人、揸舵1人、喝龙1人,共60人。不同的地方,龙舟亦有不同的构造和习俗。扒龙舟,争上游,可推人奋发,激发人的斗志,但愿国家长治久安,政通人和,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社会和谐,民殷国富,龙舟文化发扬光大。

《瓜洲龙舟好》

瓜洲五月赛龙舟,世俗沧桑伴水流。
历代村人同庆贺,各家烟处办餐酬。
户户炊烟袅四起,家家筵席宴餐酬。
两岸呼声传四处,河中锣鼓响田头。
涌边大众人头涌,两岸欢声竟上游。
国泰民康歌盛世,侨乡鼓响颂神州。 3484671012923082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