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增城概述 查看内容
新闻热点 增城概述 政务文宣 人物事迹 文学作品 吃喝玩乐 风土人情 千奇百怪 历史文化 观点社论 便民服务 商务情报

增城市气候情况简介

12-9-1 05:25|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018| 评论: 0

摘要: 增城市位于珠江流域东江下游。地理坐标:东经(E)113°29‘4″~113°59′44″,北纬(N)23°4′42″~23°37′20″。增城于1993年撤县设市,市人民政府驻荔城镇(现为荔城街道),市区距广州60公里,距深圳120公里,广 ...
增城市位于珠江流域东江下游。地理坐标:东经(e)113°29‘4″~113°59′44″,北纬(n)23°4′42″~23°37′20″。增城于1993年撤县设市,市人民政府驻荔城镇(现为荔城街道),市区距广州60公里,距深圳120公里,广九铁路和广深、广汕公路横贯其中,广深、广惠高速公路南部通过,地理位置优越。北部属低山谷地,中部为丘陵河谷平原,南部属珠江三角洲平原。

县内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因地形复杂、季风气候,适宜热带、亚热带以至暖温带作物生长,还蕴藏着多种矿物及丰富的水力资源,为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县境原是一块古老山地,经过长期的自然侵蚀,地势较为低平,高山不多,各山脉之间隔着许多山凹,成为天然的交通孔道。县内河流较多,增江纵贯东北,东江流经县境南部,距珠江口仅数公里。

增城历史上未发生过以县内为震中的地震,县外地震也没有造成破坏性灾害。水、旱、风灾是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加上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淤浅,航道缩短等,给经济发展带来困难。克服的办法是提高认识,继续进行各项改造自然的工程,力争创造一个适宜人类发展的优良生态环境。按照气温10℃~22℃为春秋季,低于10℃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划分,增城没有冬季。以1960~1969年统计,平均最低候温(5日为1候)为12.1℃,最高为28.5℃。

春季:从2月4日(立春日)起至4月15日止,共71天。由于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天气多变,气温在12.7~21.7℃-之间。岭南沿海一带又常产生静止锋,县内此时空气潮湿,低温阴雨,阳光缺少,影响春播。

夏季:4月中旬开始,从南方吹来的热带海洋风增强,气温急剧上升,从4月16日至10月25日共193天为夏季。平均气温为27℃,最低候温22.4℃,最高为28.5℃。天气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空气闷热,极端高温为38.2℃。5、6月多季风雨,7月以后以台风雨为主,9月下半月以后,晴天居多。季风雨及台风雨高峰期,易发洪水成灾。

秋季:10月26日以后,北方干冷空气影响加强,候温降至22℃以下,至次年2月3日止(立春前一天),最低候温为12℃,共101天,为秋季。这一时期,天气大都凉爽,昼夜温差较大,干旱少雨。但12~次年1月常有寒潮侵袭,偶有霜天,极端低温-1.9℃。

冬天:增城虽无气候学上的冬季,但人们仍将天气较凉的11~次年1月,称为冬天

全年积温7910.9℃,其中12~次年2月平均在440℃以下,最低2月为410.4℃。6~8月平均800℃以上,最高8月为877.1℃。地表年平均温度为23.8℃,极端最高温度为69.7℃,极端最低温度为-5℃。雨量1959~1989年县城地区平均雨量1921.6毫米。4~9月为雨季,占年雨量的85%。10~次年月为干季,占年雨量15%。

雨季大致分两阶段:4~6月为锋面雨,占全年雨量46.7%.,以端午节前后为高峰,俗称“龙舟水”;7~9月以台风雨为主,占全年雨量36.27%。日最大降雨量为253.5毫米(1981年7月1日),年最大降雨量为1983年的2691.7毫米。最少雨量为1963年的1206.3毫米。由于受地形影响,降雨量呈北多南少分布:北部正果最多年雨量达3049.1毫米;南部石滩最少,年只有877毫米。

日照:太阳总辐射量,全年平均为109千卡/平方厘米,有效辐射约为50%。7~10月总辐射量每月均超过10千卡/平方厘米.2~3每月不足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1953.5小时,最多2231.1小时,最少1612.9小时。日照时数以7月为最多,3月为最少。

风向:增城受季风影响,春多静风,夏盛吹南风,秋冬风偏北。因受地形影响,县内各地差异明显:中部县城年平均多偏北风,其频率占48%,偏南风占24%,静风亦占24%;南部珠江三角洲地带,偏南风年平均频率占50%以上。风速年平均为2.3米每秒,秋冬较大,平均为3米每秒。夏秋间常有台风入侵,平均每年2次,最多年(1961年)达7次,也有无台风影响的年份。风力最大可达11级,对南部地区影响较大。

霜冻:增城霜期多年平均为19天,初霜1月6日,终霜1月25日。但初霜最早可出现在12月上旬,终霜最迟可出现在2月下旬。霜日多年平均为3天,最长为9天(1975年),也有无霜年份。

与邻县区气候比较增城与纬度相近的广州市区及番禺县相比,气温差别不大,而与纬度高半度的龙门县相比,则相差较大。雨量受地形影响,龙门降雨较多,增城次之,广州市区及番禺较少。增城霜期较短,适宜荔枝、香蕉等喜热作物生长。龙门霜期较长,培植荔枝较困难;但雨量充沛,水力资源比增城县丰富。

生物候

指植物在一年的生长中,随着气候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萌芽、抽枝、展叶、开花、结果及落叶、休眠等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物候或物候现象;与之相适应的树木器官的动态时期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为物候期。农作物候增城农民种植水稻歌谣:“雨水到惊蛰,早造要播种。春分清明时,早早把田莳。夏至到小暑,晚造要播种。小暑、大暑到立秋,夏收夏耕又夏种。霜降到小雪,晚造收割又晒谷。”

花生:春花生3月种,7月收;秋花生8月种,12月收。
甘蔗:春甘蔗3月种,12月收;秋甘蔗8月种,次年11月收。

蔬菜:1~2月菜心、白菜、生菜、椰菜、芥兰等上市。4月黄瓜、白瓜上市。5月节瓜、苦瓜、通菜、苋菜上市。6月豆角、茄瓜、丝瓜、冬瓜上市。8月芋、藕上市。9月8月豆角上市。11月龙芽豆、菜心、黄牙白、芥菜、茼蒿上市。

水果:2月荔枝抽穗,香蕉抽芽,菠萝、桃、李开花。3月橙开花。4月荔枝、龙眼、乌榄开花,梅收成。5月桃、李收成。6月荔枝、香蕉、菠萝、西瓜上市。7月迟熟荔枝上市、木瓜收成。8月龙眼成熟,香蕉继续收成,白榄上市。9月香蕉、菠萝继续上市。10月乌榄收成。11月橙、柑收成。12月柑、香蕉仍在市。1月年桔收成。

林木物候:2月木棉含蕾、紫荆开花、苦楝发芽。3月大叶榕出芽、木棉开花、柳出新叶。4月凤凰树抽芽。6月细叶桉开花。8月木麻黄结子、黄槐开花。11月苦楝结子、大叶榕落叶。12月木棉、凤凰木落叶。

花候:1月梅含苞,玫瑰花开。2月桃、吊钟、梅、茶花、菊花、含笑等均盛开。3月杜鹃花、米仔兰、山指甲开花。4月木棉、夹竹桃、茉莉开花。5月红杏盛花,牵牛、百合开花。6月白兰、紫甲、大红花盛开,荷开花。8月玫瑰再开、紫薇盛花。10月芙蓉、菊花盛开,桂花开。11月芙蓉、菊、鸡冠、玫瑰等均开花。

动物候:3月燕子来,家禽春孵。4月蜂采荔蜜,布谷叫,虾繁殖,蔗螟虫出现。5月养早禾鸭、稻螟虫盛发。6月蝉鸣。7月蜂采野花蜜。8月蝴蝶结茧,家禽秋孵。9月养晚造鸭。11月候鸟南飞。12月虫类开始冬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