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市新塘镇三中与甘泉书院的故事

12-9-6 11:1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871| 评论: 0|原作者: 湛汝松

摘要: "地藏天设几千年,今有神明启震川。大院豁然临大路,人间始信有壶天。"这是增城图书馆门前西侧的巨幅书法作品。人们从作品下款可以知道这是湛甘泉为“甘泉洞”撰题的诗歌;但甘泉洞在哪里?它与甘泉先生之间有什 ...

"地藏天设几千年,今有神明启震川。大院豁然临大路,人间始信有壶天。"这是增城图书馆门前西侧的巨幅书法作品。人们从作品下款可以知道这是湛甘泉为“甘泉洞”撰题的诗歌;但甘泉洞在哪里?它与甘泉先生之间有什么故事呢?这就不一定知晓了。暑假前,“甘泉洞”所在的增城市新塘第三中学来电告诉我,他们学校修葺“甘泉洞”的第一期工程已竣工,邀请我前去参观。趁此机会,我再次来到“甘泉洞”的遗址——新塘三中,寻觅500年前甘泉先生为甘泉洞题诗的印记。



新塘三中是一所主要招收新塘镇东洲、西洲、南安、新墩、南浦等村庄学生的初级中学。2011年在校学生1600多人。学校坐落新塘大道西东洲与西洲地段中间。汽车从新塘城区出发,沿新塘大道西行,不用10分钟车程,一座花园式的学校就在眼前。进入校门,通过一条大王椰夹道的坡路,我们来到一幢七层高的教学楼走廊里。走廊西段,有一圈花岗石瓶柱状栏栅。

栏栅上边,镶着一块与栏栅等长的黑色大理石。举目观石,前边校长钟锡钊题写的“甘泉”两个金色标题大字凝重夺目;后边画家陈荫明创作的《甘泉书院》画图古朴典雅;中间是学校约我撰写的《甘泉洞简介》,不足300字的短文,不知能否让人一目了然。栏栅里,就是大儒湛若水一直记怀并为其赋诗的“甘泉”了。站在栏栅边,望着清沏透明的泉水从鹅卵石间隙中缓缓而涌,一股怀古的清香也随着涌动的泉水而涌动;甘泉洞和甘泉书院的故事蓦地变得清晰起来。

新塘镇明代称甘泉都;甘泉都西洲村松岭有个甘泉洞。甘泉洞有个泉眼,清冽甘甜的泉水长流不息,永不干枯。湛若水,初名“露”,生母陈氏是西洲村陈屋人,传说其因到甘泉洞祈祷而诞下露。湛露童年,家事艰辛,11岁父亲去世。“伶仃孤苦”的露“自龆(换牙)时,随家慈,爰避家难”(湛若水:《祭外祖墓文》),常到甘泉洞玩耍,饿吃山中野果,渴饮洞之甘泉。露中举后,避祖讳,改名为“雨“,进士当年,再改名为“若水”,并取“甘泉”为号。

甘泉先生所到之处,必办书院,并规定每一所书院都设有学田、仓廪,周济清贫学生。他一生在全国各地创建书院近40所。明代嘉靖十五年冬(1536),71岁的甘泉先生从南京礼部尚书转任吏部尚书,三上疏请求辞职不允,便于冬季请假南归增城,继创办广州天关书院后,在筹建东樵罗浮山朱明洞书院和南樵南香山莲洞书院的同时,接受西洲乡贤陈震川意见在外祖乡甘泉洞附近建筑“甘泉书院”,并委托西洲村父老主持建筑事务。

我无法想像500多年前“甘泉书院”的场景,但在甘泉先生所撰的《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同版筑诸君》诗里,可见作者对甘泉洞、甘泉书院和故土乡亲记怀甚深。增城图书馆前湛若水撰写的《甘泉洞》诗是《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同版筑诸君》之五。仔细品读,你会发现甘泉先生对甘泉书院的满意之情充满字里行间。

甘泉先生在《甘泉洞》诗中说:这是一块天设地藏了几千年的风水宝地,被受到神明启迪的陈震川发现了。宽阔的甘泉书院面临通畅的大路,人们见了真会相信人间也有仙境啊!如果说《甘泉洞》诗是甘泉先生为甘泉书院描绘的理想的图画,那《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同版筑诸君》诗之四,就是甘泉先生向为建筑书院辛勤劳作的人们表示感谢的心歌:"西洲诸彦殷勤甚,走马时时入洞门,版筑声高落云汉,苍岩经始苦心存。"

甘泉先生感谢西洲村为建筑书院辛勤劳作的诸君,想象乡贤名士骑着马深入甘泉洞建筑工地,看到建筑劳作吆喝声响入云霄的情景,相信苍老的岩石也会永远留存他们的苦心。"《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同版筑诸君》之三诗云:"周公谷是湛公裁,周公而上是谁开?山石不知泉混混,乾坤古往又今来。"

历史在时光的甬道里不停穿行,万物在日月的替代中自然桑沧。先贤走远了,书院湮弃了,甘泉洞也因采石被毁。然而,长流不息的甘泉仍在地下涓涓而流。当年周公谷里被湛公若水规划建成的甘泉书院的物质形态虽然早已消失;而“乾坤古往又今来”,甘泉先生兴学育贤的传统精神还起起伏伏在延伸。1988年秋天,一座全新的新塘第三中学就在当年甘泉书院的遗址旁拔地而立;儒学甘泉液浸润过的土地上,又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

甘泉润故土,绿树绽红花。20多年来,新塘三中这在甘泉故土上健康发展。学生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数总在增城市的前列。学校先后被评为增城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一级学校”,“广州市德育教育先进单”,并被授予“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称号和被定为全国“创新的学习研究与实验”的实验学校。2012年毕业班升学会考,总平均分名列公办学校第三名。我想,倘若甘泉先生有灵,新塘三中的办学成就也会让其含笑于九泉!

可能就是甘泉先生泉下有灵吧,当学校扩建教学楼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地下有一股清冽的泉水涌出来。啊!湮灭已久的甘泉又被重新发现。他们用泉水浇灌校园的花草树木,用泉水放养假山水池里的水草游鱼,用泉水滋养良好的自然生态,用泉水建设风景怡人的校园。《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同版筑诸君》之三诗云:"静倚五峰看两洲,无端应胜十洲游。景光自与朝阳出,暮霭闲从落照收。".

当年,甘泉先生静静地靠着书院后的五峰观看东洲与西洲的景色,眼前一望无际,感觉胜过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十洲游览,因为在书院既可以看到祥光自然地与朝阳同时出现,暮霭闲适地跟从落日的余辉一起回收。今日,被评为“增城市花园式单位”、“广州市绿化达标先进单位”的新塘三中,其自然环景与当年的甘泉书院相比,可谓各有特色。

《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同版筑诸君》一共有五首诗。为了更全面地体现甘泉先生诗中的意境,钟校长领我爬上甘泉洞所在的七层教学楼楼顶,极目而望,甘泉先生的诗声立即在耳边回响.《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同版筑诸君》之一诗云:"俯视沧溟气欲吞,群山高作万长垣。堂开揽结重重秀,东西两洲两虎门。"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但当年甘泉先生站在甘泉书院高地上俯视茫茫沧海,气吞万象的意境还能感觉出来。背后可作万里长的高高的群山变矮了,当年山上开阔宽平,可以挹取重重秀丽景色的土地已矗立着一幢幢掩映在绿树红花中的教学楼。近处的东洲村和西洲村已高楼拔地,远处的大小虎门虽然远离了视线,但仍旧碧水环抱,守候在珠江口中。

走下高楼,再次来到“甘泉”边,我把手伸到泉水中,一股清凉的气息沁进脾肺,贯透全身。甘泉,从地下汩汩淌出,它带来了土地深处积蕴的性灵,带来了先贤古往今来的智慧。它是一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一首千年不绝,启迪后人的禅歌。新塘三中,继承并创新了甘泉先生“办学育贤”的传统;发掘湮灭已久的“甘泉”并为其修栏立碑。人们记住甘泉先生的同时,也同样会记住新塘三中。

3487219589573171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