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从增城市下岗女工到“腊味皇后”的张秋霞

2012-9-11 20:4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870| 评论: 0|原作者: 张秋霞

摘要: 从下岗女工到人大代表,从小打小闹到创出“金聚来”品牌;从腊味作坊到“腊味皇后”,张秋霞的创业史充满坎坷和辛酸。但是,当你与张秋霞谈起“腊味经”来,张秋霞会滔滔不绝地与你谈上几个小时。毕竟,张秋霞太热爱 ...
从下岗女工到人大代表,从小打小闹到创出“金聚来”品牌;从腊味作坊到“腊味皇后”,张秋霞的创业史充满坎坷和辛酸。但是,当你与张秋霞谈起“腊味经”来,张秋霞会滔滔不绝地与你谈上几个小时。毕竟,张秋霞太热爱她的腊味事业了!从张秋霞下岗的那天起,张秋霞就发誓要振兴正果的腊味品牌,提升增城腊味在珠三角的形象。

张秋霞认为:增城腊味一定会走出增城,走向世界!如今,在增城几乎没有人不知道金聚来腊味。因为,在增城的几十家腊味品牌中,金聚来腊味的包装设计、广告宣传、QS产品认证、产量和销量,都是首屈一指的。然而,谁又能想到,当初的张秋霞是怎样狠心背水一战买断工龄逼自己走上“绝路”的呢?

时光倒流到2001年,那时张秋霞在增城市邮电局上班,担任营业班长,每月收入2000多元。在许多人的眼中,张秋霞有份不错的职业,端的是“铁饭碗”。可是,就在张秋霞工作很有起色的时候,张秋霞选择了下岗。因为当时单位人浮于事,面临生存压力,张秋霞带头下岗了。下岗的报酬就是区区4万元就买断了张秋霞13年工龄,这在如今仅仅是管理人员一年的收入。

下岗没有回头路,当时很多人认为张秋霞疯了!张秋霞却认为,不打烂“铁饭碗”,哪来的“金饭碗”?张秋霞与丈夫家的人合作经营了一家“王记”腊味加工厂,4万元当作是投资。然而,由于资金的短缺与腊味市场的低迷,“王记”腊味加工厂并没有打出名堂,尽管张秋霞是增城第一个将腊味包装起来卖的人,但由于没有经营品牌,没有学习管理和推销,没有使产品上档次,当年的“王记”腊味只是小作坊,小打小闹。

在低端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努力,张秋霞她们也赚到了“第一桶金”同时也为打造品牌创造了条件。对于腊味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张秋霞始终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正果腊味在增城是出了名的,在珠三角也小有名气。在工作中,张秋霞也边学习边摸索,克服了文化不足的缺点,向竞争对手学习,向实践学习。为了做大做强,从2004年开始,张秋霞与合伙人各立门户,张秋霞打出了“金聚来”品牌。

张秋霞认为“金聚来”有好的兆头,能带给顾客好运,包装也以大红作主题,一片喜气洋洋。再加上张秋霞她们选择的是农家的土猪肉,用祖传配方制作,不加任何色素天然晒干,口感优美、百吃不厌。物美价廉让广大顾客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回头客”和义务“宣传员”。产品的制作、质量、包装上了档次后,张秋霞她们更注重宣传。

在增城,张秋霞们有数以百计的代销点,除了正果的腊味厂外,在市区还有专卖店,张秋霞她们解决了几十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女员工占三分之二。张秋霞她们还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公交车、参加展销等多种渠道进行市场营销。“金聚来”品牌在推出4年后,在增城已经做到人人皆知了。去年,正果腊味新增了6个品牌,竞争十分激烈。但是张秋霞她们不怕竞争,张秋霞认为,有竞争才有发展,一枝独秀不是春。

张秋霞希望大家都做好正果腊味的牌子,跳出地方竞争的小圈子,共同为增城腊味争气,为增城争光!如今,“金聚来”已成为市民争相抢购的美食产品。张秋霞她们又及时开发了金聚来系列士特产:腊味、菜干、头菜、腐竹、月饼等等,张秋霞她们已经形成了增城特产“大观园”。

张秋霞深深地知道,做人第一,做生意第二。因此,张秋霞她们坚持“诚信为本、质量第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这是张秋霞她们创业的核心竞争之力所在,也是张秋霞她们长期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秘笈。张秋霞相信,只要大家给张秋霞机会,张秋霞就一定能让大家满意!靠努力的打拼,张秋霞一定能开创出腊味事业的新天地。
 已同步至 lujunfei的微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 欣赏山野美景中
  •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古祠堂和碉楼
  • 广州市增城区推动“区政合一”试点工作出实
  • 走进乡镇企业亿元村增城区新塘镇大敦村 感
  • 参观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竹园村阮海天故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