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经常牺牲自己晚上休息的时间上门探访,组织居民开展茶话会活动;他还经常带着妻子参加中心组织的活动,与妻子一起分享其中的快乐。他对待同事总是亲切友爱,如同邻家大哥哥;对待服务对象总是关怀备至,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荔城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艳秋口中的他,就是汇翠湾小区里无人不知的80后社工徐新年。近日,记者走近这位社区居民贴心人,了解他的社工故事。 耐心帮扶受助对象 徐新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提起为何报读这一专业,徐新年说:“由于不了解,心中的好奇心促使我作出这样的选择。通过学习,我逐渐加深了对社工行业的了解,并决心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投身于社工事业中。”毕业后,徐新年活跃在广州、东莞两地,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帮助。2011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荔城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并开始了与中心共同成长的历程。 在徐新年接触的服务对象中,有一位与他年纪相近的男子,因患有癫痫,性格变得古怪孤僻,经常钻牛角尖,当家人违反他的意愿时,他就会对家人施行暴力。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徐新年通过各种方式亲近该男子,经常与他聊天、拉家常,聆听他内心的想法,耐心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此外,他还经常与该男子一起打篮球、羽毛球,带着他参加社区活动,扩大其生活圈子,让他感受到社区的温暖。慢慢地,该男子开始主动矫正自己的暴力行为,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如果没有徐社工的鼓励和支持,我们早就放弃了。徐社工的耐心和坚持就如同阳光,照亮了我们原本黑暗的世界。”该男子的家人说。 构建和谐幸福小区 近日,在汇翠湾小区开展的友好互助邻里日活动上,记者看到,居民们踊跃参与,老人们围坐一起闲话家常,分享彼此的养生心得;孩子们或互相追逐,或排队玩游戏,不时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一派和谐温馨的景象。居民何婆婆告诉记者,汇翠湾小区的和谐离不开社工们的努力,尤其是徐新年的付出。何婆婆说,除组织社工和义工前来开展活动外,徐新年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居民家中探访,倾听居民的心声,了解居民的需求,帮助居民解决问题。“有困难,找新年”已成了汇翠湾小区居民的口头禅。 “汇翠湾小区是增城市首个保障房小区,小区里有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水上渔民家庭等。刚搬进小区时,我非常不习惯,总感觉大家的生活习惯不一样,邻里间隔阂很大。后来,荔城街的社工们经常到我们小区开展一些放电影、邻里日等活动,邻里间碰面的机会多了,通过交流,彼此间的隔阂打破了,大家慢慢熟络起来,现在小区居民亲如一家。” “2011年年底,我感冒了一周也不见好转,心情很是烦躁,想不到有一晚新年居然上门探望我,还鼓励我赶快好起来。同样的事发生了好几次,每次只要有些小病小痛,新年都会上门探望。其实,我从不将生病的事告诉外人,可能是哪位热心邻居无意间发现我不舒服,然后把我的情况告诉了新年,他的贴心真的让我很感动。”汇翠湾小区居民娇姨说,通过这些小事,她不仅感受到了徐新年的善良,也感到到了邻里互助的温暖。 倾心投身社工事业 “他是个善于培养新晋社工、带领团队前进的引路人。”2012年8月初加入荔城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新社工洁茹告诉记者,在她看来,徐新年就如同一枚指南针,指引着她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在社会工作道路上。“新年的认真指导让我获益良多,他教会我的,远比从课堂上学到的多。他经常带着我们这些新晋社工去接触服务对象,耐心给我们讲解每一位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然后指导我们为每一位服务对象设计不同的服务方案,逐步让我们熟悉工作。” 洁茹说,徐新年对待工作的认真、对待服务对象的细心,让她对社工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坚定了她投身社工事业的决心。“作为一名社工,除了要拥有热心、爱心、耐心外,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学会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设计出不同的服务方案。” 在徐新年看来,社工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他希望能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倾心服务,给处于困境中的服务对象增加正能量,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希望汇翠湾小区的这种服务模式能向其它小区推广,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社工行列中。”徐新年表示,他将继续在增城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传播社工理念,为社区居民服务,为建设和谐幸福增城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