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籍马来西亚华侨郑景贵的侨生博物馆

13-1-6 05:15|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6810| 评论: 0

摘要: 马来西亚的槟城乔治市,一个拥有超过两个世纪独特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的城市。于2008年7月7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名符其实。在遥远的18世纪,乔治市只是一个穷乡僻壤,却被英国 ...
马来西亚的槟城乔治市,一个拥有超过两个世纪独特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的城市。于2008年7月7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谓名符其实。在遥远的18世纪,乔治市只是一个穷乡僻壤,却被英国人相中,成为首个海峡殖民地。在两百多年里,它历尽沧海桑田,产生巨大的变迁,从一个沼泽地,进化为繁忙商贸海港,终而呈现今日充满历史魅力的城市面貌。乔治市处处是古意盎然,热爱探幽寻秘的探险家们,必然乐不思蜀、不枉此行。

乔治市历史古城涵盖丰富的历史建筑物,展现不同的风貌与风味,包括印度-马来帕拉第奥风格、盎格鲁-印度风格别墅、早期过渡风格、早期折衷主义风格店屋、中国-盎格鲁风格别墅、新古典主义风格、装饰泅派艺术风格,早期现代风格、晚期现代风格,以及各种宗教建筑物,如回教堂、基督教堂、华人和印度庙宇等。这些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分布乔治市街道两旁,见证这座淳朴海港城市的变迁。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内的侨生博物馆和千里之外的广东增城还有些渊源.


侨生博物馆 —— 即是甲必丹郑景贵的故居,原名是「海记栈」。侨生,指的是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他们的祖先主要是来自福建、广东,飘洋过海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生活的人,与当地马来女性通婚,生下的第二代,以华人方式抚养长大,男的称为峇峇,女的称为娘惹。

峇峇娘惹结合了华族及巫族的两种文化特色,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峇峇娘惹族群被迫放弃自己的文化,以融入主流社会。因此,目前峇峇娘惹文化可说是濒临失传,而侨生博物馆就尽量保存着峇峇娘惹族仅遗传下来的独特文物,希望公众可以借此了解更多有关峇峇娘惹的文化特色。未参观侨生博物馆前,先来了解这一小段历史。

19世纪华人甲必丹(谐音取自captain,当时代表州长)郑景贵,原名嗣文,号慎之,祖籍广东增城市福和。其父亲早年越洋到马来西亚谋生。,1841年郑景贵俸母命前往马来西亚寻父,在霹雳州找到事业已相当发达的父亲,后随父经营工商业,以其机敏勤劳取得成就,投资开采锡矿,成为锡矿业头子,跻身富商行列。

马来西亚产锡中心拿律的两个主要矿产区吉连色和新吉连,民族间、帮派间挟械仇杀历十余年而不能息,郑景贵以其至深资望,努力斡旋,调和两派矛盾,群众得以安居乐业,推动了矿业的发展。他身居异域,常见义勇为,遇有华侨受欺凌,即挺身而出,解困扶难。他倡建增龙会馆,团结侨胞,维护合法权益;又兴办华侨学校,培育人才,弘扬祖国文化,深得侨胞爱戴,被推为华侨领袖之一。

1877年获封为霹雳州的“甲必丹”武官职衔,协办华侨事务。家财万贯的郑景贵不忘回馈,建立祠堂保留传统中国礼俗,兴建私塾教育子弟。同治九年(1870)直隶大水灾,景贵以其母亲赖太夫人名义捐巨款赈济。李鸿章上报朝廷褒扬其义举,赐“急公好义”牌匾于其故里。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殖民军侵犯南疆,景贵捐巨款支持抗法斗争,朝廷以其赤诚爱国,赏赐他及妻子林氏夫人以二品荣誉官衔并封赠三代,授其子锡仁为郎中,锡圣为员外郎。

景贵常回乡省母,必捐资修桥整路,赈灾恤贫,兴办教育,曾出资建增江书院,为县学捐进庠册金(奖学金)。慎之家塾是景贵出资兴建的为其子孙后代而设的学塾。郑景贵的三子-郑太平于1921年封为甲必丹,他也是霹雳州最后一任甲必丹。郑景贵的影响力也不容小看,槟城共有两条街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是jalan ah quee 亚贵街,一个是lebuh keng kwee景贵街。

坐落在槟城打铜仔街的侨生博物馆是由甲必丹郑景贵故居改造而成,这座四合院融合峇峇娘惹住宅风格,不只内部与外观均保持完整,这栋百年古宅内,更收藏着上千件古董和珍藏品,晶光闪闪的峇峇娘惹文物,金漆屏雕精致典丽,也有礼服、闺阁秀女的妆奁柜、绣花鞋、凤冠霞帔、嫁喜礼饼盒等,沉寂着时光,一派旧传统的喜气洋洋。

先别说里面有什么文物值得参观,单看建筑物结合中西风格,精致独特的设计,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难怪电影《夜.明》也选择在这里取景拍摄。踏入博物馆,即有专人带领,为我们解说,让我们更了解甲必丹郑景贵家族和峇峇娘惹文化。两层中式楼房, 中庭有个明亮的天井。建筑材料拥有英国进口的瓷地砖, 苏格兰生铁铸造的雕梁, 木格窗户上搭配镶嵌着欧洲风格的玻璃窗花, 融合了东方品味与西方时尚之美 。屋内家具多是精致古雅的酸枝家具,屏风、瓷器、工艺摆设 。

因为峇峇娘惹家庭早年多从事贸易,经济较佳,因此他们多属于当时的上流社会,经常说英语,日常生活习惯深受英国影响。虽然峇峇娘惹因为长期生活在马来半岛,平日接触的都是当地的马来人,他们多口操马来语,衣着、生活习惯很大程度被马来人同化,后期在英国殖民马来半岛后,也受到英国文化影响,但是他们却始终保留了相当完整的中国传统风俗和礼仪,特别是在婚丧嫁娶人生大事上,都依照华人风俗进行,而且仍然有拜祖先,过华人传统节日的习俗。

他们可说是南洋一带的富人,掌握马六甲海峡一带的贸易海运,过着轻松安定的生活,穿着、饮食、住宅都很考究,他们都以自己是峇峇娘惹为荣。 峇峇娘惹家庭摆设亦中亦西,有老式红木镶玳瑁或贝壳的家具,也有中国传统的雕花大床和西式留声机和西洋镜。看似普通的镜子,经解说才知另藏玄机,玄机在于你面对镜子却看不到自己,透过身后另一面的镜子反射,看到的是许多面的镜头,在产生的最后一面镜子中才能看到自己。

在会议厅旁左边的是西式餐厅,右边是中式餐厅,据解说,西式餐厅是招待中国客人,而中式餐厅则是招待外国客人。在展列上有欧洲入口的餐桌及餐具, 卧房寝室的家用具与陈设, 梨花木鸦片床, 连整套抽吸鸦片用具等古董文物。馆内展出的峇峇娘惹文化的遗产,那极具娘惹特色精细绣花的轻衣卡峇亚、锈珠鞋、 发针、凤冠霞披、还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娘惹装饰品。

满橱的粉彩娘惹瓷器,是峇峇从中国景德镇专门订制。采用鲜黄、蓝,红色,和独特的凤凰牡丹图案花纹,色彩亮丽。齿形花边,或弯出的皱褶,是娘惹瓷器的独创。除了独树一帜的娘惹瓷,峇峇娘惹文物还有很多源自于欧洲的玩意儿,包括现在已经是古董的箱形照相机、收音机等。因为生活环境优越,一般娘惹都喜欢把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炫耀自己的富有也是峇峇娘惹的特色,因此娘惹文物也有很多金叉、珠宝首首饰的。

郑景贵虽不是一名“峇峇”,但是其故居却也是早年槟城名门旺族的建筑代表。华人的四合院建造的更像一座典型的“峇峇娘惹”大宅。这栋拥有百年历史的郑景贵故宅虽然经历了多年的空置、风雨和岁月的侵蚀,如今经过修复之后,这座大宅依然屹立並重现了昔日堂皇富丽的光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