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市境内粤客通婚调查报告

13-1-14 11:17|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4730| 评论: 0|原作者: 刘丽川

摘要: 增城地区宋元之后成为以粤人(当地称作“本地人”)族群为主的区域。而客家族群大部分人是在清初康熙“迁海复界”后由粤北、粤东北陆续移入的。这两大族群在增江流域杂居共处的300多年间有时虽有摩擦,但总体说来共存 ...


一、棠厦村

1·1棠厦村简况

现今的棠厦村隶属荔城街道,是一个行政村,领有24个自然村,除荷岭、新庄两个本地村(粤村)外,其余22个均为客家村,因此当地人说棠厦村是增城最大的客家村落。根据村委会提供的户籍人口资料,可知行政村共有村民3659人,其中两个粤村的人口共有254人,其余3405人都是客家人。村中10个姓,粤人有简、聂两姓;客家人有潘、郭、吴、夏、梁、古、成、温。温姓是解放前才进村的,职业是医生,但温姓11年前迁出,祖屋还在村里。

客家8姓中,潘姓到得最早,且人口最多(大约有2000多人);24个自然村中纯潘姓村就有15个(同一始祖),占自然村的62.5%,它们是比屋、新塘仔、斗门、枝东、枝西、棉石屋、燕龙、老屋、榕树吓、加兴、耳屋、新屋、山口、曾屋、新窑。鉴于潘氏在棠厦的地位,就选择潘氏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

1·2棠厦村由来与得名

承蒙71岁的原棠厦小学校长潘容富先生相赠道光七年(1827)编修的《塘下潘氏族谱》一本,有关潘氏族源、入增路线、到增初期的垦殖等情况一目了然。该族谱记载,潘氏入增始祖是潘乾、潘坤两兄弟。他们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自惠州长宁镇子围今名石牯围村始移,迁徙广府增城,落居塘下开基。”长宁,即今新丰。乾、坤兄弟初入增邑时因乏财力,在“庆都荔枝山约境内,土名拔塘径之何潘邱三姓旧屋暂为租住十年八年之久”。以后,两兄弟“终岁勤苦,劳心劳力”,“经营生意并耕种”,渐有积蓄。

后来,乾、坤二公在一江姓风水师引导下,觅得了风水甚佳的“塘下之山地”:“山塘之下高嶂派脉,山岌藏穴,树木荫翳”。据族谱记载:“遂得于雍正十三年(1735),时自在于塘下之山地,筑正屋立祖堂,有共以永居此地也”。可见,塘下村建村于雍正十三年(1735),也正因这“下地有塘一口,故名塘下之称”。后来“塘下”写作了“棠厦”。自此,潘乾、潘坤两兄弟之后裔在塘下开村筑屋,繁衍出今日十几个自然村2000多人。

1·3棠厦村的粤客通婚现状

我们在棠厦选取了纯客家的比屋村作为定点调查对象。选择比屋村的原因有二:其一,该村是纯潘姓村中较大者,又邻近村委会,我们进村较方便;其二,现任村主任潘伯好先生就是比屋人,熟悉村民的婚姻状况。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村民的婚嫁,潘主任还带我们拜访了他的母亲刘来娣(75岁)女士,在此特别感谢他们母子为我们提供了比屋村娶亲与嫁女的实情与背景情况。

1·3·1比屋村民的娶亲情况

虽说过去客家之间互嫁娶,本地之间互嫁娶,但也有极少粤客互娶的情况,如下文谈到的潘伟新家,他妻子的妈妈是正果镇西湖滩的客家女,解放前嫁给了正果镇晒布岭的本地人;潘伯好先生的母亲刘来娣原本是广州人,她说:“小时候因走日本,我妈把我从广州带到增城,木潭钟岭的客家人刘五斤收留了我们,我就跟刘五斤姓了。妈到增城不久就去世了。”

解放以后,比屋村出现客家人娶本地女的情况。如50年代(1956年)时,潘伯好先生的父亲娶了虽然来自客家村但其实是广府人的刘来娣。60年代,村民有娶本地女的,如现年70岁的潘启天先生(增城公安局退休干部),60年代娶了龙门县的本地女(他育有二男一女,全与本地人“对亲”)。70年代,潘卓烦(60多岁),娶了龙门县的本地女;潘伟新(51岁)娶了增城正果镇晒布岭的本地女(潘伟新妻子的妈妈是客家女,解放前嫁给本地人,她的女儿又嫁给了客家人)。

80年代,潘共良(45岁)娶了正果镇黄塘的本地女。90年代以来,村民开始向外发展,他们的生活中接触的人群增多,娶本地女和其他外省女的情况就多了起来:潘伯伟(村主任之弟)的儿子娶了外省女;潘财贵(村主任之堂弟,50岁)在广州打工,娶了广东信宜本地女(村主任说“如果没有邓小平,他肯定结不了婚”);潘达祥(35岁)在增城打工,娶了增城的荔城罗岗本地女;潘志雄(42岁,村主任之弟)在海南打工,娶了广东阳江本地女。

1·3·2比屋村民的嫁女情况

面对一个外来人,娶亲与嫁女,人们心理上的天平并不完全等衡:在男权社会里,心理上接受娶外来人较易,接受嫁外来人则难。就好比娶进来,是以“我”为主,“新娘怀中的土地播撒的是我的种子,生的是我的孩子”;嫁出去,则是“别人在我们姑娘怀中的土地播种,长出的是别人的庄稼”。传统上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式的“客家嫁客家,本地嫁本地”体现出的就是传统社会对维护血脉纯正的要求,这种意识也是传统宗法观念里更深层次的东西。

所以,过去粤客族群间的嫁女比娶亲又显得少之又少。而比屋村民的嫁女情况和上文谈及的娶亲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的嫁女范围也在不断地拓展:90年代初,潘伯伟的两个女儿一个嫁同是棠厦行政村的新庄聂姓本地人;一个嫁广东番禺本地人。潘伯伟有二男二女,上文已谈到他的一个儿子娶了外省女(另一儿子未婚),两女又都嫁了本地人,他家子女婚嫁的“外向”率高达75%。

90年代末,潘启如(20年前已去世)的一个女儿嫁广东顺本地人。进入本世纪后,潘伯好先生有3个女儿,除小女儿未婚外,另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外人”:2004年,大女嫁广东讲闽南话的汕头人(在长沙读书时的同学);2009年,二女嫁在增城工作的内蒙包头人。潘先生家有女三人,嫁女的“外向”率也达67%,而且通婚对象已跳出岭南地区客家和本地的局限,嫁给被广东人称作“北佬”的北方人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