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龙船景,又是一次全民乐。2013年6月19日是农历五月十二,东江水上,波浪滚滚,群舟争艳,这里正在举行新塘镇龙舟例景游活动,来自新塘镇及周边地区的51条龙舟,逐帆竞浪,上演了一场龙舟戏水表演秀。增城市政府党组成员、新塘镇党委书记李能坚及市纪委副书记、新塘镇镇长康志粦出席活动,十万群众蜂拥而至,感受传统龙舟节的喜庆气氛。
龙舟“趁景”闹东江
2013年6月19日,东江水域像往常一样的秀美,却多了一份豪情,来自广州、东莞、惠州及新塘镇周边镇村“趁景”的51艘龙舟齐聚在此,在烈日下戏水逐浪。9时35分,新塘镇沙角村、东洲村等龙舟陆续来到报到点接受犒船,“扒手们”喜气洋洋地将饮料、饼等物资搬上龙舟,然后进行游龙趁景。
“咚、咚、咚”、“嗨、嗨、嗨”……江面上,击鼓声、呐喊声、欢呼声、鞭炮声连成一片,处处彩龙飞舞,十分壮观。“跳头者”在船头有节奏地指挥,“扒手们”整齐有力地舞动手中的划桨,一鼓作气向前冲,充分体现了团结一致、不甘落后、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
鼓点急,则选手划桨快,船如离弦之箭;鼓点缓,则船速减慢,船身轻灵如入海蛟龙。近千米水道,浪花四溅,江上龙舟桡桨齐发,尽情表演。与专业比赛相比,游龙多了些趣味。各支龙舟队并非清一色的壮年,花甲老人、18岁的“后生仔”等都有幸成为龙舟队员,体验扒龙舟的乐趣。
争看游龙各出奇招
2013年6月19日中午12时许,虽烈日当空,却但丝毫没有降低“扒手”和群众的热情。从上午9时起,长堤路一带开始热闹起来,不少市民一早就来到这里抢占最佳观看龙舟的位置,岸边人头涌动。为了抢占有利的观战地形,大家的招式层出不穷:爸爸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年轻小伙抱起自己的恋人;一名年轻妈妈甚至带来高凳子,让儿子往上一站,管你人山人海,我自登高望远。
新墩村村民陈志德2013年已72岁,他从小喜爱龙舟,年轻时曾参加过镇内的各大龙舟盛事。2013年6月19日,已退休的陈志德特地前来为参加本届龙舟趁景表演的两个儿子打气。“我老了,不能划龙舟了,但看见儿子们划龙舟,自己都感受到龙舟上的鼓声、吆喝声带来的干劲。”陈志德说。
龙舟文化提升新塘知名度
新塘“龙船景”是广州地区最具特色的几大景之一,该地区的“龙船景”以镇内各村各具特色的“龙船景”之多、连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而闻名于广东,为全国所罕见。著名民俗专家叶春生在《岭南风俗录》里的《赛龙夺锦在水乡》一文中记载:“珠江三角洲最负盛名的龙船景,是广州市郊增城县新塘景。”
一直以来,龙舟运动在新塘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斗标”还是例景游都备受群众喜爱,人们在热闹的场面中和在刺激的比赛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团结拼搏、力争上游、不甘人后的精神。每年五月初一到十八,新塘一带都有“龙船景”,周边地区及兄弟村的龙舟队纷纷前来“趁景”.
人们也会趁此机会邀请亲朋戚友及生意伙伴来看龙舟。凭借这一平台,新塘龙舟品牌越来越响;有“中国绿色名镇”、“中国十佳和谐小城镇”、“全国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最佳乡镇”、“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名镇”之称的新塘,其知名度也得到大大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