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政务文宣 查看内容

建设广州教育城(增城市朱村) 迎接幸福新生活

2013-7-6 10:3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7259|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1024x768 广州教育城项目是广州市2013年“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是广州市和增城市的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和实用、美观、体现岭南特色的要求进行建设, ...

广州教育城项目是广州市2013年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是广州市和增城市的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和实用、美观、体现岭南特色的要求进行建设,将充分利用当地的低丘缓坡、山林田园、河流水库等自然生态条件,充分体现低碳、智慧、幸福和水城、花城、绿城理念,配套建设好各校公用共享平台、交通路网、商业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成为立足华南、辐射港澳、影响东南亚,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实训、研发、职业指导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教育服务集聚区和符合新型城市化发展要求、具有岭南特色的山水田园型教育基地。

 


广州教育城规划选出三个优胜方案

 

山水校园,美丽朱村,这是朱村人对广州教育城的美好憧憬和目标定位。自2012年5月份广州市委、增城市政府决定启动广州教育城建设工作以来,广州市有关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开展教育城选址、规划、建设调研工作,并最终选址落户增城朱村街。

 

为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规划符合新型城市化发展需要的教育高地,广州市委、增城市政府特开展广州教育城总体规划和教育城(一期)城市设计竞赛活动。记者获悉,广州教育城总体规划和教育城(一期)城市设计竞赛2013年6月下旬结束,已选出了三个优胜方案,均体现了构建山水校园、体现岭南特色的理念。

 

广州教育城一期用地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2015年9月前拟入驻3所高职院校、6所中职院校、4所技工院校及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容纳师生约13.3万人。同时建设现代化社区、医院、优质中小学等一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据悉,该项目预计2013年11月开展施工招标,年底正式动工建设。

 

据了解,此次规划竞赛中,选出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州市设计院联合体(三号方案)、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和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五号方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及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七号方案)共三个方案为优胜方案,最终还将选定一个方案,在吸收各方案的优势后付诸实施。

 

三号方案:智慧之树,一木成林

特点:构筑环状景观水环,校园内外处处有水景

 

该方案以智慧之树、一木成林为主题,将形成一核、一环、三廊、四组团的空间格局,规划构筑环状景观水环,使校园内外处处有水景。校园建筑整体布局依山就势,营造错落有致的山水生态校园。规划注重对教育城共享设施的研究,提出两级共享中心,关注校园内部交往空间设置,围绕教学区设置学术交流走廊,围绕生活区设置生活休闲走廊以及联系两者的生活休闲走廊。

 

方案采取圈层式用地布局,充分体现校园对环境的均等性享用,展现先的格局。交通上,建立相互独立的车行和慢行系统,通过两个系统的有效分离,创造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该规划的校园建筑以岭南风格为基础,体现古典岭南、现代岭南和创意岭南三种建筑类型,并通过具有文化底蕴的环境设计,达成文化共融。

 

五号方案:田园耕读处,岭南新荔乡

特点:学校宛如浮萍,山水共生与生活共融

 

本方案规划利用现状地形特征,在山脚、缓坡及河流两岸地区规划七大教育组团;一期组团强调以田园城镇模式集约发展,实现组团之间集聚共享。南部校园逐渐都市化,与轨道站点周边居住功能与生活服务设施紧密融合;二期组团地形平缓,生态特征较弱,强化轨道交通带动优势,形成城教融合的社区校园。

 

规划中的城市设计结合4种岭南传统村落模式,同时将原有乡村景观、农田及山水环境作为城市化的前提条件与空间基质,充分利用现有地形进行设计。学校宛如浮萍,采用新的建设方式叠架于农业和山水环境之中,营造一座与山水共生、与生活共融的新岭南耕读文化之城。而在景观风貌特色规划方面,一期城市设计以山地、丘陵、农田为核心地形特色,规划山地小镇、人文水乡和田园城市三大区域。

 

 已同步至 lujunfei的微博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荔枝陆续成熟上市 在荔枝营销
  • 深秋的增城乌榄外皮披上霜白 颇有黑美人的
  • 再添新动力:广州市增城区海格天腾信息产业
  • 增城区迅镭产业孵化器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
  • 增城区派潭镇根雕传人吴金石:形状各异的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