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市丘(邱)氏宗亲源流简介

13-9-3 07:47|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4078| 评论: 0|来自: 邱晓青

摘要: 历史上中国是个宗族社会,聚族而居,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族的标志就是姓氏,理论上,同一姓氏的中国人都可追溯到共同的祖源,都有血缘关系,所谓“同姓三分亲”,这是西方世界所没有的独特现象。人口繁茂的现代人 ...
历史上中国是个宗族社会,聚族而居,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形态。族的标志就是姓氏,理论上,同一姓氏的中国人都可追溯到共同的祖源,都有血缘关系,所谓“同姓三分亲”,这是西方世界所没有的独特现象。人口繁茂的现代人是由少数的先人繁衍下来的。也就是说,我们都是“幸存者”及“幸存者”的后代。这是人类文化学的科学结论,也是文史学界的普遍共识。

举个例子,小楼镇腊布村(含太平村)有近万人口(不算外迁者),他们都是七百年前的某一天,在凄风苦雨中赶着一群鸭子,到这里安顿了下来的赖公处士的后裔。犹太人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god’schosen),而我们中国人除了感念上天的眷顾之外,还归功于祖先福德高厚,泽被后世,所谓“天恩祖德”。

所以又有人说,祖先崇拜就是中国人的宗教。三者,家谱同国史、方志并称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过去对家谱文化也就是姓氏文化的研究存有偏见,并受到长期的冷落。其实,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讲,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是“蕴含着民族的历史”的“在野”文化。

姜太公与丘氏肇姓

邱氏源出于3000年前西周开国功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姜太公(前1156——前1017年)。太公被封于齐而都营丘(今山东昌乐县东南),后都城迁至临淄西北,其第三子留镇营丘,遂以地为姓,即丘穆公。丘穆公就是丘氏肇姓始祖,姜太公即为太始祖,都一起被供奉在邱氏祖堂上。

春秋时邾大夫丘弱之后世居扶风(今陕西兴平县东南),故又有“扶风堂”称谓。汉末,丘俊持节江淮,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即江东)。因此,丘氏是当时吴中衣冠甚盛的家族。隋唐间,丘氏为河南(河南郡,今河南洛阳、郑州一带)望族,故离开中原后的丘氏客家人,堂号均称“河南堂”。

那么,丘、邱并用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孔子名丘,为避圣人之讳,就出现了把丘改为邱的现象。清雍正三年(1725年),皇帝正式下诏说,为尊师重道,理应回避先师孔子圣讳,除四书五经外,凡姓氏、地名,丘字一律加邑部为邱字。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参议员丘馥、丘逢甲于1912年提议恢复祖先肇姓之丘,粤、闽、台部分族人闻之响应,但很多地方并不知情,故仍然使用邱字。有趣的是,我老家派潭樟洞坑的族人都用丘字,我的名字却用了邱字。老同志邱秋曾告诉我,参加革命工作后,“觉得加个右耳旁好看点”,于是也用了邱字。

衣冠南渡与丘氏客家


南方邱氏是典型的客家姓氏。西晋永嘉之乱,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东晋建都江南,大量士族从中原南下江南一带,在江南落地生根。中原士族南渡,号称侨姓,居首者: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汝南袁氏、兰陵萧氏,合称”王、谢、袁、萧”。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