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政务文宣 查看内容

增城市新塘镇推进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征地拆迁工作

13-9-5 21:2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4037|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记者获悉,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新塘段征地拆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目前已进入入户测量阶段。增城市政府党组成员、新塘镇党委书记李能坚说,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轴线之一 ...
记者获悉,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新塘段征地拆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目前已进入入户测量阶段。增城市政府党组成员、新塘镇党委书记李能坚说,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轴线之一,是广东省主导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是连接广州、东莞、深圳三市的快速通道,也是广州东部(新塘)交通枢纽中心组成部分,对推动珠江东岸加快建成一小时经济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新塘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有着重大意义。

同时,它将对新塘人实现“双城”生活模式、提升城市发展的层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李能坚要求,征地拆迁小组所有成员一定要主动担当,上下齐心、形成合力、攻坚克难,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为新塘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为美丽幸福东江新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城轨将成三城间的“超级公交”

据悉,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线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主轴线之一,也是广东省首个由省主导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全长约76公里,它的起点是新塘站,经庙头到东莞境内,经虎门等地最后进入深圳市境内。全程运行时间1小时,速度目标值为每小时140公里,届时每隔2分半钟就会有一趟车,公交模式经营。

城际轨道与国家铁路、城市地铁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重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城际轨道最大的优势,是为前两者的“补缺”,让城市之间的交通实现“门对门”无缝接驳。虽然从新塘乘坐城际到深圳要一个小时,但这种时限是指“站站停”车,实际开通运营后,可能还会出越站通行的快车,免去靠站、离站耽搁,运行时间将大大缩短。

另外,有关人士透露,城轨的站点也将充分考虑与国家铁路、城市地铁的无缝接驳,其中新塘站将与广州地铁13号线、16号线连接换乘。“2.5分钟发一趟车,每趟车可载1200名乘客,5.6公里一个站,车票比广深动车组便宜!”在深圳工作的新塘市民湛伟民得悉该消息后,非常兴奋,“以后我再也不需要开车返还深圳、新塘了。”穗莞深城轨通车后,将成为三地市民城间的“超级公交”。

新塘站是“争取”到的城际轨道起点

2013年8月下旬,李能坚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同等通行能力的城际轨道,占地不足高速公路的1/8,其单向运送能力是公共汽车的8—10倍。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沟通广州、东莞、深圳三市的快速交通通道,对推动珠江东岸加快建成一小时经济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珠三角地区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么重要的城际轨道,最初的起点并不是新塘,而是广州地铁5号线的鱼珠站。

在穗莞深城际轨道规划过程中,广州市和增城市委、增城市政府的积极争取下,也在众多网友的建言下,认为城轨应发挥带动广州东部地区发展的重任,应由新塘站北上。这一建议最终获得了采纳,后省市规划发改部门对穗莞深城际轨道广州境内的线路进行了大幅调整,新的起点改为增城新塘,然后直入东莞境内的洪梅,最后达到深圳机场。

全程设立15个站点,分别是新塘、中堂、望牛墩、望洪、洪梅、沙田、厚街、虎门火车站、虎门贸易城、长安厦边、长安金沙、海上田园、和平、宝安机场北、机场东。李能坚在动员大会上强调,穗莞深城际轨道对新塘加快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有着重大意义,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工程,是造福新塘、惠及子孙的大事。

不仅为新塘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而且还将有力地拉动沿线及周边地区的发展,也会让城市的人居品质进一步提升。对带动新塘城市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他希望,新塘人要牢牢把握住这一机遇,理解并支持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确保城际轨道交通项目施工顺利进行,让全镇人民和子孙后代共享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发展和成果。

新塘人可实现“双城”生活模式

穗莞深城际轨道开通后,从广州到深圳只需要一个小时,广州、东莞、深圳真正融入一小时都市生活圈的范围,让工作在深圳,居住在新塘,甚至居住在新塘,工作在东莞等“双城”生活模式成为可能。城际轨道交通给新塘人描绘了一幅即将来临的新生活半径,这种交通方式将为新塘人带来一种全新跨市的出行模式。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