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深秋,增城市北部山区派潭镇,满山枫叶,红似彩霞。在该镇革命老区小迳村,原增城(龙门)县委旧址修缮一新,前来参加增城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落成的人们一边怀着或凝重或激动的心情,注足瞻仰革命旧址,观看一件件革命文物;一边神往地聆听革命老战士、增城市关工委名誉主任邱秋讲述当年革命战争年代的峥嵘岁月,畅谈传承光荣革命传统,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大家都由衷地对他肃然起敬。 对关工委工作充满热心 邱秋十分热心关工委的工作。2001年三月,增城市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他服从组织安排,二话没说担当起首任主任。成立之初,各项工作漫无头绪,比如,要尽快建立各级关工组织,配齐配强关工委班子,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要组建“五老”队伍,要开展各项活动等等。 关工委工作又是老同志面临的一项新工作,个别老同志也觉得,既然已离退休就该颐养天年了,怎么还去做这份儿事?面对种种问题和困难,邱秋深感责任重大。他觉得,关心下一代是人类的本能,做好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是老同志的一份责任和担当,对党、国家、社会和人民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他和常务班子成员一起,面对困难,担起责任,做到思同轨,步同向,心同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尽快建立起各级关工组织,他和其他领导成员一起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情况,解决问题。同时,大造舆论,宣传扩大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形成吸引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关工委工作的浓厚氛围。 2001年六月,在原福和镇召开了增城市建立基层关工组织现场会,抓典型,以点带面,有力推进了增城市关工组织建设,受到广州市关工委的充分肯定。在邱秋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经过十年的努力,现在增城市从机关到基层,从农村、社区到各中小学,全部都建立和健全了关工组织,做到了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 为组织和发动更多的老同志参加“五老”队伍,邱秋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充分利用和发挥“老退休教师协会”、“老劳模协会”、“老战士联谊会”等一批老字号组织,动员离退休老同志、老教师、老模范加入到“五老”队伍中来,还相继建立了关工委讲师团、关工委老干部艺术团。 现在,增城市“五老”队伍已发展到6000人,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独特作用。邱秋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充满热心,得到了各级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好评,1997、2002、2009年三次被评为“广州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08年被授予“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2011年被授予“增城市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 对弘扬革命传统充满真心 邱秋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1948年参加革命时不足14岁,被部队称为红小鬼。建国后,他在增城先后任职公安局副局长、检察长、政法委书记,1995年在增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上离休。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征程中,他对党、对事业一片忠心,对党的优良传统情有独钟,对弘扬革命传统更是充满真心。 离休后,特别是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以来,他视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为瑰宝,倍加珍惜,视弘扬传承革命传统为己任,身体力行,广为宣传。他常想,现在社会文化思想呈现多元化,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许多挑战,作为一名从事关工委工作的离休老干部,如果不注重用革命传统教育培养青少年一代,使之得到弘扬与传承,就是极不负责任的失职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