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市关工委暨艺术团朱秀兰的秀丽晚霞

2013-10-8 11:5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543|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2012年冬,正是兰妍吐蕊,满庭清香时。增城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关工委艺术团团长朱秀兰,被省关工委评为“广东省关工委先进工作者”。喜讯传来,增城市关工委和艺术团一片欢欣。十多年来,朱秀兰用文艺这种独特形式 ...
2012年冬,正是兰妍吐蕊,满庭清香时。增城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关工委艺术团团长朱秀兰,被省关工委评为“广东省关工委先进工作者”。喜讯传来,增城市关工委和艺术团一片欢欣。十多年来,朱秀兰用文艺这种独特形式,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发挥出文艺的正能量,作出了显著成绩,今获殊荣,连连称赞:值得!值得!名同其人,从朱秀兰的人品、艺德都觉得她像一朵秀丽的晚霞,光彩照人,像一盆兰妍,清香四溢。

朱秀兰1950年参加工作,在增城先后任职副县长、县委常委、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1年退休。1998年,增城市委老干部局成立老干部文艺演出队,由她出任队长;2003年在演出队基础上组建老干部艺术团,2001年,增城市关工委成立,艺术团二合一,成为老干部关心下一代艺术团,至今仍是她担任艺术团团长.

艺术团由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140多人,全部都是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文艺工作者等“五老”人员,分别组成合唱、腰鼓、舞蹈、曲艺、客家山歌等5个演出分队,演出任务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承担起关心、关爱和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从此,用文艺育人,成了艺术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亮丽特色。

但是,如何发挥文艺在关工委工作中的独特作用,朱秀兰深邃地思索着:文艺是高雅的,发挥文艺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就是要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用崇高的思想武装人,用先进的文化引领人,用纯美的形象塑造人,用精湛的演技感染人,用高雅的艺术陶冶人,用恢弘的表演激励人。

十多年来,朱秀兰遵循这个宗旨,无论白天晚上,酷夏寒冬,率领艺术团栉风沐雨,走村镇社区、企业单位、校园和监区,每年为群众和中小学校演出少则20多场,多则30多场,其中每年专场为学校学生演出不少于10场,到戒毒所专场演出不少于3场。还先后两次参加省组织的演出,每年都参加广州市老干部局组织的合唱节演出,并荣获优秀表演奖、最佳表演奖。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了使艺术团的每个节目、每场演出起到激励人、感染人、陶冶人的作用,朱秀兰经常带领艺术团的创作、编导和主演人员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使创作出来的节目更具思想性、针对性,使演出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心灵。

在纪念建党90周年、建国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学雷锋日等重大节庆日,艺术团先后创作的快板书《艰苦岁月》、《长征路上》,歌舞表演《雷锋精神代代传》、快板书《幸福增城》、歌舞《湖心岛》、《白水仙瀑》、说唱《八荣八耻》等一大批反映革命战争年代峥嵘岁月,讴歌改革开放时期辉煌成果,赞颂美丽乡村建设,引领文明新风的文艺作品,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中引起轰动,好评如潮,效果斐然。

2006年的6·26戒毒日,朱秀兰率艺术团到戒毒所专场演出,当演到歌舞表演唱《一个妈妈的呼唤》、《脚下的路》时,全场震撼了,台上妈妈一声声对孩子们呼唤,撕心裂肺,欲断肝肠;台下200多名戒毒人员听了身心颤动,泪流满面,哭声一片。演出结束,一位女青年紧紧拉住朱秀兰的手,泣不成声。

这位女孩,迷上吸毒,两次送来强制戒毒,一度深陷迷茫,欲寻短见,看了演出后,心灵受到巨大触动,表示要挖掉毒根,痛改前非,回归社会,重新做人。像这样的演出,每年都不少于三场,深受戒毒所和戒毒人员的好评。朱秀兰和艺术团,还与一些中小学开展“结对帮扶、艺进校园”活动,把《八荣八耻》、《新时期广东精神》编成说唱和快板书节目,分别到各中小学演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新时期广东精神,提高礼仪道德水平。

为配合广州市推进教育改革,艺术团与荔城一中开展戏曲进课堂,获得巨大成功,广州市教育局在该中学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在荔城一小,帮助该校成立了文艺队伍、诗歌班。在荔城三小、清燕小学,在抓好文艺进校园的同时,要求师生们开展读好一本书、唱好一首歌、拜访一次老人、做一件好事、写一篇心得体会的“五个一”活动,还给学校赠送一批书籍。“结对帮扶、艺进校园”,在师生中反响强烈,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陶冶了情操,净化了氛围,美化了心灵。

德艺双馨,是朱秀兰和艺术团的崇尚追求。朱秀兰要求艺术团这样做,自己更是身先士率,率先垂范。她要求每个演员力求做到演技精湛,精益求精,自己则带头登台演出,做出榜样。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艺术团在增城广场永久舞台举行专场演出,在歌舞剧《九一八》节目中,朱秀兰主演东北一位逃难的老奶奶,演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悲壮感人,全场6000多观众和中小学生报以热烈掌声。

平时,朱秀兰视艺术团为家,她说:关爱艺术团就是关爱青少年,两者紧密相联。艺术团没有经费,她到处筹措,请一些单位和领导给予支持,甚至动员自己的媳妇、女婿支持了5万元。老伴是当年南下的老战士,离休后一度多痛多病,她一边精心服侍老伴,一边不误艺术团的工作。

老伴逝世后她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团,一天不见艺术团的老兄弟姐妹,心就觉得不踏实。她带艺术团到农村社区、学校单位演出,走遍山山水水,唱遍城镇乡村,她坚持省吃俭用,十多年来从不取报酬,不吃餐请,不提要求,不受礼物。朱秀兰,德艺双馨,老同志敬佩她,团员们拥戴她,青少年学生亲昵她,全社会尊重她,她就是一朵秀丽晚霞,一束清香兰妍!
 已同步至 lujunfei的微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民经历代风雨沧桑 世代
  • 增城区瓜岭村有三宝:明清的古村落 广州唯一
  • 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 欣赏山野美景中
  •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古祠堂和碉楼
  • 广州市增城区推动“区政合一”试点工作出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