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重点打造两条休闲产业带 增城旅游资源丰富,规划到2020年,增城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50亿元。为将增城建设成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和国际旅游度假城,未来增城的旅游空间布局将重点打造“两带”——凤凰城-白水寨西部乡村观光带和鹤之洲-湖心岛东部休闲产业带。前者由南至北依次贯穿新塘镇、朱村街、小楼镇和派潭镇,全长约80公里;后者以增正公路为依托,起于增江街鹤之洲,止于正果镇湖心岛,全长约30公里,途中串联鹤之洲景区、荷塘景色景区、白湖水乡景区、何仙姑景区、小楼人家景区和湖心岛景区。 闻名全国的增城绿道将进一步扩大成网,拟高标准规划建设三大城市绿道网:一是根据全市的旅游路线规划200公里自驾游绿道;二是规划从增城市区到白水寨、从鹤之洲到湖心岛的250公里自行车休闲建设绿道主线,规划建设各景区、生态公园的自行车休闲建设绿道支线,形成网络;三是从初溪水利枢纽工程到湖心岛50公里的增江画廊水上绿道。 陈建华:别让限建区变可建区 有规委会委员提出,增城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1364平方公里,限建区为821平方公里,占了60%。但限制建设不是禁止建设,建设的强度要进行限制,比如建筑高度、建设力度等。另外,增城副中心核心区和西部的一个中心镇组团,按照规划是要隔离开的,但是限建区却又把它们连在一起了。希望组团分割能更清晰一些。 对此,陈建华表示,在下一步的控详规,增城副中心始终要坚持生态优先,尤其是对限建区要作出一些规定性的要求,避免限建区变成可建区,少量的建筑变成了大量的建筑。“我建议在规划里面可以引入绿带,有些限建区规划成绿带,不让随便建设,这样既让组团界限清晰,又可以形成很好的物理分割。” 陈建华总结发言时还表示,增城副中心规划范围很大,面积基本上跟香港、深圳、东莞、中山等城市的面积相当。这个规划2012年年初启动以来进行了国际招标,做了多项的专项规划,再加上增城的自然条件比较好,经过多轮的修改,已经获得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增城规划比较超前,涉及了很多实际问题,可以作为从化、花都,包括山水新城以及番禺、南沙、还有海珠等地区的借鉴和参考。 产业发展方面,增城也要跟上面提到香港、深圳、东莞、中山等地区学习,要在下一步功能性规划,包括控详规中,为未来的产业发展留出足够空间。“东莞只比增城大三四百平方公里,但其经济总量却是增城的五六倍。说明增城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要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