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观点社论 查看内容

探讨新旅游法标准下 增城市大旅游的发展走向

13-10-21 09:45|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090| 评论: 0|原作者: 蔡艺|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近年来,致力于打造“花城、水城、绿城、山城、现代田园生态之城”的增城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县级市参与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评选的。增城的旅游发展已走出富有增城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2013年“ ...
近年来,致力于打造“花城、水城、绿城、山城、现代田园生态之城”的增城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县级市参与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评选的。增城的旅游发展已走出富有增城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2013年“十一”小长假恰逢新旅游法实施,增城市某主流媒体在旅游城市增城发起“增城圆桌会”论坛第五期座谈会,与旅游发展中心主任、旅游专家、旅游达人、白水寨风景区负责人、国际旅行社经理共聚一堂,讨论“新旅游法对增城影响及增城“大旅游”发展走向”,希望在新旅游法下找到增城旅游的发展方向,为增城“大旅游”发展做实做大出谋献策。


增城旅游国庆经受住新旅游法考验

新旅游法实施以来,全国各地被曝光了多起旅游违规事件,如鼓浪屿黑导游与游客打架、四川九寨沟景区滞留游客、云南香格里拉游客拒加钱被弃荒岭等。单智君、毛带勋等增城旅游_行业代表反映以上弊端在增城表现不突出。增城市旅游发展中心主任史寿山表示,增城可以说是经受住了新旅游法的考验。知名旅游专家武旭峰则表示新法标志时代的进步,一部旅游法无法管住一个大中国,存在问题情有可原,仍需修订,使旅游标准化。

●单智君:白水寨2013年“十一”有9万多客流,我们在旅游接待及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白水寨的最高载客量是3万人每天,国庆期间客流量一到2万人,我们就开始对旅客停车分流,确保整个景区秩序井然。长假期间我们更把投诉电话挂到游客方便看到的地方,接到的投诉却很少。

●毛带勋:增城的购物景点比较少,旅游法要求“零负团费”,对增城影响不大。十一长假期间湖心岛景区接待了六七万名游客,游客类型大多为自由行,又可以珠三角地区偏多,整个长假下来我没接到多少投诉。

●简秋梅:我说说旅行社的情况,以羊城之旅为例,国庆期间我们多的组团比较多,这次我们做足跟旅客的沟通,做好路线、购物点的把控,国庆期间我们没有收到一个投诉。

●史寿山:增城的客源以自助游、散客为主,新旅游法的出台,对增城的负面影响不大,在全国各旅游景点引发的热点问题,在增城并不突出,增城可以说是经受住了新旅游法的考验。

●武旭峰:新旅游法的出台是时代的进步,让旅游_行业有法可依,但不可能一部旅游法就把中国旅游的所有问题解决,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修改。新旅游法对旅行社的规范较多,让旅行社生存艰难;但它却对新兴旅游如自驾游的关注不够,自驾游将会未来社会旅游的主流,这点上增城敢为天下先,走在旅游_行业的前头,却也因为旅游法对此的关注不够,需要先经历管理混乱的时期。

发展增城大旅游,应先做“实”再做“大”


谈及增城大旅游发展,增城本土旅游专家陈克表示增城旅游资源丰富,动情解说增城美景美食,他表示增城打造大旅游城市顺理成章。而全国武旭峰表示增城的旅游资源不错但盘子不大,盲目的追求大旅游模式是种病态心理,发展大旅游,关键在于“先做实,再做大。”

●陈克:增城特色景点确实多,我概括为“十全十美”。增城有“十景”如白水温泉、小楼人家、莲塘春色等;有“十大美食”如丝苗米、增城荔枝派潭凉粉草、增城乌榄、增城迟菜心、小楼冬瓜等;增城每个镇都有古村落如小楼的东西境村、中新镇坑背村等。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增城打造大旅游城市顺理成章。

●武旭峰:增城的旅游资源不错,但以白水寨国庆9万客流量、湖心岛6万客流量来算,增城的盘子不大。现在全国各地都谈发展“大旅游”概念,盲目的追求大旅游模式是种病态心理。增城接下来要做的是把旅游品牌做大,把旅游市场做大。增城这个旅游城市品牌打的还不够响,来增城的游客一般是珠三角等周边城市人。在这种小品牌下品市场的形势下要打造大旅游只是空话。广东改革30年来的最大失败是把广东旅游的目的地丢失了。

广东到处是好山好水,但要说出一个品牌性的景点来还真没有。增城也一样,有特色的景点不少,但名气不大。日后,增城旅游应该多“从做实做小做细”这方面下手。其二,市场要做大,增城现在的客源主要是珠三角,都是近处,难以有新鲜感,想提高在增城消费的可能性不大。增城的游客要换种,把远处的客人吸引过来,一辈子来增城一趟,对增城充满新鲜感,那他肯定要好好在增城住一宿、吃几顿,消费自然就带旺了。开平碉楼对西关的吸引不大,但对北方人的吸引就大了。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