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淘族、剁手族、囤货族……自支付宝2014年1月中旬发布全国2013年度对账单以来,连续多天,网购奇葩族群纷纷在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晒个人账单。羊城晚报记者留意到,支付宝年度对账单连续发布三年来,消费榜第一阵营均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五个“常青土豪”。而最新数据显示,广东在2013年年度网购消费额反超浙江,夺得网上支出“最土豪”省份称号。 虽然,广州人均年度支出仅排全国第十八位,但在“消费百强县”排名中,广东入榜的七个县级市中,广州增城就以全国第十六、广东第一的骁勇之态入围;而广州从化也闯进“百强”,排名第八十九。到底广州人有何网购习惯?增城、从化市民都“败”在哪些消费上?2014年1月中旬,记者在广州城中展开了一次微调查。 增城网购:广东第一 数据显示,增城2013年支付宝用户人均网上支出(包含网上消费、转账、还款、缴费等)为15029元,其中人均网上购物支出为6918元。听闻增城上榜,在增城居住和工作的小蔡表示“一点都不奇怪”。她告诉记者,单位同事几乎都是网购能手。“增城不像广州市区,没有什么大型商场,就我工作的荔城街来说,想逛街和娱乐要么去东荟城,要么去挂绿广场,没其他地方可去了。”小蔡说,“我每天都是单位、东荟城、住所三点一线,东荟城里的衣服品牌也有限,我的衣服、护肤品等统统都是网购的。” 根据中国县域经济网2013年年末发布的中郡研究所《2013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增城在“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排行第13名,这个排名证明其经济实力和背后潜藏的消费实力。“增城人的消费能力不小,但我觉得这里的消费场所相对较少,满足不了大家网购的需求。”小蔡说。 广东金融大学华商学院的大三学生阿亮表示,增城聚集了不少高校,包括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等,年轻大学生更倾向于网购,这或许是增城网购排名较前的原因之一。增城的大学生村官宋先生则认为,越来越多的高消费人群和热爱网购的“80后”年轻人从广、深、莞等地来到增城居住和工作,成为增城网购的一大“主力”。 他以位于增城新塘镇的碧桂园凤凰城为例,这个占地1万亩的大型高档小区吸引了广州及周边的高收入人群入住。“近几年增城的房地产业特别发达,房价比广州、深圳等地更便宜,估计能带动了一批熟悉网络购买和消费的群体过来,特别是一定收入的‘80后’,他们平时的网购习惯可能会带动增城本地整体的网购水平。”宋先生说。 从化网购:跻身“百强”第八十九位 阿辉是从化街口一家快递公司的员工,26岁的他在快递公司上班快三年了。他告诉记者,从化的快递公司仅在街口就有十多家,大多是这两年“冒出来的”,有些大公司,以往并未在从化设点,但这两年因为业务发展迅速,原本可以两三天一送的包裹量,猛增到一天一送也几乎装不下车。虽然公司规模并不大,但2013年还负责街口、江浦两个城区的阿辉,2014年忙得只能送江浦一个地方了。 “学生多,年轻的务工人员多,这两种人是购物主力。”阿辉家在江浦的一个农村里,距公司所在地街口河东不过几公里,每天早上8点他骑着摩托车去上班,到了公司便清点今天要派送的件。“下半年的量特别大,尤其是双11、双12之后几天,我的后座塑料筐都放不下,一天最多运了3趟。”阿辉不光要送江浦街中心的件,还要给周边的农村发货,所以必须要“研究好路线图”。 他说这一年增长最迅猛的就是周边农村的件,买的多是电器、衣服、甚至还有化妆品和药品。阿辉的女朋友也是“网购达人”,有意思的是,她就在街口的一家百货公司上班,但即便有“员工折扣”,她也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在店里买过东西了。“店里的东西品种太少,因为都是‘国字号’的百货公司,进的都是大路货,价格也高。如果去街边小店买东西,质量又没有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