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3年,增城市政府坚持以新型城市化发展为引领,围绕扩容提质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以“五个十”工程为抓手,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面完成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达989.45亿元(不含广本866.5亿元),增长12.9%;工业总产值达2019.64亿元,增长17.89%;农业总产值达92.17亿元,增长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62.99亿元,增长19.0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996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858元,增长12.97%;固定资产投资达294.07亿元,增长27.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2.9亿元,增长16.1%;外贸出口总额33.4亿美元,增长12.76%; ●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支出58.12亿元,增长6.68%,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4.53%;投入1073万元用于扶持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15.4%,住院医疗救助年度上限由1.5万元提高到4万元,重特大医疗救助由1.5万元提高到10万元; ●全面完成“散小乱”养猪场规范整治工作,共拆除7288家、面积472万平方米,新建3家现代化养猪场;完成203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完成4200户农村泥砖房分类改造;基本完成广州教育城、挂绿湖水利工程、地铁13号线和21号线的征(借)地和拆迁工作; ●增城市性会议比上年减少40%,以市政府名义下发的文件比上年减少18%;考核检查、评比表彰项目比上年减少43.8%;深入推进第五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59项、备案35项;建立网上办事大厅“一站式”服务,实现90%的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压缩审批时限52%;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9.45亿元(如不含广本则866.5亿元),增长12.9%;工业总产值2019.64亿元,增长17.89%;农业总产值92.17亿元,增长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2.99亿元,增长19.01%;固定资产投资294.07亿元,增长27.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9亿元,增长16.1%;外贸出口总额33.4亿美元,增长12.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58元,分别增长10.3%和12.97%。顺利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 产业后劲进一步增强 广州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增城开发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广州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教育园区、白水寨生态休闲度假区、小楼人家生态农业示范区等战略性发展平台不断完善,承载力不断增强。新引进广州低碳总部园、广州环保装备产业园、北汽海纳川等重大产业项目。北汽华南生产基地、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广本第三工厂、广本发动机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广州电装、五羊本田摩托、索菲亚家居、金邦有色等一批项目加快增资扩产。日立汽车系统、珠江钢琴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塘牛仔服装创新服务中心建成使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成功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万达广场、三英温泉酒店、锦绣香江二期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 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 基本完成广州教育城、挂绿湖水利工程、地铁13号线和21号线的征(借)地和拆迁工作,启动挂绿湖水利工程11个安置新社区和广州教育城凤岗村、秀山村安置区建设;广州第六资源热力电厂顺利完成交地和第二次环评公示,基础工程已动工。凤凰山隧道工程全线动工; 完成广汕公路增江段、派正公路、朱宁公路、小正公路、增城大桥、新新公路等一批路桥升级改造工程,坪中公路改造工程正加紧推进。围绕增强副中心服务配套功能,系统谋划和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核心区健康医疗综合体、新石滩中学等重点工程陆续动工。建成余庄、陂头2个输变电工程。完成新塘地区天然气置换、广东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增城段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