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市3名90后大学生的行为艺术前卫秀

14-3-15 08:20|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039|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行为艺术本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但是为了哇众取宠博得宣传,当今的行为艺术表现形式,大都与裸体、血腥、暴力相关, ...
行为艺术本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但是为了哇众取宠博得宣传,当今的行为艺术表现形式,大都与裸体、血腥、暴力相关,引起不少人的反感。2014年2月10日下午4时,三名90后大学生在挂绿广场上演了一场行为艺术表演《捆绑·人生》,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据了解,《捆绑·人生》源于普通人的真实日常生活,表演选取了人生几个阶段的角色,以捆绑自身等行为唤醒人们心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日前,记者走近三名大学生叶建基、李嘉欣和张子林,了解他们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行为艺术的看法。



共同兴趣让他们走到一起

“很难找到有默契、同声同气的人了。”谈到彼此的认识,李嘉欣告诉记者,他们三人是高中同学,高二分班时,由于都是学美术的,自然分在了一个班。由于兴趣相投,他们很快成为了好朋友。高考后,她和叶建基入读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而张子林则考上了武汉科技大学。然而,距离并没有疏远他们的关系,每次放假回到增城,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叽叽喳喳,感觉从没有变过。”

没有了高中繁重的学业,大学校园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相对轻松的艺术氛围,让三人对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初接触行为艺术是在老师口中和一些电视作品中,有一次我们到广州大学城附近的小洲村玩,偶然结识了一些行为艺术人士,因此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行?”

张子林说,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开始了解、接触行为艺术,并萌生了进行行为艺术表演的念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听到很多关于这样的声音,从小孩到老人,身上都背负着太多的束缚,基于这样的压力认知,《捆绑·人生》诞生了。”李嘉欣介绍说。

年轻人要敢于追求

2014年2月10日下午4时,在挂绿广场的喷泉处,三人表演了他们的第一个行为艺术作品《捆绑·人生》。据了解,作品灵感来源于张子林,由李嘉欣拟定方案,叶建基负责联系场地,三人分工合作。张子林告诉记者,他们从2014年1月开始筹备,期间遇到不少困难,曾产生放弃的念头。

“一开始是选角,人找齐后,又在烦恼场地的问题,后来场地也找到了,时间约好了,却又开始担心天气‘不近人情’。”张子林告诉记者,本来他们预设了从孩子到老人阶段的4个角色,分别由他饰演学生、叶建基饰演中年人、李嘉欣饰演小孩,老人则由他们的一位朋友饰演。然而,饰演老人的那位朋友当天因事赶不及过来,最终只能由张子林一人分饰两角。

说起创作的过程,李嘉欣说:“一开始确定作品大纲时,连家人也觉得荒谬,其实我也担心被误解,怕被观众以为我们搞反动什么的。但艺术是真实的,敢于追求,敢于创新,敢于去做,这就是我们年轻人需要的勇气,引用微博上的一句话‘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说这句话时,一旁的叶建基和张子林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继续行走于艺术道路上

“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都不相同,但不能否认的是,表演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包含作者的灵魂和思想。”李嘉欣告诉记者,表演过后,他们到相关贴吧看了网友的评论,“有人说我们随便搞些动作就冠之以艺术的名义,看了有点沮丧。”事后三人细想,表演的确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某些动作设计不到位、材料相对简单等。

“出于环保,我们在表演中用到的绳索、塑料胶带等材料都是‘垃圾’,这也是我们的意图之一,希望以此呼吁人们自觉保护环境。”叶建基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艺术上,我们还是初学者,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乐此不疲地寻找并发现艺术的美,我们还会继续在追求艺术道路上前进,并以切身行动告诉大家,行为艺术不仅包含作者的思想、艺术品位,更多的是胆量。”

采访中,李嘉欣表示,《捆绑·人生》是第一个脚印,下一步他们将筹备新的作品。“希望能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尽可能地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表演。也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增城,我们能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学习和交流。”李嘉欣说。

相关资料:

行为艺术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由个人或群体行为构成的一门艺术。行为艺术必须包含以下4项基本元素,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该艺术不同于绘画、雕塑等仅由单个事物构成的艺术。虽说理论上行为艺术可以包含一些相对而言更为主流的活动,比如:杂耍、喷火、体操等杂技,以及戏剧、舞蹈、音乐等,但这些一般归为表演艺术。

行为艺术通常仅指视觉艺术范畴中前卫派(avant-garde)或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一种。关于起源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它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行为艺术的鼻祖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1928-1962)。其代表作品是1961年他张开双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的《自由坠落》。

行为艺术包含以下流派:身体艺术(body art)、激浪艺术(fluxus)、动作诗(action poetry)、以及互动媒体(intermedia)等。有些艺术家——比如“维也纳行动艺术者(viennese actionists)和“新达达主义者”(neo-dadaists)——更倾向于使用诸如“现场艺术”(live art)、“行动艺术”(action art)、“介入品”(intervention)或“演习”(manoeuvre)等术语来描述他们的活动。

大陆行为艺术初起于八五时期“厦门达达”的艺术活动,至八九年北京现代艺术展可视第一阶段。此一时期出现了不少艺术家包裹自身的东西,如魏光庆模拟卧轨自杀,其作品的抗议性在八九年后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身亡后更值得加以追认。

其实在八九年现代艺术展上,真正引起强烈反响的恰恰是行为艺术,如萧鲁枪击电话亭、张念孵蛋、吴山专卖虾以及至今匿名的假装爆炸中国美术馆等等。其中萧鲁的枪击之所以影响巨大,原因是那一声枪响,不仅击碎了伊斯堤思式的电话亭,宣告了中国当代艺术挑战欧美中心的必要性,而且作为一种巫术式的预言,揭示了中国政治专政的铁血现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