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市派潭镇樟洞坑村丘国聪的“武术梦”

2014-3-24 11:3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719|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自小习武,16岁传授武艺,24年授武经历,授徒数千人。增城有这样一个人,不仅擅长枪棍棒,精通拳术,还会铁布衫、金钟罩等硬气功。这样的“武林高手”,不是在电影里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他就是功力综合拳馆的丘国 ...
自小习武,16岁传授武艺,24年授武经历,授徒数千人。增城有这样一个人,不仅擅长枪棍棒,精通拳术,还会铁布衫、金钟罩等硬气功。这样的“武林高手”,不是在电影里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他就是功力综合拳馆的丘国聪。丘国聪武艺高超,但却不像电影中的武林人士那样喊打喊杀.

他习武健身,开馆授徒,为的是推广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强健市民体质。“为天地而立心,为健康而立命,人生短暂几十年,我能留给世间什么?我希望能将自己创立的拳法和好的养生方法留给世人,帮助他们强身健体,帮助他们走向人生新里程。”丘国聪说。2014年3月中旬,记者走访了这位武术家,倾听他的人生故事和武术梦想。



自小习武,博采众长


现年40岁的丘国聪有30多年的习武经历,初次见到他时,只见其身材魁梧、精神闪烁,给人一种威武的感觉,然而在交谈中,却感觉其亲切和善,非常乐意与人交流。据他介绍,他在20世纪70年代出生在派潭镇樟洞坑村,“小时候,我们村里有几位老者教武术,我就跟着他们练习武术,从那时开始我就喜欢上了武术。”

丘国聪介绍,当时派潭的武术文化比较浓厚,各村落之间交流也比较频繁,逢年过节必定舞貔貅,表演武术,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武术文化,从而可以学到不同派别的拳法。“读中学的时候,我已经非常喜欢武术了,边读书边练武,下课便跑去僻静的地方练武,一个动作要练习上百遍。”丘国聪介绍,在读初中之初就已经打好了良好的武术基础。

偶遇恩师,苦学传业

在丘国聪上初二的时候,派潭镇文化站邀请了武警部队任教的武术家陈一汉到派潭传授武艺。“我当时就报了名,并成为了第一批学员。学了两个晚上,陈师父发现我的武术动作、功底都比较好。第二天,陈师父到我家和学校了解我的家庭和情况后,询问我是否愿意做他的徒弟跟他学武艺,我当时就非常乐意,马上答应了。

他让我中学毕业后跟他继续学习,并担任他的助教。”丘国聪介绍,他16岁中学毕业后就跟着陈一汉学习武术,当教练。“我当时练武非常刻苦,想着要当教练,自己练习不好就难以教别人,因此,练习特别用功,白天晚上都加班练习,特别是练硬气功的时候,师兄弟要用十五天才可以用头开砖,但我第七天就可以用头开砖了,当时大家都说我是练功的料,却不知我付出了许多辛勤汗水。”丘国聪说。

丘国聪从师父陈一汉那里学习了新的武术气功,练习洪熙官一派功夫,练就金钟罩,铁布衫的本领,从而对武术、气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意识到,武术并不是为了争强斗狠的,而是为了强身健体,为了帮助别人的。“佛家教人向善,道家教人顺应自然,武家教人的是身体强健。”丘国聪说。

自创拳功,开馆教徒

跟陈一汉师父学成归来后,丘国聪再去拜访了增城的许多位武术前辈,如气功前辈温章伙,貔貅传承人张文亮、张永木等等,并向一些武术爱好者传授武艺。在实践中,他注意到,练拳脚的的师傅不讲究气功,而练气功的师父也不讲究拳脚,致使气功与武术不能很好融合在一起。

从1997年开始,丘国聪便探索武术与气功融合的方法,填补民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始终不得全的空白。他将自己多年学习得来的武术与气功融合,创造了23式的功力综合拳和功力综合养生法,用呼吸吐纳方法和身法的起伏、沉浮来增强五脏六腑的机能,配合拳脚等防守攻击增强全身经脉血气畅通,以达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效果。

拳功融合后,丘国聪便想着将自己一身的本领传授出去,光大武术气功文化,让优秀的武术气功文化能够传承下去,同时满足人们习武强身的愿望。“学武必须以德为先,要有良好的武德,以德自律,以人为善。”丘国聪在教授徒弟的时候,要求其徒弟练习武功必须要自律,不可争强好胜,狂妄自大。

在丘国聪的徒弟中,曾经有一名青年小王,过去脾气比较暴躁,经常与人争斗,后来,跟着丘师父学习武术之道,在丘师父的耐心引导下,小王不但摒弃了过去的陋习,而且对人文明有礼,在学武的同时也学了一门手艺,做起了厨师。还有一名青年小陈,身体比较差,患有支气管炎多年未好,练习丘师父的气功武术,两个多月后身体机能强健了,支气管炎竟然好了,同时身体变得强壮了许多,现在在一家快递公司做快递员,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已同步至 lujunfei的微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增江街光辉村湖塘埔 欣赏山野美景中
  •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的古祠堂和碉楼
  • 广州市增城区推动“区政合一”试点工作出实
  • 走进乡镇企业亿元村增城区新塘镇大敦村 感
  • 参观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竹园村阮海天故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