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历尽劫波的增城东门桥 虽屡遭战火轰炸仍屹立不倒

14-4-2 11:0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588| 评论: 0|来自: 广州日报-增城社区报

摘要: 在增江流经荔城街和增江街不过数公里的河段,目前矗立着四座桥梁:增城大桥、东门桥、人民桥、雁塔桥,始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门桥,是增江上修建最早的钢筋水泥桥,在80多年的风雨沧桑中,曾两次因战争的原因 ...
增江流经荔城街和增江街不过数公里的河段,目前矗立着四座桥梁:增城大桥、东门桥、人民桥、雁塔桥,始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门桥,是增江上修建最早的钢筋水泥桥,在80多年的风雨沧桑中,曾两次因战争的原因被人为炸毁。至今,数度重修的东门桥,仍然作为人行便桥屹立于增江之上,见证着两岸的变迁。


增江最早钢筋水泥桥

在老增城人的记忆中,旧日的荔城,最清晰的方向,就是西园和东门。西园就是今天的挂绿广场一带,也即西园挂绿母树所在地;东门就是老县城的东城门,前面即水面辽阔的增江。东门桥就处在东城门外,隔河相望即今天的增江街,老增城人喜欢称那边叫“隔海”,可见在旧时人们的观念中,河那边是有着鲜明差距的,这种距离不仅仅是隔着一条宽阔的江,更因为那是城外,是乡下。

据《增城县志》记载:东门桥始建于1929年,1932年建成。位于县城东门外,横跨增江,长160米,面宽9米,桥有10孔,由美国马克墩公司承建。据称,这是增江上最早修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型桥梁,耗资14万元(银毫)。大桥建成后,增江上终于有了可以通车的桥梁,也是广汕公路上的重要桥梁之一,曾发挥较大的交通作用。

两次炸毁,三次复建

东门桥的桥墩,其造型和坚固的程度,堪称为一个传奇。这座桥一共有12个桥墩,呈矩阵形分布,每个桥墩有8条入水的钢筋水泥竖梁,中间还有4条横梁,上面以四方形平面托住桥身,看起来就像是在水中放置了一张张方形的高脚凳。在80多年的沧桑岁月中,尽管东门桥屡遭毁坏,但除了日军进犯广州时人为炸毁的两座桥墩之外,其它桥墩从未破损,历次复修的通常是桥面。

1938年10月,进入广东的侵华日军从大亚湾登陆,逼近广州。为抵抗日军,当时的民国增城县政府奉命炸毁了靠近东岸的两座桥墩,破坏3孔桥面。但即使如此仍然阻挡不住日寇侵略的铁蹄,日军于当年10月21日冲进广州市政府,广州不幸沦陷。抗战胜利后,政府用木料修复了东门桥。

然而好景不长,1949年10月增城解放前夕,逃窜的国民党军队又烧毁了部分木料桥面,东门桥再次沦为断桥。1950年,解放后的增城县人民政府,又将它修复通车。1957年,广汕公路增城大桥建成通车,东门桥作为最早连接增江两岸的交通桥梁,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再通车,作为人行桥使用。

然而东门桥的劫难并未结束,1968年,因洪水暴涨,受到冲击的桥面危危欲堕,不得不拆毁桥面。直至1985年,政府将桥面全面重建,于1987年7月峻工。至此,自1938年开始,东门桥经历了两次炸毁,三次复建。现在的东门桥全长160米,面宽9米,有10个孔;成为人行桥后,东门桥桥头修建了阶梯.

一桥通往西岸的繁华

目前所见的东门桥,与前后相隔的增城大桥、人民桥、雁塔桥相比,无疑显得陈旧而狭小,但这些后来相继建成的大桥,没有一座能够如东门桥一样牵引起老增城人的记忆。它曾经是荔城的一个鲜明的座标,指引着老增城人的情感和方向,见证着增江两岸的繁荣发展。在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增江东岸发展较为落后,而东城门后的西岸,却沿江建起了许多商铺,其繁华一直伸展到老县城的西面。

西门是老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很早就有西门商场和市场,西门墟繁荣的景象至今仍让不少老增城人津津乐道。当然,这些都是老话了,即使是东门桥的西侧,现在也已成了荔城的老城区.但令人欣喜的是繁华不落,每到傍晚,到那里去,均可看到沿江街道上长长排起的摊档和络绎不绝的人流。

而江边的开阔地,常常会有悠闲的垂钓者,很多时候,还可看到有人自发地聚集在那里演唱客家山歌。东门桥的西面桥头,后来修建了一座高耸的双层凉亭,站在凉亭上,可以眺望一江秀色,凉亭下以及沿江两侧,草木繁花入眼,说不尽的安静清幽。旧时的东门桥,一桥通往西岸的繁华,而现今作为人行桥的东门桥,一桥可览一江胜景,令人顿生情愫,诗意无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