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大的女婴瘦得皮包骨,而她的父母留给她的唯一庇护所,是一个用来装物件的纸箱。来自四川南充的外来务工夫妻杨德明和张凤荣夫妇,将这名脑瘫弃婴从惠东老车站附近抱回了简陋的出租屋,一养就是8年。 增城夫妻惠东弃婴 8年前的农历四月十六,正在外搬运货物的四川籍搬运工杨德明,听说惠东老车站附近有一个弃婴。他和朋友前往查看,一处角落里有一个纸箱,里面躺着一个女孩、两套衣服、半罐奶粉,纸箱里的一个红包里包有200元钱,还有一张纸条写明小女孩生于增城,生辰为2005年的农历八月初五。没多想,杨德明便把纸箱抱回了自己简陋的出租屋。 由于自己有一个亲生的男孩,张凤荣起初反对丈夫杨德明收养这名弃婴,但看着皮包骨的小女孩,心软的张凤荣最终同意先养一段时间,然后再送出去。没收养女婴之前,杨德明、张凤荣夫妇一道在惠东县城做搬运工,生活虽艰辛但还过得下去。但接下来的事,快让杨德明一家从双劳力减为单劳力,夫妻俩发现被弃的女婴怎么也坐不稳,而且无法进食,收养次日夫妻俩将她带到医院检查,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小女孩患脑瘫。 给女婴治病花10多万 由于收养的弃婴严重脑瘫,需由专人照料,这让租住在惠东县城老街巷一个老宅里的杨家陷入了困境。经过商量,杨德明让张凤荣放弃工作,在家当“专职妈妈”,从此张凤荣便开始了比抚养自己孩子付出更多精力的无私照料。担心再把小女孩送出去无人认领,经过全家人商量,杨德明最终给小女孩起了一个叫做“杨惠”的名字,小女孩正式成为了贫苦人家杨家的成员。 一把屎一把尿的护理,并没有换来杨惠的站立,8年来张凤荣最开心的事是,杨惠在全家人的照料人下,逐渐能说出一些简单的四川话,能够认识简单的汉字。去年,听闻惠东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治疗脑瘫儿童有成效,顾不上经济困难,张凤荣每天下午一点钟背着杨惠前往进行康复治疗,然后下午四五点又背着她回家给全家人做饭。 8年多来,杨德明和张凤荣夫妇,为治疗杨惠花费了10多万元治疗费,他们租住的20来平米的老宅,从一家人来到惠东打工后再没有挪窝,亲生儿子读完高职立即打工补贴家用。去年,惠东官方进行第三届“感动惠东”人物评选,此前与杨德明夫妇一道做搬运工的志愿者李乾国,向官方推举了杨德明和张凤荣夫妇。 期盼:希望未来儿媳和儿子,一起照顾妹妹 官方组委会前往核实时,被杨家的善举打动,并给出了“德昭日月,爱泽弃婴”的高度评价。看到杨家一家人生活条件艰苦,在将杨德明和张凤荣夫妇评为“感动惠东人物”后,惠东县文明局和残联向县领导请求给予杨家适当的帮扶。在惠东县领导的特批下,杨家人领到了5000元救助金,杨惠在康复中心的治疗费用全免。 2014年4月2日,已经连续在惠东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治疗了大半年的杨惠,已经能短时站立和行走,她开心地与人进行简单交流。张凤荣说,或许已经知悉自己身世的杨惠,近段时间曾经问过杨德明:“爸爸,你们以后是不是不养我了……”这让他们夫妇俩心酸。随着年纪渐老,张凤荣和杨德明担心杨惠无人照料,所以他们希望未来的儿媳妇,能够和儿子一起照顾好妹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