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寻找的最美乡村:增城市小楼镇东境村的人文历史和巨变调查

14-4-7 09:2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3584| 评论: 0|原作者: 罗德远

摘要: 许多人对增城的了解和向往,缘自55.5万元一颗珍贵无比的“挂绿”荔枝,缘自那一挂形似仙女、中国大陆落差最大的白水仙瀑,缘自这里诞生过崔与之、湛若水等一代大儒,以及我国神话传说“八仙过海”里唯一的女仙何仙姑 ...


●势凌宵汉塔

该塔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821年,1934年重建,取自邑人明解元胡兰庭题雁塔“秀气摇凌宵汉外诗”。因塔状似立笔,被当地人称作“文笔塔”,有象征“村运繁华、村途昌盛”之意,故又常被称作“文昌塔”。该塔为砖、木、石结构,身呈六角,径宽六米,身高五层,约三十米,每层略有收分,青砖砌墙,层顶琉璃瓦叠涩出檐,檐角起翘倒钩,整体均为楼亭阁式模样,古色古香,塔身第五层刻有“扶摇九万”字样。登塔眺望,小楼人家美景尽收眼底。每逢初一、十五,村民会自发到文笔塔祭拜祈福。

●宏富堂家塾

于雅川家塾右侧,还建有一座“喜庆堂”,是原“宏福堂家塾”旧址,占地近400多平方米。据介绍,“宏福堂家塾”乃属广东海军学校第六届校长、海军舰长、江防司令、前增城县县长周天禄的家塾。由于“宏福堂家塾”年久失修,里边杂草丛生,残缺不堪,一派荒凉景象。后经东境村村委研究,报小楼镇政府批准,将其旧屋拆除,由政府及村委拨款,按明代建筑重新建造,新建的喜庆堂气势雄伟,风格独特,成为东境村村民集会、节庆婚嫁、寿宴等招待客人的主要场所。

●仁里楼

始建于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历史屡有修葺,古时具有报更及远眺守望功能。面阔10米,楼高7米,硬山顶屋脊,正脊垂直都有明显的反翘和灰塑花卉线条。按习俗,“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等喜讯均通过仁里楼传递。每逢村杨举行婚礼的喜庆时刻,主人家均要在更楼大门贴上喜联,燃放礼炮,新人携手由更楼入村,寓意白头偕老,开启新生活。此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因此,仁里楼现已成为嫁亲迎娶,开启婚姻幸福生活的“法门”。

●里巷(纵横十六巷)

民居建筑群众坐向统一,均为坐北向南,巷道分明,十纵六横,共有400多间房屋,占地总面积4公顷,青砖建造,规格整齐,呈“仙人散网”格局,与周边田、塘、林融为一体。由于东境村自开居以来,人才辈出,10条里巷均按照各自“出产”名人,以约定俗成的形式命名.

由西往东依次是星平里、郞官管、赐史第、百岁坊、敦睦里、盛世坊、大夫第、流芳里、东南门。其中如郞官第的清朝举人周沅,百岁坊的十四世祖周元载(108岁),东南门的民国时期增城县县长周天禄、岭南民医周仲房,大夫弟的清代康熙年间进士周俊儒等均是当时邑中名人,里巷便以各自身份或特征命名。

●古联

在东境村,仁里门、南阳门、祠堂等,保留着一幅幅或寓意深刻或幸福愿景的古联,这些古联流传了几百年,寄予村民美好祝愿。如仁里门:“仁慈义气智行事,里道信谦礼待人”、“仁义传来灯灿烂,里忠见到月光明”;南阳门:“南花送暖百花放,阳气驱寒万物生”;周氏宗祠:“濂溪世泽,泮水源流;

百子千孙成巨族,四平八正是端方”,厅厦(祠堂)春联云:“旭日祥云灿,春风化雨新”、“五云迎晓月,百福庆长春”、“文章新气象,理学旧家风”,灯联云:“明月子门雪,银灯万树花”、“灯鳌扳月桂,走马看灯花”,“红叶题诗花并蒂,蓝田种玉子莲枝”,新联云:“笃信孔孟学,庆教马列经”;永安家庙:“春郊初试马,虎将夜谈兵”等等。

●举人石

举人石又叫“帏官石”,是以前村里单姓族人考中举人或进士,在祠堂面前竖立起“帏官石”向先祖报喜用的。东境村现存举人石三组六块,每组由两块扁平、高约一人的石块组成,面对面分立在祠堂门前两侧,石块上方的圆孔是用来绑旗杆用的,从举人石斑斓的字迹可分辨当时考取功名的,分别是清代康熙年间进士周俊儒、清代同治年间举人周沅、清代光绪年间举人周从谏。

●古树:东境森林公园占地2000余亩,原是东境村的水源涵养林(俗称后龙山),700多年来与当地周姓族人同生共荣。辖区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生态优美,峰峦叠嶂,古木葱茏,浓荫蔽日,鸟语花香,俨然一座绿色天然大氧吧。

●百年古井:东境村的古井有8口,分别命名为赐史第古井、东南门古井等,均已超过300年历史,目前到古井打水饮用的村民仍然络绎不绝。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