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日报》报道,广州市原副市长、增城市原市委书记曹鉴燎在2013年12月下旬被立案调查。而曹鉴燎此番落马,涉及天河区冼村等城中村的拆迁、改造和城中村土地转让,由冼村村集体腐败窝案牵连,暴露了其在天河区等地任职时的腐败问题。曹鉴燎自1985年进入广州市天河区党工委工作,到2002年底任职海珠区委书记,历时17年,曾任天河区委常委、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等要职。 升任天河区领导之前,曹鉴燎在天河区沙河镇担任过多年一把手,沙河镇当时管辖杨箕、冼村、猎德、车陂等众多村庄和大片农田。据报道,在冼村、猎德等土地出让过程中,特别是珠江新城等地拿地时,曹鉴燎与在冼村当了30多年党支部书记的卢穗耕等人十分默契,双方跟开发商有直接利益输送和往来。 金融圈传言高德置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苏萌等人已出境避风。冼村村集体腐败窝案曝光和曹鉴燎案发,或许将引发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一场反腐风暴。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冼村,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刷和洗礼之下,已然褪去了“钻石村”的光环。 3月15日,记者站在黄埔大道上放眼广州市CBD珠江新城,发现在高楼林立的广州中央商务区内,冼村的很多房屋已经被拆成断壁残垣,与周边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显得极不协调。冼村在珠江新城3个村中,是最早启动改造的(1995年就启动了改造),却因改造资金、改造方式等诸多问题一直未落实,改造进程一度搁置。 村志玄机:460亩自留地 《冼村村志》记载,冼村从宋朝开村至今。该村位于广州市东郊,东临石牌,南有猎德,西有杨箕,离老城区不到3公里的村庄,占地面积18.41万平方米,耕地面积2300亩,非耕地面积2000亩。地处广州CBD中心区,冼村在外人的眼中,是一个富裕的乐园。 因为发展需要,从1985年开始,冼村开始了拆迁、改造和城中村土地转让。冼村村民冼大海(化名)告诉记者,1985年,冼村被征用了1200亩土地建起了天河体育中心,1995年,冼村又被征用了978亩土地建设珠江新城。在珠江新城,与该村合作开发的商业、服务业等地产、物业项目赫赫有名的,如海涛酒店、春都酒店、维家思广场、丰兴广场、保利心语、尚东美御等,商业价值极高,寸土寸金。 冼村村民本应该享发展红利,但村民冼大海说,冼村村民并不是外界想象那般过着“包租公”、“包租婆”的生活,他们的日常开支基本依赖村集体股份分红。面临“城中村”拆迁,他们的希望寄托在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福利分配上,但以村民股份分红为例,冼村已被周围的石牌、杨箕、谭村、林和等拉开差距,排名天河区倒数第二,是同样被征用土地开发建设珠江新城的猎德村村民收入的1/3。 多次向上级投诉村委财务有问题 冼秀梅(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冼村村民最多的才拥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广州市冼村经济联社的42股股份,但是每股的分红曾10年没有变,一直是每年分红300元/股,就算加上小孩分得的5股,一年14000多元,折算下来,每个月只有1175元;后来每年的分红提高到400元/股,2013年才提高到550元/股,折算下来一家人每月提高到2150多元。” 一开始,村民们也曾经怀疑过村集体财务问题,多次向上级投诉村委财务有问题,但接连发生财务主管失踪,财务室又“碰巧”起火等怪事,最后因无实证,而不了了之。直到2009年6月,卢穗耕组织编撰的《冼村村志》以50元/本的价格发行,村民们争相购买,原本是响应政府号召,支持城中村改造。可是,这本以歌颂个人功德为主题的村志,无意间暴露了冼村留有460亩的自留地。 村民顺着《冼村村志》提供的“冼村还有460亩自留地”的线索,向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工商局等部门请求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了可疑问题。工商资料显示,2011年9月,冼村村民委员会召开股东大会,只有7个人就代表全体股东行使100%的表决权,就在冼村经济联社下面私自成立了冼村实业公司,注册资本只有50万元,经营范围是场地出租、物业管理。冼大海认为,就是这个冼村实业公司,成了村班子成员贪腐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