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政务文宣 查看内容

增城市派潭镇救灾:面对暴雨的自救和求救 足以抚平“5.23”暴雨袭击之伤

14-5-29 17:0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824| 评论: 0|来自: 新华网广东频道

摘要: 走过依旧泥泞的乡间土路,途径一亩亩被暴雨浸蔫的香蕉地,40多岁的赖永青坐在自家门口,注视着家鸭在泥地中找食吃。他身后,二层小楼的墙壁上残留着大水没过的痕迹,屋内没有开灯,光线暗淡,报废家电被随意放在地上& ...
走过依旧泥泞的乡间土路,途径一亩亩被暴雨浸蔫的香蕉地,40多岁的赖永青坐在自家门口,注视着家鸭在泥地中找食吃。他身后,二层小楼的墙壁上残留着大水没过的痕迹,屋内没有开灯,光线暗淡,报废家电被随意放在地上。如今,赖永青有家难归。由于房子被大水浸泡过,有待安全检查,为确保人身安全,他一家5口人都听从镇、村的指挥,住到了临时安置点。


与时间赛跑:面对暴雨,自救、求救

在位于广东省增城市北部的派潭镇,像他一样有家难归的村民还有不少,还有些人在暴雨后回望家园,只看到一片断壁残垣。据统计,派潭镇因暴雨受灾人口逾4万人,约有9000多间泥砖房倒塌,3.3万亩农田被淹没,全镇受灾损失预计超过4亿元。2014年5月23日,一场持续十几个小时的暴雨扫荡了这片村镇,降雨量达521毫米——相当于去年全年三分之一的雨水,全在这一天倾斜下来。暴雨导致37个村(居)大面积受浸,部分村水浸深达3米,绝大多数村供水、供电、通讯、交通随即中断……

“时间就是生命”。在持续不断的暴雨面前,派潭镇与时间赛跑,展开“自救”:2014年5月23日早上2:30,市三防指挥部发出防洪二级响应,强降雨开始来临并持续有增大趋势,早上6时多,镇政府启动防洪一级响应,马上成立抗洪救灾指挥部,组织1700多位镇、村、社干部分散各村,挨家挨户上门告知村民灾情,通知其尽快撤离转移到安全地方躲避洪水。

赖永青做梦也没想到,生活了40多年的村镇会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暴雨当天,不到一个小时的功夫,屋内的积水就没过了他的腰部。他说,如果不是镇、村干部及时提醒和帮忙转移,自己“可能已经没命了”。“有些老人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觉得暴雨不会持续很久,在家里避雨会安然无恙,面对镇村干部的多次劝说都不肯转移,我们为保证他们的安全,只能把老人‘强行架走’。”

镇党委书记邓海军说,正是因为救灾人员的“固执”,才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他说,对于水位快速上涨、群众转移不便的村社,镇指挥部安排冲锋舟、橡皮艇帮助转移。在全镇上下和武警官兵的共同努力下,近2万群众被紧急转移到安全位置。在自救的同时,派潭镇积极与增城市多个职能单位联系沟通,积极请求支援,增强力量救灾。

广州市、增城市第一时间派出了三防应急、交通、民政、供电、通讯、武装民兵和部队官兵奔赴派潭一线,增城市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更是第一时间赶到了派潭一线和镇干部们一起指挥救灾,不仅迅速疏通交通,恢复中断路段交通,确保当日救灾设备、物资及时运抵,还加紧抢修设施。目前,全镇36个村已全部恢复交通和供电,26个村恢复通讯,有15个村恢复通水。

救援:和村民在一起、让村民先走

暴雨两日,在朱丽欢的日常事项安排里,“回家”、“洗澡”等项目消失了。2014年5月23日上午9点,作为救援人员的她来到村里,冒雨帮村民搬东西,随后,她帮助村民转移上山。积水成汪洋时,小山头成了一个“孤岛”,23日晚,她和上百村民一起分住3个茅屋,24日下午3点,大水退去,她下山到村委会安排物资……

“在山上,我们衣服都湿透了,一直没吃饭,只能找砖头来当椅子坐,夜里太累了,终于还是睡了一会儿……”朱丽欢说,当时一直想着不要让村民有伤亡,已经没时间去顾及自己身上是不是脏了、有没有蚊虫叮咬。被问及下山后还留在村里坚守的原因时,这位34岁的镇劳动所主任说:“由于村里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一直被水浸困,加之路途遥远,物资运送进来难度十分大,仅能靠冲锋舟运送,所提供的量有限,导致村民有怨言,我们要把工作做好了才能走。”

在面对困难时,救援人员留下来,和受灾村民在一起;面临危险时,他们还是选择留下来,让村民先走。暴雨当晚,许多救援人员度过了令自己毕生难忘的一夜。职工黄小龙的那一夜则是在树上度过的。他和同事一起用橡皮艇一次次的转移村民,水位暴涨后,橡皮艇已坐满了人,他为村民腾出空位,自己则爬上了路边的树木等待,一等就等到了次日清晨5点……

在救援行动中,有镇干部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协调各方,用光了1块手机电池、3个充电宝的电量;有职工因忙于疏散群众而无暇顾及转移自己的小轿车,导致小轿车被洪水冲入河道,基本报废;还有救援人员与武警官兵一起抬着重800斤的冲锋舟徒步进村转移群众,即使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也继续坚持……在关心他人时,这些人会忘记自己。

救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一场暴雨过后,派潭镇多个村子的道路变得泥泞不堪,沿着这样的道路,难以其数的志愿者正在向需要帮助的村民们走来。记者了解到,在大暴雨的当晚,派潭镇就通过民政部门和省市媒体将受灾信息发布出去,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共同参与救灾行动,以弥补当地大面积受灾后人手、机械、设备和物资紧缺的困难。

在派潭村里的救助站,记者看到十几位身着红色团队服的志愿者正在忙碌着,他们带来的矿泉水已经堆成了一砌矮墙。据该团队志愿活动的负责人王家隽介绍,他们是增城恒大球迷队的成员,此行为受灾群众带来了蚊香、蜡烛、70箱矿泉水、200个饭盒和够300人吃的炒饭。这位在邮政银行工作的年轻人说,他们这些志愿者带着30多位球迷筹备的价值约4万元的物资,“逃班”参与救助行动,希望能为受灾村民提供帮助。

另一群志愿者则为了救助行动而“旷工”。湾吓村的90后的小伙子黄少锋在得知家乡被洪水围困后,约上在外打工的同乡,迅速赶回家乡。暴雨当晚,他和十多名年轻人一起沿着派正公路,带上矿泉水、面包和饼干涉水步行回到湾吓村口,他们分装干粮,分批次攀山涉水进入村内,给在山上躲避洪水的一百多位村民送去了食物。

“步行了两个多小时,接近凌晨时,这十几名年轻人将干粮运送到我们手中。”回忆起当晚的情景,村民黄火木动容地说,“在洪水最大的时候,这些年轻人回来了,他们的衣服在路上被划破了,还没有来得及吃饭,却给我们送来了干粮。”这些救助者、救援者、志愿者的光临,在为受灾村民带来生活必备品的同时,也带来了重建生活的希望。沿着乡间小路,这些来自外界的车轮、脚印,正在抚平村镇中遗留的暴雨之“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水龙村的张武章和姚小慧
  • 不只是牛仔服装名镇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自
  •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 西岸两座耸立的
  • 增城区首个无人机"CAAC飞手"培训班开班 拟
  • 广医四院(原增城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的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