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市杰出侨领郑景贵:只身闯荡南洋 创造财富神话 家乡从事慈善事业

14-9-6 06:2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113| 评论: 0|原作者: 朱佩坚

摘要: 郑景贵(1821—1898)为马来亚侨领,原名嗣文,增城福和人。马来亚锡矿业巨子。倡建增龙会馆,兴办华侨学校,被英国殖民当局授予其“甲必丹”武官职衔。同治九年(1870)直隶大水灾,捐巨款赈济。李鸿章上报朝廷褒扬 ...
郑景贵(1821—1898)为马来亚侨领,原名嗣文,增城福和人。马来亚锡矿业巨子。倡建增龙会馆,兴办华侨学校,被英国殖民当局授予其“甲必丹”武官职衔。同治九年(1870)直隶大水灾,捐巨款赈济。李鸿章上报朝廷褒扬其义举,赐“急公好义”牌匾于其故里。

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殖民军侵犯南疆,景贵捐巨款支持抗法,朝廷以其赤诚爱国,赏赐他及妻子林氏夫人以二品荣誉官衔并封赠三代。景贵曾在家乡买良田1000多亩,收田租用于家乡修桥整路,赈灾恤贫,兴办教育。曾出资建增江书院,为县学捐进庠册金。

郑景贵,字嗣文,号慎之,绥福都(今中新福和)郑新村人。清朝道光元年(1821)出生,光绪24年(1898)去世,享年78岁。他20岁只身闯荡南洋,一番拼搏几乎垄断了马来西亚的矿业,其可敌国的财富不是现在的富豪可比的。解放前增城民间流行这样的话:你钱多多得过郑景贵吗?你好心好心得过郑景贵吗?


只身闯荡南洋,创造财富神话

直至今天,与马来西亚华人接触,或者去到香港增城同乡会,人们都很自然就会提起郑景贵。在中国华侨史上,郑景贵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它既是大富豪,又是大慈善家,他的传奇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增城人到南洋谋生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到了道光年间,中国国势趋弱,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大批的增城人开始涌向南洋。

郑景贵的父亲兴发与二哥景胜先期到马来亚霹雳州谋生,景贵和母亲赖氏则留在家乡耕田。由于多年没有父兄的音信,他结婚之后,20岁那年,遵母命只身到马来亚霹雳州寻父。郑景贵很有经商的天分,初期跟随父兄做些苦力,之后跟随闽商管理财务,积累一些本钱之后,约1858年开始独立经营。

1848年马来半岛霹雳州的拉律发现锡矿,马来土酋邀请槟城的华人前往开采,大量的广府及客家人蜂拥而去。郑景贵抓住机会,以其过人胆识承包矿山开采。由于他勇于创新,积极吸收英国人的新技术,在矿业界很快就崭露头角,42岁时成为马来半岛最大的矿主,富可敌国。之后他相继在广州、香港、英国、美国等地投资,留下大量的物业,广州的同福西路曾经整条街的商铺几乎都归其所有。

郑景贵还有过人的领导才能。那时在马来西亚与新西兰的华人境况很相似,基本从事采矿和割橡胶工作,长时间浸泡在积水和淤泥之中,很易患病甚至死亡。但马来西亚华人的境况要比新西兰的稍好,新西兰华人除了工作环境恶劣之外,还要受白人的排挤甚至凌辱打杀,死亡率很高。马来西亚华人很少受外国人欺负,反而是自己内部经常争斗仇杀。

当时华人中有很多帮会,其中势力最大的是以增城人为主的海山党和以惠州人为主的义兴党,两帮为了争夺矿山发生过三次大规模冲突,死伤无数。郑景贵因为侠义和胆识,1860年被推举为海山党魁。据说他得到一位太平天国逃亡将领的帮助,在帮会争斗中占了上风,帮会成员发展到几万人。但他没有得势不饶人,而是利用自己的威望化解帮会间的矛盾,与死敌义兴帮首领陈亚炎握手言和,陈亚炎还做了他儿子的契爷。

在他的积极干预下,社会治安大为好转,华人间的地域帮派观念慢慢淡化,社会经济随之繁荣起来。英国殖民当局本来对治安束手无策,因此非常倚重景贵,为了酬谢他的大功,便封他为“甲必丹”(captain),即华侨首领,拥有12名警察调遣,凡华人事务,都先由他处理。另外他还担任首届霹雳邦议会议员,声望极高,在华人中无人能及。

富贵不忘家乡,大手笔从事慈善事业

郑景贵是个大慈善家,他的慈善事业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最主要的、贯穿他一生,也可以说最积阴德的善事,是帮助死亡的乡亲安葬、收敛遗骨、运送骨灰回国,让客死异乡的乡亲魂归故里。当时在马来的华人死亡率很高,许多人因无亲无故,只能弃尸荒野,成为异乡的孤魂。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