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那些年追逐的增城教师梦①:“50后” 张铁坚认为 如果能再教几年那多好啊

14-9-11 09:4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493|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他们都是增城市平凡而优秀的一线教师。他们在追逐教师梦的路上都经历过三尺讲台上的苦与乐。他们来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让他们的教学方法、理念各具特色。借着教师节的契机,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增 ...
他们都是增城市平凡而优秀的一线教师。他们在追逐教师梦的路上都经历过三尺讲台上的苦与乐。他们来自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让他们的教学方法、理念各具特色。借着教师节的契机,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增城市四位50后-80后教师,他们的追梦故事,分享个中的教育智慧。

“50后”的教师张铁坚

张铁坚,1955年8月生,增城中学英语教师,具有30年的教师工作经验。9月1日,这是极普通的一天。张铁坚还是与以往一样很早就来到学校。尽管从2014年9月开始,他已经不用再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课,但他仍保持着以往的习惯:每天早上走路上班,精神抖擞地走进校门;

回到办公室后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博客,方便学生及时和自己分享与交流。2014年6月高考结束,59岁的张铁坚送走了他的最后一批学生。他从教30年,教了21届高中毕业班。“2015年我就要退休了,和学生在一起多好啊,如果能再教几年那多好啊。”他这样说着,眼里全是不舍。

受高中启蒙老师影响,爱上英语并立志当英语老师


和年轻的教师相比,张铁坚的人生之路有太多曲折的故事。“经历过文革的人,故事都特别多。”张铁坚感慨道。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当时还没有读完小学五年级的张铁坚被迫休学从增城石滩迁回老家梅州大埔县。“那时候只能自学,家里的饭厅就是课室,房间里的桌子就是书桌,课本就是回老家之前学校发的教科书,再加上父亲买的一些课外书。”张铁坚回忆道。

1968年初,张铁坚的父亲带着全家第二次搬家,来到了广州郊县市的一个小镇。全家安顿下来后,张铁坚凭借自学的知识,在没有正式完成小学阶段学业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了广州郊区一个两年制的小学附设初中班学习。1970年9月,张铁坚顺利升上了一所两年制的高中——新塘中学。在高中的第二学年,学校才开设英语课。这对当时的张铁坚来说,是一门很好玩的科目。

那时的英语课本内容很单调,全是毛主席语录,一节课就学一句毛主席语录。教英语的是一位女老师,名叫陈励文。她是一位归国华侨,也是张铁坚的英语启蒙老师,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年约40岁,但英语发音非常清晰地道。在陈励文的指导下,其他同学都学不进去的英语课,对于张铁坚来说却是学得津津有味,越学越喜欢。

后来,张铁坚还成了陈励文的助教,代替她当起了一个“小老师”,每逢早读课就带领班上的同学朗读英语。“陈老师是一个非常细心和善良的人,待我如同亲生儿子一般,曾多次私下给我加餐,让我有机会喝上炖汤。”张铁坚说。正是受陈励文的影响和关爱,张铁坚不仅爱上了英语,也爱上了“老师”这个职业。他暗自下决心,将来也要当一名英语老师。

在旧书堆中找英语课本自学,近30岁才圆英语教师梦

高中毕业后,由于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所以张铁坚没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张铁坚只好一边在家务农,一边偷偷找来英语书自学。他手头的英语书大都来自当时新塘中学图书馆的旧书堆。他一有空就到图书馆的旧书堆里,一遍一遍地找文革前的中学英语教科书,找到后便带回家里没日没夜地读。

和高中的英语课本不同的是,他找到的英语书讲的都是童话故事,如龟兔赛跑。“我当时就看呆了,这些才是真正的英语书啊!”张铁坚说。1979年初,中新中学初中部正好缺初中英语代课老师,张铁坚便毛遂自荐,最后如愿以偿。学校安排他教初一两个班的英语课,还要兼司钟员和教学资料管理员。

两年后,张铁坚终于迎来了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广州教育学院开办民办教师英语大专班,招收对象是在职的民办教师或代课老师,目的是要解决英语师资短缺的问题。1984年2月,张铁坚顺利地从广州教育学院毕业,被分配至新塘中学任英语老师。至此,张铁坚终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英语教师。“别的老师参加工作时一般都是20出头,而我当时已29岁了。”张铁坚说。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