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市新塘镇仙村上境林屋明代传奇诗人林子觉的史迹初探

2014-10-19 18:4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282| 评论: 0|原作者: 陈裕荣

摘要: 林子觉在东江下游增城、东莞,乃至广州、番禺一带民间是位较有名气的古人。因他有才华,无福禄,英年早逝,深受人们的同情。又幸他受到大学者陈白沙赏识,并为南海神庙撰了副对联而扬名于世,才使《增城县志·民国十 ...
林子觉在东江下游增城、东莞,乃至广州、番禺一带民间是位较有名气的古人。因他有才华,无福禄,英年早逝,深受人们的同情。又幸他受到大学者陈白沙赏识,并为南海神庙撰了副对联而扬名于世,才使《增城县志·民国十年版》为他立传,成为一名历史人物。但除了一些神话传说外,林子觉存世的史料并不多,只有《增城县志》一篇不足百字的“传记”,他自撰的两副对联,陈白沙先生哀挽他的两首诗。现特将上述文字整理如下,以供同好。

一、《增城县志·林子觉》全文


林子觉,增城仙村人(今增城市新塘镇仙村上境林屋)。少倜傥①,自雄其才,游于陈白沙先生之门②,白沙亟称之。尝读书南海庙,有御史按部谒南海神。见其壁间所署,大奇之。请相见,谈竟日去。后御史访白沙,语及,叹曰:“斯人诸葛俦也”。③白沙与之诗因有“过客窥诸葛,论诗病长公④”之句。

陈注:①倜傥,指为人超逸,不拘束的样子。②“游白沙之门”,考白沙学生名录,无林,应是林读书南海神庙时,受白沙赏识而结忘年之交。③“诸葛俦”,喻林象诸葛那样的人。④“长公”,即苏东坡。,应是林读书南海神庙时,受白沙赏识而结忘年之交。③“诸葛俦”,喻林象诸葛那样的人。④“长公”,即苏东坡。

陈按:林子觉本乡间寒门学子,无功名业绩,难于立传,幸有御史和白沙诗称颂,才立传。本乡间寒门学子,无功名业绩,难于立传,幸有御史和白沙诗称颂,才立传。

二、林子觉遗联

(一)仙村葛仙祠联

“蓬岛自罗浮,指点江山登觉岸;仙源归葛水,往来舟楫渡慈航。”传说当年仙村建葛仙祠时要征副门联,当地有功名的儒生纷纷献联,但人们都不满意。当事者知林有才,因是白身不敢叫他撰写,结果林自动送上此联,令众儒生甘拜下风,一致同意用林联,顿使子觉扬名四乡。

(二)南海神庙联

“白浪起时,浪花拍天,山骨折,呼吸雷风;黑云去后,云芽拂渚,海怀开,吐吞星月。”此联一出受到广州府有识之士赞赏,认为此联风格奇特,有气势,体现出南海神庙前临黄木湾,面对狮子洋的白天与黑夜壮观景象,更切“波罗浴日”的奇观,于是用作神庙的大门联。但也遭到有些迂腐官员的指责,认为南海神庙是历代朝廷祭奠的国家神庙,用白身无功名的林子觉此联,有辱斯文;

又指斥此联不工整,上款末尾一字用了仄声“风”字,不合楹联法则。但多数人认为“白浪”对“黑云”,“雷风”对“星月”,工整有气势,不必拘泥于平仄的小巧,所以林联就保留下来了。怎料经历了数百年后,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参拜南海神庙时看了林联,认为没有歌颂皇恩圣德,把林联摘掉;又自恃才高权重,自撰一联挂上。

张之洞是两广最高长官,随侍官僚自然为其捧场,当地百姓心中有气也无可奈何。不久张之洞调离两广,百姓即时把张联摘下,重挂林联。这时清朝已衰落,十多年后也灭亡了,谁人过问。民国以来乱多治少,神庙荒凉冷落。至改革开放后才得庙宇重光,林这副历史名联自然受到保护。

三、陈白沙悼林子觉

(一)《悼林子觉》:“一日之雅亦为哀,钟淑相随入夜台。此生未了男儿事,也向扶胥打坐来。

(二)《枕上偶忆旧游南海祠,因怀故友林子觉》:“子觉饶英气,携书话此官。清祠无厉鬼,大水有真龙。过客窥诸葛,论诗病长公。往来三十载,美恶併成空。”

陈按:此两诗可论证林子觉生平几件事,一是“一日之雅”喻交情也,“怀故友”忆死去的友人。陈林有交情,非师生关系。二是“此生未了男儿志”,喻林未博取过功名。三是“子觉饶英气,携书话此官”,说明林曾在南海庙读书,而且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四是“往来三十载,美恶併成空”,“三十载”不是喻陈林相交的时间,因为不符史实,认真推敲,原来白沙谓林往来世上30年,现在死了,一切美好丑恶的东西也消失了,由此判定林是30岁去世的。

“林子觉传”没有生卒年月,幸有白沙的两诗可供考究。其《悼林》诗是写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这年白沙55岁,湛甘泉只有16岁,才开始往广州读书,可证林一生未见过湛甘泉。有人说林湛论学事,纯属谎言。林似应出生于明天顺初年(1457年),终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白沙先生这两首诗载于中华书局1987年版的《陈献章集》,是可确信的。

四、有关林子觉的民间传说


收录在《广东民间故事全书·广州·增城巷》中有李焕章整理的《仙村的传说》,温彥坚整理的《蓝田村·喊吓村的由来》,吴柱良整理的《奇人林子觉》等三篇故事可供参考,在此不再赘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增城公安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进
  • 广州市增城区慈善会募款2.4亿元办实事 多措
  • 广州增城现有中医类医疗机构344个 推进基层
  • 增城区人民医院的夏菊梅 加强肾内科能力建
  • 增城区人民医院的夏菊梅 加强肾内科能力建
返回顶部